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大建专利>正文

一种车用自动离合器的制动反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3680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自动离合器的制动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介齿、齿轴、电磁线圈、衔铁盘、分离小簧组、轴承、蜗轮、蜗杆和电动机,所述介齿、齿轴上的齿轮与输出盘的超越齿盘的齿轮为同规格齿形,相互啮合形成传动链;所述齿轴套装在变速箱前箱的孔内,齿轴左端通过花键同轴固边衔铁盘,衔铁盘在齿轴上作有限轴移;所述衔铁盘右端设有若干只分离小簧,使其在非工作状态处在左端,所述电磁线圈固定在车用自动离合器的变速箱中箱上,与齿轴同轴,蜗轮通过轴承同轴活套在齿轴上,所述蜗轮左端面设置有断磁环槽,蜗杆安装在变速箱中箱上与蜗轮啮合,蜗杆一端同轴连接有一只直流电动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制动反转性能,特别适用于车用自动离合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涉及机动车传动领域,特别是一种车用自动离合器的制动反 转装置。技术背景机动车(如汽车、火车、拖拉机、工程车、坦克、装甲车、摩托车等)在动 力传动链中,有一个重要的传动部件是离合器。离合器起着传递和切断动力的作 用,与一般机器离合器不同的是机动车离合器要满足机动车在各种工况下接合、 切断动力的需求,其性能要高得多,特别是自动变速机动车对离合器性能要求更 高、更苛刻。现有的机动车离合器主要采用的是两类, 一类是液力变矩器(液力偶合器), 主要应用在自动档汽车、无级变速汽车、工程车辆上,它的优点是动力传递平滑、 自动性能好,缺点是技术复杂、造价高、传递效率低;另一类是干片摩擦离合器, 主要应用在手动档机动车上,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缺点是寿命短、操 纵性差、自动控制困难。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动档汽车、自动离合汽车的需求越来越 大,但要专利技术一种自动性能好、传递效率高(节能)、造价适中的车用自动离合器 就必须要有先进的制动反转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自动离合器的制动反转装置,可以有效实现车用 自动离合器的制动反转功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用自动离合器的制动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介齿、齿轴、 电磁线圈、衔铁盘、分离小簧组、轴承、蜗轮、蜗杆和电动机,所述介齿、齿轴 上的齿轮与输出盘的超越齿盘的齿轮为同规格齿形,相互啮合形成传动链;所述 齿轴套装在变速箱前箱的孔内,齿轴左端通过花键同轴固边衔铁盘,衔铁盘在齿 轴上作有限轴移;所述衔铁盘右端设有若干只分离小簧,使其在非工作状态处在 左端,所述电磁线圈固定在变速箱中箱上,与齿轴同轴,蜗轮通过轴承同轴活套在齿轴上,所述蜗轮左端面设置有断磁环槽,蜗杆安装在变速箱中箱上与蜗轮啮 合,蜗杆一端同轴连接有一只直流电动机。所述制动反转装置的介齿、齿轴右部安装在变速箱的前箱内,齿轴的左部、 衔铁盘、电磁线圈、轴承、蜗轮、蜗杆、电动机安装在变速箱的中箱内。所述制动反转装置在非工作状态时,衔铁盘、齿轴、介齿随输出盘作惰性转 动,该制动反转装置有两种工作状态A、制动工作,当变速箱进档困难时,铁磁 线圈通电,其电磁回路因蜗轮断磁环槽阻断,磁导性良好的衔铁盘被吸右移,与 蜗轮吸合,把转动传递给静态的蜗轮,由于蜗轮蜗杆具有自锁特性,因此转动的 衔铁盘、齿轴、介齿、输出盘被制动;B、当变速箱出档困难时,铁磁线圈通电, 衔铁盘与蜗轮吸合,同时,直流电动机通电,带动蜗杆作与输出盘旋向相反转动, 使输出盘反向转动,反转很小角度,啮紧的变速箱档齿副则松开出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反转制动性能,特别适用于车用自动离合器o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车用自动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前盘,2为后盘,3为中盘,4为发动机输出轴,5为固定齿副,6为活 动齿副,7为飞锤,8为转枢孔,9为连杆,10为与连杆铰接的孔,11为压指,12为回 位活塞,13为回位活塞弹簧,14为轨道,15为联动架,16为后盘左端中心部内 的油封,17为输出盘,18为离合压盘,19为主动膜片组,20为从动膜片组,21 为超越离合器,22为内星轮,23为轴承,24为介齿,25为齿轴,26为电磁线圈, 