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西红花苷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介绍
分子印迹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得到不断地发展,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设计、制备、表征及应用也逐渐趋向成熟,引起了科学界的兴趣。与其他检测相比,MIPs具有的三个主要独特特征,结构可预测性、识别特异性和应用普遍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已成为吸引力许多领域去探索,如净化和分离,人工抗体,药物传递和催化讲解等。由于其高物理稳定性,直接制备,有着显着的稳固性和低成本的特点。目前分子印迹技术应用到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已有比较成熟的研究,但是将分子印迹技术应用到西红花苷的却很少有文献研究。西红花苷在黄色体系的天然色素中,比较稳定,具有耐光、耐热、耐金属离子和耐化学品等特点,色调变化基本上不受pH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蛋白质、淀粉,还具有优良的染色性,因此,在以面类、糕点、糖煮栗子为主的各种食品方面均有采用。该品安全性高,对小白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经口15g/kg也无死亡例。用添加本色素2%的饲料进行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亦无任何异常,这个剂量如按人体(以50kg计)换算,相当于每人每天摄取200克。因此在通常使用浓度下可以认为是完全无害的。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西红花苷分子印迹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按如下方法制备:(1)将西红花苷、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和乙腈混合,再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通N2鼓泡后再加入Fe3O4,在55‑65℃、30‑40Hz条件下超声至聚合完毕,抽滤,滤饼用去离子洗涤后干燥,获得西红花苷分子印迹聚合物粗品;所述交联剂为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所述西红花苷与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交联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4:2‑4:12‑36;所述乙腈体积用量以西红花苷物质的量计为30ml/mmol;所述引发剂和Fe3O4质量用量以西红花苷物质的量计分别为0.1g/mmol和0.25g/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西红花苷分子印迹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按如下方法制备:(1)将西红花苷、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和乙腈混合,再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通N2鼓泡后再加入Fe3O4,在55-65℃、30-40Hz条件下超声至聚合完毕,抽滤,滤饼用去离子洗涤后干燥,获得西红花苷分子印迹聚合物粗品;所述交联剂为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所述西红花苷与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交联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4:2-4:12-36;所述乙腈体积用量以西红花苷物质的量计为30ml/mmol;所述引发剂和Fe3O4质量用量以西红花苷物质的量计分别为0.1g/mmol和0.25g/mmol;(2)将步骤(1)聚合物粗品研磨成粉末后用体积比9:1的甲醇-乙酸溶液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诚,郑晓周,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