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茂坤专利>正文

轴承载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16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载油结构,尤指提供轻载型高速轴承载油结构,包括一体成形的轴承单体,中心设有轴孔,特别在轴承外圆表往内经轴孔中心线,径向穿设有储油槽孔,且该槽孔的截面面积宽度小于轴孔直径,以获得对轴心较大支持面,该轴承可分设多数槽孔,以增加轴心润滑接触应接面积;该槽孔可进一步采用推拔斜面使槽孔形成外扩状,让储存的油液形成压缩或退让空间,以控制油液因轴心旋转的离心力作用,而导向轴心分布时的流量。由于槽孔采贯穿方式设置,因此该槽孔的对外槽口,可经由封端件堵封以防止油液外漏;该封端件整体呈中空圆筒状,其尺寸恰与轴承配合,由于封端件上下两端设有卡合部,其截面呈ㄇ字型,可有效将轴承外部完整包覆。(*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载油结构,尤指提供轻载型高速轴承的载油结构,主要利用轴承外表径向往里贯穿有对称的储油槽孔,该槽孔截面积小于轴孔直径,且可设置多数,以使油膜分布均匀。
技术介绍
一般相关轻载型高速轴承,尤指应用于电子相关接口设备,如转盘式磁盘驱动器或CPU散热风扇等,为了提供高转速需求及符合低噪音和空间狭小限制等条件,必须运用细小型轴承作为相关转轴的轴心,同时为了减少旋转时产生的摩擦力,必须使其产生润滑依据。有关该轴承如中国台湾公告第554970号的“陶瓷轴承中空结构”专利,请参阅图1所示;其主要由一单体性轴衬2,中央设有轴孔提供轴心1所枢置,该案在轴衬2的外表开设有一中空孔21,该中空孔21的宽度大于轴心1的直径,并以180°角围绕轴心1的方式沿轴心1的外围形成180°角的半环状沟槽22,该设计使轴衬2支持轴心1的枢接面23明显缩小,仅为小面积接触,造成整体结构强度明显不足,因而容易导致使用寿命减短或损坏等情况发生。再者该设计的生产方式,中空孔21为凹入式形成,无法以一般机具加工,必须以模制方式生产,相对使其制造材质受到注模条件而有所限制,造成无法有效提高产量及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载油结构,在单体轴承径向贯穿通设储油槽孔,并且该槽孔截面的面积宽度为小于轴孔直径,以使轴心获得较大支持面,及可开设多个槽孔,以简易的加工程序达到增加整体结构强度,且使润滑油液均匀分布。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载油结构,该多数个槽孔以上下互对或交错方式开设,以使轴承接触润滑油液的应接面形成润滑油液多向均匀分布。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载油结构,该槽孔采径向贯穿通设储油槽孔,因此储油面积得以加大,而该储油槽孔的对外槽口,可经由封端件堵封而达到防止油液外漏。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载油结构,该槽孔可设为外扩推拔状,可对抗轴心转动的离心作用,让储存的油液得因该外扩推拔表面形状,形成压缩或退让空间,以进一步控制润滑油液向轴心分布润滑时的流量。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轴承载油结构,包括一体成形的单体轴承,中心设有轴孔,其中该轴承外表往里经轴孔中心线,径向贯穿形成相对槽孔,且该槽孔的截面面积宽度小于轴孔直径,槽孔对外槽口由一封端件堵封。该封端件整体呈中空圆筒状,其尺寸大小恰与轴承配合,该封端件上下两端设有卡合部,其截面呈ㄇ字型,由外部完整包覆轴承。该槽孔的截面为圆形。槽孔的截面为腰形。该槽孔的截面为方形。该轴承所开设的槽孔,呈上下排列及错开角位设置。该轴承所开设的槽孔,呈上下邻近互对的方式设置。该槽孔设有外扩状的推拔斜面。本技术由一单体轴承里部纵向通设有轴孔,轴孔提供轴心所枢置,在轴承的径向位置通设有对称的储油槽孔,该储油槽孔的截面面积宽度小于轴孔的直径,因此,除了加工简易及可提供多种方式施作之外,更可让轴孔内圆对轴心获得较大支持面,以增加轴承的整体机械强度,且使润滑油液均匀分布。附图说明图1为已知轴承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应用于径向轴承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在轴承分布上下交错多数轴孔立体示意图。