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补偿圆锥滚柱轴承的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202436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补偿圆锥滚柱轴承,包括内环或圆锥体,在它的径向外圆锥表面上有内轨道;和外环或杯体,在它的径向内圆锥表面上有外轨道;以及一列或多列圆锥滚柱,具有小于30度的接触角,自由地设置在内环和外环之间,并由所述轨道导向,每一列滚柱轴向地位于由至少设置在具有最大直径的内轨道边缘上的肩部连接台形成的内轨道上的凹槽内,并且每一列滚柱在轴承的轴向方向,上在圆锥滚柱的整个长度上与内轨道接触。还公开了一种装配方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完全或全补偿圆锥滚子轴承,即没有保持架而具有全补偿滚柱的圆锥滚子轴承。本专利技术还批露了一种装配这种全补偿轴承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圆锥滚柱轴承作为滚动轴承元件是非常公知的。通常如图1,2和5所示包括内环或圆锥体、外环或杯体、滚柱和保持架。保持架的目的在于例如在轴承装配过程中没有杯体时给滚柱导向并保持它们就位。在一个已装配好的装置中,内环或圆锥体、滚柱和保持架形成一个单元而外环是另外的元件,轴承通过它安装到轴或箱体上。在圆锥滚柱轴承的一般设计中,滚柱的轴向导向通过内环或圆锥体上的凹槽获得,它与保持架一起保持滚柱就位并导向它们在圆锥体的中心。然而这种圆锥滚柱轴承的一般设计由于保持架变形,保持架环压缩或保持架孔磨损而导致失败,分别如图2a,2b和2c所示。在非常公知的O装置中用于轴的一种全补偿圆锥滚柱轴承从US606635中可知。然而在这种已知的结构中滚柱的轴向位置和导向借助于位于圆锥滚柱轴承表面每一侧的两个轴向间隔开的凹槽,凹槽与径向的内环或圆锥体的轴承表面或轨道的径向向外延伸的互相间隔开的凸脊接合。在US606635中公开的轴承表面上的凸脊和凹槽的结构通过减小了可得到的滚柱表面都降低了轴承的承载量,并由于凸脊磨损和破损而增加了过早失效的危险。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补偿圆锥滚柱轴承,它克服或至少减轻了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全补偿型的圆锥滚柱轴承,包括内环或圆锥体,在它的径向外圆锥表面上具有内轨道;外环或杯体,在它的径向向内圆锥表面上具有外轨道;和一列或多列圆锥滚柱,具有小于30度的接触角,自由地设置在内环和外环之间,在所述轨道之间导向,其特征在于每一列滚柱轴向地位于内轨道的凹槽内,凹槽由在具有最大直径的内轨道边缘上设置的肩部连接台形成,并且每一滚柱在轴承的轴向方向上与内轨道在圆锥滚柱的整个长度上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全补偿圆锥滚柱轴承的装配方法,包括围绕圆锥体的内轨道的滚柱的第一步装配,供给在内轨道上保持滚柱的保持装置,然后将第一步装配插入外环的最后装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全补偿圆锥滚柱轴承的装配方法,包括插入与外环的中心同心的装配工具,装配工具具有与内轨道基本上相同锥度的径向外表面,然后在装配工具和外环之间装配全补偿滚柱,从外环内抽出装配工具并用内环代替。接触角是外轨道法向直线与平行于轴承的旋转平面的直线之间的角,并且由ISO标准281∶1990限定。较佳的是接触角是5至30度,更好的是包含在其中的10至20度之间。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将从下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并参照附图而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图1a和1b表示了一种包括由保持架限制的圆锥滚柱的普通轴承的简要横截面图;且图2a至2c表示了由于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对轴承保持架的各种破坏情况;且图3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全补偿圆锥滚柱轴承从内环或圆锥体的跟侧看的视图;且图4表示图3的全补偿轴承从内环的趾侧看的视图;且图5表示了普通圆锥滚柱轴承的内环,滚柱和保持架的装配图;且图6表示用装配工具装配本专利技术的全补偿轴承的方法的简要部分截面图;且图7a至7d表示用另一装配工具装配本专利技术的全补偿滚柱轴承的另一种方法;且图8表示根据图7a至7d中描述的方法在内环或圆锥体插入之前将圆锥滚柱装入外环或杯体的视图;且图9a和9b表示在装配外环或杯体之前保持在内环或圆锥体上定位的滚柱的另一种方法。