一种车床异型外观产品夹具及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86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床异型外观产品夹具及车床。所述夹具包括半圆柱形的第一圆柱壳和第二圆柱壳;所述第一圆柱壳设有第一异型腔,所述第二圆柱壳设有第二异型腔;所述第一圆柱壳和所述第二圆柱壳均具有开口的侧面以供异型外观产品进入异型腔中;所述第一异型腔和所述第二异型腔用于共同容纳所述异型外观产品;所述第一圆柱壳和所述第二圆柱壳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底;开口的一端的外周设有凸台;所述第一圆柱壳和所述第二圆柱壳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均包括一段圆弧,所述圆弧的圆心位于连接所述圆弧两端的直线与所述圆弧围成的轮廓的外面。所述车床上设有所述夹具。增大了夹紧部位,可提升夹装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床异型外观产品夹具及车床
本技术涉及夹具
,特别涉及一种车床异型外观产品夹具。
技术介绍
现有数控车床上的夹具为通用的圆孔筒夹及卡盘三爪两大类型,其夹紧工件需为圆柱形或对称形工件。但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使用车床加工大批量具有异型外观的产品,也就是外形不规则的产品,使用现有的车床上的夹具就无法夹紧这些产品。会出现诸多的问题,比如:产品夹不紧,在加工的过程中被打飞;夹紧力度不足导致无法快速加工;同心度不足,导致产品尺寸的精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车床上的夹具无法夹紧具有异型外观的产品。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车床异型外观产品夹具及车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床异型外观产品夹具,包括半圆柱形的第一圆柱壳和第二圆柱壳;所述第一圆柱壳设有第一异型腔,所述第二圆柱壳设有第二异型腔;所述第一圆柱壳和所述第二圆柱壳均具有开口的侧面以供异型外观产品进入异型腔中;所述第一异型腔和所述第二异型腔用于共同容纳所述异型外观产品;所述第一圆柱壳和所述第二圆柱壳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底;开口的一端的外周设有凸台;所述第一圆柱壳和所述第二圆柱壳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均包括一段圆弧,所述圆弧的圆心位于连接所述圆弧两端的直线与所述圆弧围成的轮廓的外面。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心与所述直线的距离为0.05毫米至0.5毫米。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圆柱壳和所述第二圆柱壳设有开口的一端的内壁为弧面。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面为平面。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轮廓包括一段圆弧以及连接所述圆弧两端的直线。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圆柱壳与所述第二圆柱壳通过定位销连接。在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床,其上设有上述车床异型外观产品夹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第一圆柱壳和第二圆柱壳将外形不规则的异型外观产品围住,形成一个圆柱形的夹具。由于圆弧的圆心位于连接圆弧两端的直线与圆弧围成的轮廓的外面,就使得第一圆柱壳和第二圆柱壳之间存在间距,可以通过车床上的夹具对第一圆柱壳和第二圆柱壳施加压力,从而夹紧异型外观产品。开口的一端可以露出异型外观产品需要加工的部分,封底的另一端则顶住异型外观产品。再加上凸台的存在,可将第一圆柱壳和第二圆柱壳限制车床上的夹具的一端。如此,将异型的外观变成常规的圆柱形,增大了夹紧部位,可提升夹装的稳定性,提高良品率,拆装方便,将两个圆柱壳分离即可更换产品,节省时间,实现高效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床异型外观产品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圆柱壳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圆柱壳的横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圆柱壳的一个正投影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4,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及其应用。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车床异型外观产品夹具包括半圆柱形的第一圆柱壳1和第二圆柱壳2。那么,第一圆柱壳1与第二圆柱壳2合起来就形成一个外形为圆柱形的夹具。参考图1,第一圆柱壳1和第二圆柱壳2均为空心的,其中,第一圆柱壳1设有第一异型腔10,第二圆柱壳2设有第二异型腔20。当把第一圆柱壳1与第二圆柱壳2合在一起,第一异型腔10和第二异型腔20在夹具内部组成的腔体与异型外观产品的形状吻合且稍大于异型外观产品的尺寸。如此,第一异型腔10和第二异型腔20共同容纳异型外观产品。