图4-1为图4的俯视关系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多数槽孔以互对达成完整应接面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开设方型截面槽孔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开设腰型截面槽孔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开设具有斜向推拔槽孔的剖视图。附图标号轴心...............1应接面.............10、11单体性轴衬.........2中空...............21沟槽...............22枢接面.............23单体轴承...........3内圆支持面.........30轴孔...............31 槽孔..............32、32a、32b、32c、32d、32e卡合部............33槽口..............320推拔斜面..........321封端件............4油体..............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内容,首先请参阅图2所示,其主要系由一单体轴承3,里部纵向通设有轴孔31,轴孔31提供轴心1所枢置,在轴承3的径向位置通设有对称的储油槽孔32,该储油槽孔32的截面面积宽度小于轴孔31的直径,因此可让轴孔31相对于轴心1的表面,获得较大内圆支持面30以对轴心1提供承托。槽孔32提供润滑油液囤积,采用横向导通轴孔31,因此所囤积的油液得以直接分布于轴心1,并经由轴心1与轴孔31的接触间隙形成毛细作用,以将油液形成膜状分布在内圆支持面30的整体表面。储油槽孔32对外槽口320,可由封端件4所堵封避免油液外泄,该封端件4可采用任何方式与轴承3形成结合,包括以外部套合方式为之。该槽孔32往里贯穿的方向经由轴孔31的中心线。请再参阅图3所示,轴承3所设轴孔31可为贯穿状,其贯穿的目的为形成径向轴承使用,由于轴心1为具有一长度,于是轴承3所设的槽孔,则可分为多数32a、32b以纵向间距关系分布,以相对提供油膜施放均匀,上述的槽孔32a、32b相对于轴心1的外端可如图2所示的封端件4所堵封;该封端件4整体呈中空圆筒状,其尺寸大小恰与轴承3配合,以利对轴承3进行整体封包,将油液有效堵封于轴孔内部;其中,由于封端件4上下两端设有卡合部33,由图2截面观之,其左右两侧呈两个ㄇ字型,可有效将轴承由外部完整包覆。如图3所示,槽孔32a、32b开设贯穿的方向,经过轴心1的中心线,请再参阅图4所示,轴承3所开设的槽孔可采多数32a、32b、32c设置,其开设角位可因应不同间距而以上下排列及错开角位方式设置。如图4-1所示,槽孔32a依据θ1的角度穿设,槽孔32b则依据θ2的角度穿设,槽孔32c相对开设在θ3,且其往里所开设的方向都贯穿过轴孔31的中心;依据上下及角位交错分布的多数槽孔,其实施在不同角位施布油料,使轴孔31得以均匀接受油膜分布。请再参阅图5所示,在特定高度的轴承3纵身里部,为了让轴心1沾附润滑油液的应接面11分布得以更加完整,可将各槽孔设为上下邻近交错或对立方式,如槽孔32a设于最上位,另一侧则开设槽孔32b,使槽孔32b的应接面与槽孔32a的应接面组合相接,以此类推到槽孔32e,轴心1可取得完整组合后的应接面11,因此得以在有效高度内,全面接受油膜施放。图标的轴承3为止推轴承的设计,其实施方式是以互对多数槽孔结构,使应接面11组合的实施,也可应用在如图3的径向轴承。请再参阅图6所示,本技术所开设的槽孔,除了以圆形的截面开设之外,也可采由方型截面的方式,而且该槽孔的宽度小于轴孔31的直径,以及可依据油料施放量的要求,而可采不同高度的槽孔32a、32b。请再参阅图7所示,本技术所开设的槽孔,另可因应生产条件,及避免方形角端应力集中,而可开设为腰形孔32a、32b,以依据不同的长度获得不同的油液分布量,且该腰形槽孔32a、32b的宽度小于轴孔31的直径。请再参阅图8所示,本技术所开设的槽孔32,提供油体5所囤积,由于轴心1相对槽孔32的应接面10在轴心1高速旋转时,会对油体5产生离心驱动作用,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载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形的单体轴承,中心设有轴孔,其中该轴承外表往里经轴孔中心线,径向贯穿形成相对槽孔,且该槽孔的截面面积宽度小于轴孔直径,槽孔对外槽口由一封端件堵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茂坤廖炎福
申请(专利权)人:陈茂坤廖炎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