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前防撞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72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前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底座框架和防撞梁箱盖,防撞梁箱盖位于防撞梁底座框架上方,防撞梁底座框架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防撞梁底座框架上梁和下梁板上均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防撞梁底座框架的上梁和下梁的竖直中线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首先,支撑板采用杆状的结构、相互之间连接形成三角形形状,不仅能够避免传统的实体防撞梁重量大,增加对汽车的承载能力,同时三角形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配合多个缓冲弹簧保障了防撞梁对汽车的保护作用,其次,多个可拆卸的支撑板和中间横梁能够在损坏的时候只对损坏部分进行更换,防止了材料的浪费,减少了用户对汽车防撞梁维护的花费。

A Structure of Front Anti-collision Beam for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前防撞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前防撞梁结构。
技术介绍
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由主梁、吸能盒,连接汽车的安装板组成,主梁、吸能盒都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传统的汽车防撞梁通常存在为了减轻防撞梁的重量,从而减轻对汽车的负载,从而将防撞梁的结构简单化,降低了防撞梁对汽车安全性能的可靠性,对汽车的安全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同时,当汽车发生意外时导致防撞梁部分部件损坏时,需要将整个防撞梁都更换,存在着材料的浪费,增加了用户对车辆维护方面的花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用前防撞梁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前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底座框架和防撞梁箱盖,所述防撞梁箱盖位于防撞梁底座框架上方,所述防撞梁底座框架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防撞梁底座框架上梁和下梁板上均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防撞梁底座框架的上梁和下梁的竖直中线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前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底座框架(11)和防撞梁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箱盖(2)位于防撞梁底座框架(11)上方,所述防撞梁底座框架(11)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5),所述防撞梁底座框架(11)上梁和下梁板上均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6),所述防撞梁底座框架(11)的上梁和下梁的竖直中线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凹槽(16),且第一凹槽(16)内设置有中间横梁(10),所述中间横梁(10)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9),所述防撞梁底座框架(11)的两侧横梁上均开设有第三凹槽(15),所述第二凹槽(9)和第三凹槽(15)内安装有支撑板(12),所述防撞梁底座框架(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前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底座框架(11)和防撞梁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箱盖(2)位于防撞梁底座框架(11)上方,所述防撞梁底座框架(11)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5),所述防撞梁底座框架(11)上梁和下梁板上均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6),所述防撞梁底座框架(11)的上梁和下梁的竖直中线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凹槽(16),且第一凹槽(16)内设置有中间横梁(10),所述中间横梁(10)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9),所述防撞梁底座框架(11)的两侧横梁上均开设有第三凹槽(15),所述第二凹槽(9)和第三凹槽(15)内安装有支撑板(12),所述防撞梁底座框架(11)的下方竖直中线处设置有定位板(13),且定位板(13)两端均设置有一定位杆(14),所述防撞梁箱盖(2)位于防撞梁底座框架(11)上方,所述防撞梁箱盖(2)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第一卡槽座(1),所述防撞梁箱盖(2)的上端和下端均开设有第二卡槽座(4),所述防撞梁箱盖(2)与中间横梁(10)、支撑板(12)对应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长瑞建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