27为衔铁盘,28为分离小簧组,29为蜗轮,30为蜗杆,31为分隔弹簧,32为复 位拉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一种车用自动离合器的制动反转装置,该装置包括介齿、齿轴、 电磁线圈、衔铁盘、分离小簧组、轴承、蜗轮、蜗杆和电动机,所述介齿、齿轴 上的齿轮与输出盘的超越齿盘的齿轮为同规格齿形,相互啮合形成传动链;所述 齿轴套装在变速箱前箱的孔内,齿轴左端通过花键同轴固边衔铁盘,衔铁盘在齿 轴上作有限轴移;所述衔铁盘右端设有若干只分离小簧,使其在非工作状态处在左端,所述电磁线圈固定在变速箱中箱上,与齿轴同轴,蜗轮通过轴承同轴活套 在齿轴上,所述蜗轮左端面设置有断磁环槽,蜗杆安装在变速箱中箱上与蜗轮啮 合,蜗杆一端同轴连接有一只直流电动机。所述制动反转装置的介齿、齿轴右部安装在变速箱的前箱内,齿轴的左部、 衔铁盘、电磁线圈、轴承、蜗轮、蜗杆、电动机安装在变速箱的中箱内。所述制动反转装置在非工作状态时,衔铁盘、齿轴、介齿随输出盘作惰性转 动,该制动反转装置有两种工作状态A、制动工作,当变速箱进档困难时,铁磁 线圈通电,其电磁回路因蜗轮断磁环槽阻断,磁导性良好的衔铁盘被吸右移,与 蜗轮吸合,把转动传递给静态的蜗轮,由于蜗轮蜗杆具有自锁特性,因此转动的 衔铁盘、齿轴、介齿、输出盘被制动;B、当变速箱出档困难时,铁磁线圈通电, 衔铁盘与蜗轮吸合,同时,直流电动机通电,带动蜗杆作与输出盘旋向相反转动, 使输出盘反向转动,反转很小角度,啮紧的变速箱档齿副则松开出档。如图2所示, 一种车用自动离合器,包括前盘、后盘和中盘和上述的制动反 转装置,所述前盘为一圆形金属盘,前盘中心部分右端与发动机输出轴同轴固连, 中心部左端同轴共连在一只端面齿啮式闭锁器的固定齿副,与固定齿副偶合的是 活动齿副,活动齿副以花键方式安装在变速箱的输入轴上,固定齿副与活动齿副 之间一只分隔弹簧使闭锁器处于常分状态;所述中盘为一圆形金属盘,中盘外圆 右端与前盘同轴固接,外圆左端与后盘同轴固接;所述后盘为一圆形金属盘,后 盘外圆右端与中盘固接相连,所述中盘左端中心部为壁状,与后盘壁形成腔体, 限制安装于左侧的从动盘轴向位移,中盘腹腔内同轴均匀铰接有2-6只承传动力 的同规格的飞锤,所述飞锤为金属体,左部为锤柄,右部为锤体,锤柄左端设有 转枢孔铰接在中盘左侧中部铰座上,锤柄右侧还设有一只与连杆铰接的孔,右部 锤体左侧设置有一个压在离合压盘右端的压指,右部锤体腔内设一回位活塞和回 位活塞弹簧,回位活塞球形顶端在中盘内孔腔壁上的轨道上作往复运动。所述锤柄铰接有一只位于中盘的中心部分,联动架有2-6只与飞锤对应的铰 座,通过2-6只连杆分别与2-6只飞锤锤柄右侧孔铰接。联动架中心套装着闭锁 器的活动齿副。联动架可使飞锤平衡一致动作。中盘外圆适当位置设有两只带有 螺堵的注油孔。所述回位活塞运动轨道设计成与转枢孔同心圆切线夹角不同的两条曲线,右 侧曲线与转枢孔同心圆切线夹角大,增大了飞锤离心摆动的阻力、滞缓离合器接合速度,使半接合过程更长一些;左侧曲线与转枢孔同心圆切线夹角小,减小飞 锤离心摆动阻力,有利于离合器全接合状态更紧密。所述后盘左端中心部内装有一只油封,后盘腔内安装离合膜片组和输出盘, 后盘腔孔制成与主动膜片花键规格相匹配的内花键;所述离合膜片组由离合压盘、 主动膜片组、从动膜片组构成,所述离合压盘厚度比主动膜片组、从动膜片组的 厚度厚,离合压盘右端承受飞锤组压指的推力,左端推压离合膜片,离合压盘外 圆制成与后盘内花键规格相匹配的外花键,随后盘等角转动并轴向移动,离合压 盘左端还设置有2-6只复位拉簧,拉簧另一端固定在中盘的右端,当飞锤压指松 压时,离合压盘在拉簧组的作用也回到右侧起始处;主动膜片外圆制成与后盘内 花键规格匹配的外花键,随后盘等角转动并轴向移动,从动膜片内圆制成与输出 盘外花键规格相匹配的内花键,随输出盘等角转动并轴向移动。所述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自动离合器的制动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介齿(24)、齿轴(25)、电磁线圈(26)、衔铁盘(27)、分离小簧组(28)、轴承、蜗轮(29)、蜗杆(30)、电动机,所述介齿(24)、齿轴(25)上的齿轮与输出盘(17)的超越齿盘的齿轮为同规格齿形,相互啮合形成传动链,所述齿轴(25)套装在变速箱前箱的孔内,齿轴(25)左端通过花键同轴固边衔铁盘(27),衔铁盘(27)在齿轴(25)上作有限轴移,衔铁盘(27)右端设有若干只分离小簧,使其在非工作状态处在左端,所述电磁线圈(26)固定在变速箱中箱上,与齿轴(25)同轴,蜗轮(29)通过轴承同轴活套在齿轴(25)上,所述蜗轮(29)左端面设置有断磁环槽,蜗杆(30)安装在变速箱中箱上与蜗轮(29)啮合,蜗杆(30)一端同轴连接有一只直流电动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大建谢纯茂
申请(专利权)人:江大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