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催化剂的固定化方法以及在合成手性农药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59748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催化剂的固定化方法以及在合成手性农药中的应用。所述固定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海藻酸钠溶液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混合均匀,得到载体溶液;将生物催化剂溶于缓冲液中制成酶液,再将酶液与载体溶液充分混合;将混合液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中,形成凝胶微球;将凝胶微球加入环氧氯丙烷溶液中进行交联,得到固定化的生物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入环氧氯丙烷进行交联,改善了传统海藻酸钠与羧甲基纤维素钠形成的固定化载体稳定性差、负载率低、选择性不稳定的缺点,提高了固定化酶的稳定性,实现了固定化酶的多次重复使用,大大的减少了酶制剂的使用成本,适合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催化剂的固定化方法以及在合成手性农药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手性药物、农药及精细化学品对光学纯度要求的不断提高,酶催化手性化合物的合成因其高对映选择性、温和条件及环境友好性,已成为绿色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特别是酯酶(esterase),凭借其对脂肪酸酯类底物良好的专一性和催化效率,广泛应用于手性醇和酸的动力学拆分、非对称合成及酯化/酰解反应中。然而,游离状态的酶存在操作稳定性差、难以回收重复使用等问题,严重限制其在工业化反应过程中的推广应用。

2、为了提高酶的操作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可重复利用性,通常使用酶固定化技术,通过将酶以物理包埋、共价键合或吸附方式固定在载体表面或内部,不仅能显著提高酶的抗失活能力,还可调控其空间构象,从而影响其对底物的立体识别能力。目前常用的固定化方法有吸附法,包埋法,交联法以及共价结合法。包埋法是一种常用的固定化方法,通过将酶包埋在聚合物网络中,可以减少酶的聚集,从而降低酶的失活风险,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例如聚丙烯酰胺等聚合物常被用于包埋酶,这些聚合物形成的网络能够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催化剂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催化剂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为1~2%(w/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催化剂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浓度为0.2~0.6%(w/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催化剂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氯化钙溶液的浓度为3~5%(w/v)。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催化剂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环氧氯丙烷溶液的浓度为0.2~0.6%(w/v)。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催化剂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催化剂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为1~2%(w/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催化剂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浓度为0.2~0.6%(w/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催化剂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氯化钙溶液的浓度为3~5%(w/v)。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催化剂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环氧氯丙烷溶液的浓度为0.2~0.6%(w/v)。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催化剂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凝胶微球的粒径为50~100u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亚平沈其汪梦男郑裕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