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混合动力系统及扭矩减振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2508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4:10
一种车辆,混合动力系统及扭矩减振组件,其中,扭矩减振组件包括:侧板,开设有侧板弹簧容纳腔,侧板能够与发动机的曲轴抗扭矩地连接;法兰盘,开设有法兰弹簧容纳腔,法兰盘与侧板同轴设置;减振弹簧,设置于侧板弹簧容纳腔和法兰弹簧容纳腔内,侧板的传动扭矩通过减振弹簧传递至法兰盘;单向离合器,包括内圈和外圈,配置为能够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变速箱,内圈和外圈二者中的一者与法兰盘抗扭矩地连接,内圈和外圈二者中的另一者可与变速箱的输入轴抗扭矩地连接。通过减振弹簧设置于侧板弹簧容纳腔和法兰弹簧容纳腔内保证了减振效果,且仅需设置成本较低的单向离合器即可始终保证动力始终从发动机侧传递至变速箱侧,从而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Vehicles, Hybrid Power Systems and Torque Damping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混合动力系统及扭矩减振组件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传动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混合动力系统及扭矩减振组件。
技术介绍
扭矩减振器通常应用于汽车传动装置中,设置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以传递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扭矩。同时扭矩减振器在传递扭矩的过程中起到减振的作用,避免车辆产生振动,以提高用户的舒适感。扭矩减振器的动力传输路径为双向的,即当发动机输出轴的扭矩大于变速箱输入轴的扭矩时,动力传输路径为发动机传至变速箱,当变速箱输入轴的扭矩大于发动机输出轴的扭矩时,动力传输路径为变速箱至发动机。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将扭矩减振器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当通过电动机为变速箱提供动力时,电动机的动力还会经由减振器传递至发动机,造成能源的浪费。因此,如何保证动力传输的单向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保证动力传输的单向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扭矩减振组件,包括:侧板,开设有侧板弹簧容纳腔,所述侧板能够与发动机的曲轴抗扭矩地连接;法兰盘,开设有法兰弹簧容纳腔,所述法兰盘与所述侧板同轴设置;减振弹簧,设置于所述侧板弹簧容纳腔和法兰弹簧容纳腔内,所述侧板的传动扭矩通过所述减振弹簧传递至所述法兰盘;单向离合器,包括内圈和外圈,配置为能够将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变速箱,所述内圈和外圈二者中的一者与所述法兰盘抗扭矩地连接,所述内圈和外圈二者中的另一者能够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抗扭矩地连接。可选地,所述扭矩减振组件,还包括:离心摆式减振器,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离心摆块、第二离心摆块和滚动体;第一离心摆块,固定于所述法兰盘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离心摆轨道;第二离心摆块,固定于所述法兰盘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离心摆块对应设置,开设有第二离心摆轨道;所述法兰盘上开设有离心摆槽,所述滚动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离心摆轨道、第二离心摆轨道和离心摆槽中,进而所述第一离心摆块和第二离心摆块能够借助所述滚动体支撑在所述法兰盘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法兰盘进行摆动运动。可选地,所述法兰弹簧容纳腔开设于靠近所述法兰盘的轴线的一侧,所述离心摆槽开设于远离所述法兰盘的轴线的一侧。可选地,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开设有第一弹簧容纳腔,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第二弹簧容纳腔。可选地,所述外圈或者所述内圈与所述法兰盘通过花键连接。可选地,所述外圈上开设有外圈花键,所述法兰盘上开设有与所述外圈花键相啮合的法兰花键。可选地,所述单向离合器为滚柱式单向离合器、楔块式离合器或者摇杆式离合器。可选地,所述扭矩减振组件,还包括:飞轮,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能够通过所述飞轮与所述曲轴固定连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箱以及上述的减振器,所述侧板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抗扭矩地连接,所述法兰盘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抗扭矩地连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混合动力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扭矩减振组件,包括:侧板,开设有侧板弹簧容纳腔,所述侧板能够与发动机的曲轴抗扭矩地连接;法兰盘,开设有法兰弹簧容纳腔,所述法兰盘与所述侧板同轴设置;减振弹簧,设置于所述侧板弹簧容纳腔和法兰弹簧容纳腔内,所述侧板的传动扭矩通过所述减振弹簧传递至所述法兰盘;单向离合器,包括内圈和外圈,配置为能够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变速箱,所述内圈和外圈二者中的一者与所述法兰盘抗扭矩地连接,所述内圈和外圈二者中的另一者能够与变速箱的输入轴抗扭矩地连接。