第一异型腔10和第二异型腔20可以根据异型外观产品的外形通过锻造、沙注、精注、冲压等工艺获得。不同异型外观产品的异型腔也就不同。参考图2,第一圆柱壳1和第二圆柱壳2均具有开口101的侧面100。侧面100可以是平面。圆柱壳具有四个面,分别是两个端面、一个半圆柱面和侧面100。其中,侧面100是开口的,该开口101由圆柱壳的壁体围成。这样,异型外观产品就可以通过开口101从圆柱壳的侧面进入异型腔中。参考图2和图4,第一圆柱壳1和第二圆柱壳2均具有开口的一端200,以及封底的另一端300。开口的一端200用于供异型外观产品露出,以便在车床中加工。封底的另一端300用于顶住异型外观产品,防止其在加工的过程中因为受力而产生轴向移动。开口的一端的外周设有凸台3,也就是第一圆柱壳1开口的一端的外周设有半圈凸台3,第二圆柱壳2开口的一端的外周也设有半圈凸台3。凸台3与车床上的夹具接触,从而对第一圆柱壳1和第二圆柱壳2进行定位,防止它们出现轴向运动。参考图3,第一圆柱壳1和第二圆柱壳2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均包括一段圆弧4,圆弧4的圆心4C位于连接圆弧两端的直线5与圆弧4围成的轮廓的外面。这样使得放入异型外观产品之后,第一圆柱壳1和第二圆柱壳2的侧面之间存在间距,这样可以对异型外观产品施加压力,从而夹紧异型外观产品。间距的大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需要施加的压力是多大,产品所能承受的压力是多大。一般而言,间距为0.1毫米至1毫米,也就是圆心4C与直线5的距离为0.05毫米至0.5毫米,这样便于异型外观产品的装夹以及保证同轴度。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圆柱壳1和第二圆柱壳2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就是包括一段圆弧4以及连接圆弧4两端的直线5。圆弧4的圆心4C则位于该横截面的外面。使用车床异型外观产品夹具时,将异型外观产品放入第一圆柱壳1的第一异型腔10中,然后将第二圆柱壳2盖在第一圆柱壳1上,如此,第一圆柱壳1和第二圆柱壳2将异型外观产品围住,形成一个包围了异型外观产品的圆柱形夹具。再将该夹具固定到车床的卡盘上,其中,凸台3顶住卡盘的端面,然后对异型外观产品露出的部分进行加工。完成加工后,再卸下来,装上另外一个产品,如此反复加工大批量的产品。根据上述可知,第一圆柱壳1和第二圆柱壳2将外形不规则的异型外观产品围住,形成一个圆柱形的夹具。由于圆弧4的圆心4C位于连接圆弧两端的直线5与圆弧4围成的轮廓的外面,就使得第一圆柱壳1和第二圆柱壳2之间存在间距,可以通过车床上的夹具对第一圆柱壳1和第二圆柱壳2施加压力,从而夹紧异型外观产品。开口的一端200可以露出异型外观产品需要加工的部分,封底的另一端300则顶住异型外观产品。再加上凸台3的存在,可将第一圆柱壳1和第二圆柱壳2限制车床上的夹具的一端。如此,将异型的外观变成常规的圆柱形,增大了夹紧部位,可提升夹装的稳定性,提高良品率,拆装方便,将两个圆柱壳分离即可更换产品,节省时间,实现高效生产。以下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考图2,第一圆柱壳1和第二圆柱壳2设有开口的一端200的内壁为弧面400。这样方便异型外观产品需要加工的部分露出,也便于车床异型外观产品夹具的加工。第一圆柱壳1与第二圆柱壳2通过定位销连接,防止移动,比如防止第一圆柱壳1和第二圆柱壳2沿轴向出现相对运动。在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床,其上设有上述车床异型外观产品夹具。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床异型外观产品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柱形的第一圆柱壳和第二圆柱壳;所述第一圆柱壳设有第一异型腔,所述第二圆柱壳设有第二异型腔;所述第一圆柱壳和所述第二圆柱壳均具有开口的侧面以供异型外观产品进入异型腔中;所述第一异型腔和所述第二异型腔用于共同容纳所述异型外观产品;所述第一圆柱壳和所述第二圆柱壳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底;开口的一端的外周设有凸台;所述第一圆柱壳和所述第二圆柱壳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均包括一段圆弧,所述圆弧的圆心位于连接所述圆弧两端的直线与所述圆弧围成的轮廓的外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床异型外观产品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柱形的第一圆柱壳和第二圆柱壳;所述第一圆柱壳设有第一异型腔,所述第二圆柱壳设有第二异型腔;所述第一圆柱壳和所述第二圆柱壳均具有开口的侧面以供异型外观产品进入异型腔中;所述第一异型腔和所述第二异型腔用于共同容纳所述异型外观产品;所述第一圆柱壳和所述第二圆柱壳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底;开口的一端的外周设有凸台;所述第一圆柱壳和所述第二圆柱壳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均包括一段圆弧,所述圆弧的圆心位于连接所述圆弧两端的直线与所述圆弧围成的轮廓的外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床异型外观产品夹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志勇刘耀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纬博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