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军专利>正文

行星齿轮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521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离合器,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其特征是:所述的输入轴上有轴向外齿,输出轴与一带有轴向内齿的输出盘固定连接,输入轴与输出轴通过一控制盘联接,所述的控制盘的盘体上设置有行星齿轮和摩擦盘,控制盘的行星齿轮同时与输入轴的轴向外齿和输出盘的轴向内齿啮合,控制盘通过控制盘轴空套在输出盘内的轴承上,摩擦盘与摩擦块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摩擦盘控制离合的控制方式,具有结构更加简单、工作部件少、制造成本低、维护方便、配件便宜、工作可靠、接合平稳等优点,它不仅具备离合器的功能,还能代替变速器中的同步器,适合汽车、船舶、钻探等方面作为离合器使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的变速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行星齿轮离合器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船舶、钻探方面使用的离合器具有能耗大、构造复杂、价格昂贵的 缺点。公开号为CN1098688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机构离合器,其特征 在于该离合器为一种连接电机和工作机械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该装置为具有两个中 心轮和一个行星架的三轴机构,其中一个轴与电机连接,另有一轴与工作机械连接, 在该轴与第三轴上均设有制动器。它以内齿、外齿或伞齿作为差速器,差速器的一个 轴与电机连接,第2个轴与工作机械连接,轴上设有制动器,第三轴与一个空载输出 轴连接,在空载轴端也设有制动器。其不足之处是,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工作部 件少、工作可靠的行星齿轮离合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行星齿轮离合器,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其特征是所述的输入轴上有轴 向外齿,输出轴与一带有轴向内齿的输出盘固定连接,输入轴与输出轴通过一控制盘 联接,所述的控制盘的盘体上设置有行星齿轮和摩擦盘,控制盘的行星齿轮同时与输 入轴的轴向外齿和输出盘的轴向内齿啮合,控制盘通过控制盘轴空套在输出盘内的轴 承上,摩擦盘与摩擦块啮合。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采取的措施还包括所述的行星齿轮有4个,均布在控制盘的盘体上。由于本技术采取了上述的技术措施,它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摩擦盘控制 离合的方式,具有结构更加简单、工作部件少、制造成本低、维护方便、配件便宜、 工作可靠、接合平稳等优点,它不仅具备离合器的功能,还能代替变速器中的同步器, 适合汽车、船舶、钻探等方面作为离合器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有一输入轴1和输出轴8,输入轴l上有一圈轴向 外齿2,输出轴8与一带有一圈轴向内齿9的输出盘7固定连接。输入轴l与输出轴 8通过一控制盘4联接传输动力。控制盘4的盘体上均布设置有4个行星齿轮6。控 制盘4的盘体上还连接一摩擦盘3。控制盘4的行星齿轮6同时与输入轴1的轴向外 齿2和输出盘7的轴向内齿9啮合。控制盘4通过控制盘轴5空套在输出盘7内的轴 承10上。摩擦盘3通过与摩擦块11的啮合和分离受控于摩擦块11。其工作原理如下当输入轴1旋转时,由于输出轴8负荷大,输入轴轴向外齿2带动控制盘4的行 星齿轮6旋转,控制盘4作同向转动。由于控制盘4通过控制盘轴5空套在输出盘7 内的轴承10上,所以输出轴8不转,实现"离"的功能。当磨擦块11合上时,摩擦块11与摩擦盘3啮合,控制盘4的旋转受阻。这时, 输入轴1的转动力矩通过控制盘4的行星齿轮6传递给输出盘7及输出轴8,输出轴 8反向转动,实现"合"的功能。通过改变磨擦块11对摩擦盘3的摩擦力大小,可以调整控制盘4的旋转速度, 从而改变输入轴1对输出轴8的接合冲击力。当输入轴1的转速一定时,控制盘4 的转速越快,输出轴8的转速就越慢;控制盘4的转速越慢,输出轴8的转速就越快。由于该离合器的输入轴1的轴向外齿2通过行星齿轮6与输出盘7的轴向内齿9 联接,用于变速器时可以完全代替同步器实现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之间的啮合。权利要求1、一种行星齿轮离合器,包括输入轴(1)和输出轴(8),其特征是所述的输入轴(1)上有轴向外齿(2),输出轴(8)与一带有轴向内齿(9)的输出盘(7)固定连接,输入轴(1)与输出轴(8)通过一控制盘(4)联接,所述的控制盘(4)的盘体上设置有行星齿轮(6)和摩擦盘(3),控制盘(4)的行星齿轮(6)同时与输入轴(1)的轴向外齿(2)和输出盘(7)的轴向内齿(9)啮合,控制盘(4)通过控制盘轴(5)空套在输出盘(7)内的轴承(10)上,摩擦盘(3)与摩擦块(11)啮合。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离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行星齿轮(6)有4个, 均布在控制盘(4)的盘体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离合器,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其特征是所述的输入轴上有轴向外齿,输出轴与一带有轴向内齿的输出盘固定连接,输入轴与输出轴通过一控制盘联接,所述的控制盘的盘体上设置有行星齿轮和摩擦盘,控制盘的行星齿轮同时与输入轴的轴向外齿和输出盘的轴向内齿啮合,控制盘通过控制盘轴空套在输出盘内的轴承上,摩擦盘与摩擦块啮合。本技术采用了摩擦盘控制离合的控制方式,具有结构更加简单、工作部件少、制造成本低、维护方便、配件便宜、工作可靠、接合平稳等优点,它不仅具备离合器的功能,还能代替变速器中的同步器,适合汽车、船舶、钻探等方面作为离合器使用。文档编号F16D13/38GK201071886SQ200720112878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日专利技术者军 赵 申请人:军 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齿轮离合器,包括输入轴(1)和输出轴(8),其特征是:所述的输入轴(1)上有轴向外齿(2),输出轴(8)与一带有轴向内齿(9)的输出盘(7)固定连接,输入轴(1)与输出轴(8)通过一控制盘(4)联接,所述的控制盘(4)的盘体上设置有行星齿轮(6)和摩擦盘(3),控制盘(4)的行星齿轮(6)同时与输入轴(1)的轴向外齿(2)和输出盘(7)的轴向内齿(9)啮合,控制盘(4)通过控制盘轴(5)空套在输出盘(7)内的轴承(10)上,摩擦盘(3)与摩擦块(11)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
申请(专利权)人:赵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