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国高专利>正文

一种摩托车后轮毂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40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后轮毂衬套,衬套的整体由尼龙经注塑而制成,制成衬套的尼龙中含有1%-15%的增韧剂。该衬套整体只有一层并利用尼龙的耐热、耐油、耐磨、抗冲击性强、柔韧性好成本低的特性,安装在机车后轮毂上用于力矩传动时,能使机车在起动和突然加速时可最大限度地减缓轮齿与轮毂间的缓冲力矩,使力矩均衡地传递给后轮毂,能有效减缓力矩传动,同时可避免发生分离、脱层、拉坏和损坏的现象,使用寿命长,无须经常更换,可大大降低成本,还能使后轮齿的摇摆度达到最小,从而延长了链条和后轮齿的使用寿命,特别是机车在重负荷行驶时,其优点更明显,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很适合于各种车辆的后轮毂中安装使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传动机构中能够减缓力矩的组件,特别是一种用于摩托车后轮毂的衬套。
技术介绍
公知的摩托车后轮毂的衬套是由金属内套、胶质中套和金属外套三层紧配合压套而成,嵌入胶质中套的目的是减少摩托车轮齿与后轮毂对衬套产生的冲击力矩。但这种后轮毂衬套在结构上存在这样的问题,胶质中套减缓轮齿与后轮毂对衬套产生的冲击力的效果不够理想,使用过程中在传动力矩的作用下,金属内外套与胶质中套之间很容易发生分离,从而造成脱离现象,特别是在摩托车重负荷行驶时,这种后轮毂衬套不但易损坏、寿命短,而且须常更换、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既能有效减缓力矩的冲击作用,又可避免胶质脱层、损坏且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摩托车后轮毂衬套。本技术的目的可实现如下该摩托车后轮毂衬套的整体由尼龙制成。本技术通过将原后轮毂衬套由内、中、外套三层合并为一层且由尼龙制成。根据尼龙的特性,它不但具有耐热、耐油和耐磨的特点,而且有极强的抗冲击性和柔韧性以及成本低。因此,用它制成的衬套不但抗冲击性强、柔韧性好,能减少机械与机械之间在起动时的撞击力,可有效减缓轮齿与后轮毂间的冲击力矩,而且耐热、耐油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后轮毂衬套,其特征在于:衬套(1)的整体由尼龙(2)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高
申请(专利权)人:杨国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