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于混合动力系统上的双离合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4640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合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混合动力系统上的双离合器结构。一种置于混合动力系统上的双离合器,电机与变速器之间设有若干个离合器,并在于所述的电机上设有摩擦盘,摩擦盘两侧设有离合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布置方便,装卸简单及提高车辆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及排放性能等特点,尤其是为汽车混合动力系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双离合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合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混合动力系统上的双离合器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燃油动力汽车对环境的污染及对能源的消耗问题,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已成为目前汽车领域开发的热点之一。目前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结构形式有串联、并联和混联三种形式。例如本田公司Insight的IMA并联系统,和丰田公司Prius的THS混联系统等,其中,本田公司Insight的IMA系统结够简单,但电机只具备辅助功能,不具备纯电动行驶能力,属弱混合动力形式,丰田公司Prius的THS混联系统具备纯电动行驶能力,但其动力合成机构复杂、体积大、制造成本高。针对上述问题,已有人设计了(专利号CN02144747.0)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其包括内燃机、电机、离合器、变速器、动力电池、制动系统及整车自动控制系统。该设计比原有结构稍微简化了一些,并具有纯电动行驶的能力,但其缺陷仍然存在总成过多,布置困难,车辆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也还不能令人满意,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尤其是其上离合器,可以得到较大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结构复杂,成本昂贵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汽车混合动力系统上的双离合器。本技术同时还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结构臃肿,车辆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及排放性能有待提高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车辆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及排放性能得到提高的汽车混合动力系统上的双离合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置于混合动力系统上的双离合器,电机与变速器之间设有若干个离合器,并在于所述的电机上设有摩擦盘,摩擦盘两侧设有离合器。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机上设有转子,转子的里侧端面设有螺钉。作为优选,所述的摩擦盘一端设置于螺钉上,另一端设置于两个离合器之间,其方向朝内侧。作为优选,所述的螺钉上设有套筒,其设置于摩擦盘与转子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的离合器分为换档离合器与节能离合器,换档离合器设置于变速器上的输入轴上。作为优选,所述的节能离合器置于隔离套中,其设置于曲轴上。作为优选,所述的输入轴的端部为花键轴,其与设置于换档离合器上的花键孔向配合,曲轴的端部为花键轴,其与设置于节能离合器上的花键孔相配合。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布置方便,装卸简单及提高车辆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及排放性能等特点,尤其是为汽车混合动力系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双离合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布置于混合动力系统上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汽车混合动力系统是一种以燃油和电为能源的动力系统,主要有电机、发动机、离合器及附属机构组成,其结构布置为缸体1外端布置有发动机,缸体内侧安装有电机定子2,转子3安装在其内侧,转子的内侧布置着滚动轴承5,滚动轴承装在固定支架6上,固定支架里侧有一个腔,腔内布置有分离泵16,固定支架与缸体通过花键相连接,在转子里侧端面上用螺钉9连接摩擦盘11,摩擦盘与转子端面之间装有套筒8,摩擦盘两侧布置有离合器,其中节能离合器12是装在一个隔离套10内的,隔离套是布置在转子内侧的腔内,换档离合器13与变速器输入轴通过花键连接,节能离合器与曲轴通过花键连接,在节能离合器与分离泵之间布置有分离杆15。系统的工作情况是通过控制分离泵,可以控制节能离合器与摩擦盘的接触和分离,当汽车需要大功率驱动时,两离合器同时工作,使发动机和电机共同驱动汽车,当需要小功率驱动时,节能离合器断开,发动机停止工作,此时只由电机来驱动,这样可以降低油耗和排放;在制动时,节能离合器断开,发动机停止工作,汽车的惯性驱动电机而回收能量。权利要求1.一种置于混合动力系统上的双离合器,电机与变速器之间设有若干个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上设有摩擦盘(10),摩擦盘(10)两侧设有离合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混合动力系统上的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上设有转子(3),转子(3)的里侧端面设有螺钉(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置于混合动力系统上的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盘(10)一端设置于螺钉(9)上,另一端设置于两个离合器之间,其方向朝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置于混合动力系统上的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钉(9)上设有套筒(8),其设置于摩擦盘(10)与转子(3)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置于混合动力系统上的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钉(9)上设有套筒(8),其设置于摩擦盘(10)与转子(3)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置于混合动力系统上的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器分为换档离合器(13)与节能离合器(12),换档离合器(13)设置于变速器上的输入轴(14)上。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置于混合动力系统上的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器分为换档离合器(13)与节能离合器(12),换档离合器(13)设置于变速器上的输入轴(14)上。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置于混合动力系统上的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能离合器(12)置于隔离套(10)中,其设置于曲轴(7)上。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置于混合动力系统上的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能离合器(12)置于隔离套(10)中,其设置于曲轴(7)上。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置于混合动力系统上的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轴(14)的端部为花键轴,其与设置于换档离合器(13)上的花键孔向配合,曲轴(7)的端部为花键轴,其与设置于节能离合器(12)上的花键孔相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合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混合动力系统上的双离合器结构。一种置于混合动力系统上的双离合器,电机与变速器之间设有若干个离合器,并在于所述的电机上设有摩擦盘,摩擦盘两侧设有离合器。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布置方便,装卸简单及提高车辆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及排放性能等特点,尤其是为汽车混合动力系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双离合器。文档编号F16D13/38GK2931918SQ20062010497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2日专利技术者李棣华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置于混合动力系统上的双离合器,电机与变速器之间设有若干个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上设有摩擦盘(10),摩擦盘(10)两侧设有离合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棣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