这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扭矩减振组件,所述侧板弹簧容纳腔和所述法兰弹簧容纳腔内设置有减振弹簧,在动力传输过程中,发动机的输出扭矩经曲轴传递给侧板,侧板在曲轴的作用下转动时,压缩减振弹簧,并带动减振弹簧转动,而减振弹簧同时位于法兰弹簧容纳腔内,压缩后的减振弹簧在转动过程中会将作用力作用于法兰盘,带动法兰盘转动,法兰盘与单向离合器抗扭矩地连接,且单向离合器配置为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变速箱,在单向离合器的外圈与法兰盘抗扭矩地连接的情况下,发动机的扭矩传递至法兰盘,进而传递至单向离合器的外圈,再传递至单向离合器的内圈,通过单向离合器的内圈传递至变速箱,而当扭矩反向传递时,变速箱的扭矩传递至单向离合器的内圈,单向离合器的内圈与单向离合器的外圈发生相对转动,不能将扭矩传递至法兰盘,阻止了变速箱向发动机的扭矩传递;在单向离合器的内圈与法兰盘抗扭矩地连接的情况下,发动机的扭矩传递至法兰盘,进而传递至单向离合器的内圈,再传递至单向离合器的外圈,通过单向离合器的内圈传递至变速箱,而当扭矩反向传递时,变速箱的扭矩传递至单向离合器的内圈,单向离合器的内圈与单向离合器的外圈发生相对转动,不能将扭矩传递至法兰盘,阻止了变速箱向发动机的扭矩传递,从而动力通过单向离合器即可传递至变速箱的输入轴,而无法通过单向离合器传递给发动机。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扭矩减振组件,一方面,在侧板弹簧容纳腔和法兰弹簧容纳腔内设置了减振弹簧,使得发动机的动力在传输过程中经过了减振弹簧,由于减振弹簧就有减振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减振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与法兰抗扭矩连接且动力传输方向为从发动机传递至变速箱的单向离合器,实现了动力传输的单向性,防止变速箱或者电动机的动力传输至发动机,同时单向离合器的成本较低,在保证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扭矩减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扭矩减振组件的单向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扭矩减振组件的单向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扭矩减振组件的单向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动力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发动机;2-扭矩减振组件;3-电机;4-变速箱;10-侧板;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30-法兰盘;40-减振弹簧;50-单向离合器;51-外圈;52-内圈;60-滚动体;61-第一部位;62-第二部位;71-第一离心摆块;72-第二离心摆块;80-曲轴;90-飞轮;100-螺栓。具体实施方式由
技术介绍
可知,当前的扭矩减振器无法保证动力传输的单向性,造成能源利用率较低。为了保证动力传输的单向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扭矩减振组件,包括:侧板,开设有侧板弹簧容纳腔,所述侧板能够与发动机的曲轴抗扭矩地连接;法兰盘,开设有法兰弹簧容纳腔,所述法兰盘与所述侧板同轴设置;减振弹簧,设置于所述侧板弹簧容纳腔和法兰弹簧容纳腔内,所述侧板的传动扭矩通过所述减振弹簧传递至所述法兰盘;单向离合器,包括内圈和外圈,配置为能够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变速箱,所述内圈和外圈二者中的一者与所述法兰盘抗扭矩地连接,所述内圈和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矩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开设有侧板弹簧容纳腔,所述侧板能够与发动机的曲轴抗扭矩地连接;法兰盘,开设有法兰弹簧容纳腔,所述法兰盘与所述侧板同轴设置;减振弹簧,设置于所述侧板弹簧容纳腔和法兰弹簧容纳腔内,所述侧板的传动扭矩通过所述减振弹簧传递至所述法兰盘;单向离合器,包括内圈和外圈,配置为能够将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变速箱,所述内圈和外圈二者中的一者与所述法兰盘抗扭矩地连接,所述内圈和外圈二者中的另一者能够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抗扭矩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矩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开设有侧板弹簧容纳腔,所述侧板能够与发动机的曲轴抗扭矩地连接;法兰盘,开设有法兰弹簧容纳腔,所述法兰盘与所述侧板同轴设置;减振弹簧,设置于所述侧板弹簧容纳腔和法兰弹簧容纳腔内,所述侧板的传动扭矩通过所述减振弹簧传递至所述法兰盘;单向离合器,包括内圈和外圈,配置为能够将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变速箱,所述内圈和外圈二者中的一者与所述法兰盘抗扭矩地连接,所述内圈和外圈二者中的另一者能够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抗扭矩地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心摆式减振器,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离心摆块、第二离心摆块和滚动体;第一离心摆块,固定于所述法兰盘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离心摆轨道;第二离心摆块,固定于所述法兰盘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离心摆块对应设置,开设有第二离心摆轨道;所述法兰盘上开设有离心摆槽,所述滚动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离心摆轨道、第二离心摆轨道和离心摆槽中,进而所述第一离心摆块和第二离心摆块能够借助所述滚动体支撑在所述法兰盘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法兰盘进行摆动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矩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弹簧容纳腔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荣亭陈广露陈相滨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