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50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取力器,包括壳体,输入轴和第一输出轴,所述输入轴上套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接合齿,所述输入轴上设有同步环,所述同步环上配合连接有同步器齿套,所述同步器齿套上连接有换挡装置,所述第一输出轴上设有第一输出轴接合齿,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上方设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传动齿轮连接有第三传动齿轮输出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不改变原变速器的结构,使用方便,能降低人工成本,经济效益高。

Power take-o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取力器
本技术涉及取力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力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抬升装置一般都需要用柴油机来驱动,柴油机质量重体积大,搬运时需要几个人费力地抬到车上或车下,因此取力器应运而生,取力器又称功率输出器,与变速器的输出轴相连接,能将动力传输至外部的工作装置上,现有的取力器均为外挂式,连接时需要改变变速器的结构,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取力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取力器,包括壳体,输入轴和第一输出轴,所述输入轴上套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接合齿,所述输入轴上设有同步环,所述同步环上配合连接有同步器齿套,所述同步器齿套上连接有换挡装置,所述第一输出轴上设有第一输出轴接合齿,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上方设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传动齿轮连接有第三传动齿轮输出轴。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三传动齿轮之间设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上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轴,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轴上设有第二输出轴前轴承和第二输出轴后轴承。所述换挡装置包括拔叉,拔叉轴,拔块,拔头,换挡轴和摇臂,所述拔叉与同步器齿套相连接,所述拔叉上设有拔叉轴,所述拔叉轴上设有拔块,所述拔块上设有拔头,所述拔头上连接有换挡轴,所述换挡轴上设有摇臂。所述换挡装置还包括自锁钢球,自锁弹簧和自锁螺钉,所述自锁螺钉的下方设有自锁弹簧,所述自锁弹簧的下方设有自锁钢球,所述自锁钢球与拔叉轴相接触。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前壳体上设有换挡信号触发开关,所述后壳体上方设有加油塞和通气塞,所述后壳体的下方设有放油塞,所述后壳体的一侧设有油位塞。所述第三传动齿轮的两侧分别设有传动齿轮前轴承和第三传动齿轮后轴承。所述第一输出轴上设有第一输出轴前轴承和第一输出轴后轴承。所述输入轴上设有输入轴轴承。所述壳体与输入轴,第一输出轴和第三传动齿轮输出轴之间均设有旋转密封圈。本技术设计合理,采用一体式结构,能不改变原变速器的结构,使用方便,只需一个人就能对其进行搬运,能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具有高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外形图;图4是本技术的外形图;图5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1-输入轴,2-第一输出轴,3-第一传动齿轮,4-第一传动齿轮接合齿,5-同步环,6-同步器齿套,7-第一输出轴接合齿,8-第二传动齿轮,9-第三传动齿轮,10-第三传动齿轮输出轴,11-输入轴承,12-第一输出轴前轴承,13-第一输出轴后轴承,14-第二传动齿轮轴,15-第二传动齿轮前轴承,16-第二传动齿轮后轴承,17-第三传动齿轮前轴承,18-第三传动齿后轴承,19-拔叉,20-拔叉轴,21-拔块,22-拔头,23-换挡轴,24-摇臂,25-自锁钢球,26-自锁弹簧,27-自锁螺钉,29-前壳体,30-后壳体,31-换挡信号触发开关,32-通气塞,33-加油塞,34-放油塞,35-油位塞。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6所示,取力器,包括壳体,输入轴1和第一输出轴2,所述输入轴1上套设有输入轴轴承11和第一传动齿轮3,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接合齿4,所述输入轴1上设有同步环5,所述同步环5上配合连接有同步器齿套6,所述同步器齿套6上连接有换挡装置,所述第一输出轴2上设有第一输出轴前轴承12和第一输出轴后轴承13,所述第一输出轴2上设有第一输出轴接合齿7,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上方设有第二传动齿轮8,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和第二传动齿轮8相互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8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轴14,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轴14上设有第二输出轴前轴承15和第二输出轴后轴承16,所述第二传动齿轮8上方设有第三传动齿轮9,所述第二传动齿轮8和第三传动齿轮9相互啮合,所述第三传动齿轮9上连接有第三传动齿轮输出轴10,所述第三传动齿轮9的两侧分别设有传动齿轮前轴承17和第三传动齿轮后轴承18。所述换挡装置包括拔叉19,拔叉轴20,拔块21,拔头22,换挡轴23和摇臂24,所述拔叉19与同步器齿套6相连接,所述拔叉19上设有拔叉轴20,所述拔叉轴20上设有拔块21,所述拔块21上设有拔头22,所述拔头22上连接有换挡轴23,所述换挡轴23上设有摇臂24。所述换挡装置还包括自锁钢球25,自锁弹簧26和自锁螺钉27,所述自锁螺钉27的下方设有自锁弹簧26,所述自锁弹簧26的下方设有自锁钢球25,所述自锁钢球25与拔叉轴20相接触。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29和后壳体30,所述前壳体29和后壳体30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前壳体29上设有换挡信号触发开关31,所述后壳体30上方设有加油塞33和通气塞32,所述后壳体30的下方设有放油塞34,所述后壳体30的一侧设有油位塞35。所述壳体与输入轴1,第一输出轴2和第三传动齿轮输出轴10之间均设有旋转密封圈。使用时,将本技术安装在发动机变速器的后端盖上,当需要车辆行驶时,摇动摇臂24,通过拔叉19将同步器齿套6拔向第一输出轴接合齿7,此时同步器齿套6分别与第一输出轴接合齿7和同步环5相啮合,动力通过第一输出轴输2出带动车轮旋转,当需要取力时,摇动摇臂,通过拔叉19将同步器齿套6拔向第一传动齿轮接合齿7,此时同步器齿套6分别与同步环5和第一传动齿轮接合齿7相啮合,动力通过第三传动齿轮输出轴10输出至外部装置进行取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取力器,包括壳体,输入轴(1)和第一输出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上套设有第一传动齿轮(3),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接合齿(4),所述输入轴(1)上设有同步环(5),所述同步环(5)上配合连接有同步器齿套(6),所述同步器齿套(6)上连接有换挡装置,所述第一输出轴(2)上设有第一输出轴接合齿(7),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上方设有第三传动齿轮(9),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和第三传动齿轮(9)相互啮合,所述第三传动齿轮(9)连接有第三传动齿轮输出轴(10)。

【技术特征摘要】
1.取力器,包括壳体,输入轴(1)和第一输出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上套设有第一传动齿轮(3),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接合齿(4),所述输入轴(1)上设有同步环(5),所述同步环(5)上配合连接有同步器齿套(6),所述同步器齿套(6)上连接有换挡装置,所述第一输出轴(2)上设有第一输出轴接合齿(7),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上方设有第三传动齿轮(9),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和第三传动齿轮(9)相互啮合,所述第三传动齿轮(9)连接有第三传动齿轮输出轴(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与第三传动齿轮(9)之间设有第二传动齿轮(8),所述第二传动齿轮(8)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3)和第三传动齿轮(9)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8)上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轴(14),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轴(14)上设有第二输出轴前轴承(15)和第二输出轴后轴承(1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装置包括拔叉(19),拔叉轴(20),拔块(21),拔头(22),换挡轴(23)和摇臂(24),所述拔叉(19)与同步器齿套(6)相连接,所述拔叉(19)上设有拔叉轴(20),所述拔叉轴(20)上设有拔块(21),所述拔块(21)上设有拔头(22),所述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益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锦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