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a和1b中所示的是普通保持架型圆锥滚柱轴承组件,包括内环或圆锥体1、外环或杯体4和自由设置在圆锥体和杯体之间包含在向圆周延伸的保持架7内的多个滚柱6。内环或圆锥体的径向外圆锥表面3提供有内轨道2并且同样地外环或杯体4的径向向内的圆锥表面5提供有外轨道。圆锥滚柱借助于位于内环轴向边缘上的肩部连接台8、9而在内轨道2上定位并导向,当轴承承载时肩部连接台8作用于圆锥滚柱的平面端。具有较大直径的内轨道的轴向边缘通常称作跟部而具有较小直径的边缘通常称作趾部。因此肩部连接台8、9分别称作跟部连接台和趾部连接台。图3和4中所示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全补偿圆锥滚柱轴承。图3表示从内环或圆锥体的跟部看轴承的视图,清楚地表示了没有滚柱保持架的全补偿滚柱。图3还表示了在内环上带有跟部连接台的轴承,而在内环的趾部上没有这样的肩部连接台如从图4中清楚所示。如图3和4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轴承根据需要具有滚柱定位和导向的跟部连接台,它还可以在内环上具有趾部连接台。接触角α即在垂直于外轨道延伸的直线和平行于如图6所示的轴承的旋转平面的直线之间的夹角,根据本专利技术不小于5度且不大于30度。因此接触角α相当于外轨道相对于内环或圆锥体安装的轴的纵轴线A的倾斜度。较佳的是轴承的接触角是在10至20度的范围内以便轴承更适合用于径向高负载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尤其是指与轴径25毫米至1 50毫米的轴一起使用的重载型轴承,。遇到如此使用的情况,典型地对于25毫米直径的轴最大的速度大致是5500转/分,对于150毫米直径的轴最大的速度大致是1500转/分。虽然上述的全补偿圆锥滚柱轴承只在内环或圆锥体的跟侧具有一个肩部连接台,但是在趾侧还可以具有一个肩部连接台。除了提供一种全补偿圆锥滚柱轴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装配这种轴承元件的各种方法。这种轴承的第一种装配方法如图6所示,其中表示了轴承元件连同装配工具62的半截面图。应该明白图6只表示了装置的一半,并且另一半对称地设置在轴线A的下面。因此装配工具62是大致的圆柱形且径向地分成顶半部和底半部,顶半部如图6所示。装配工具62的径向外圆柱表面提供有一个轴向延伸的凸起或多个凸起63,通过装配工具62的两半在由箭头Y表示的方向上运动分开,凸起63可以由滚柱的轴向和径向外缘轴向向里地定位。所以通过装配工具62的两半在如箭头X表示的方向上彼此向后的运动,凸起63与滚柱的轴向和径向外缘接合。凸起63的轴向端在它的径向向里侧设计形状如图所示以与滚柱的轴向和径向向外部分相符合实现与滚柱的接合。根据图6描述的第一装配方法,圆锥滚柱60装配入圆锥体61的内轨道的最后位置并通过具有轴向延伸的凸起或多个凸起63的装配工具62保持在那里,凸起63接触和保持每一个滚柱的轴向和径向外部分来如图所示在轨道上夹住滚柱。装配工具62具有通常的圆柱形,圆柱形具有越过轴向凸起或多个凸起63并小于外环或杯体的外径的直径,以便杯体装入成为它的最后外壳,而且还能使圆锥滚柱与内锥体和杯体的装配彼此相向的移动进入如图6所示非常接近的位置。装配工具62具有另一个比凸起63径向向里的轴向延伸的凸起65,如图所示它靠着内环61的跟侧以使得装配运动容易。而且凸起63在径向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和杯体的外径是这样设置的,以允许装配工具62的半部能够充分地移开运动,以便抽出工具。一旦装配在如图6所示的位置,装配工具62的两半在如箭头Y表示的方向径向地移开,直到凸起或多个凸起63整齐地分开滚柱时,装配工具的这些部分沿Z方向抽出。滚柱和圆锥体与杯体装配的非常近确保滚柱不变位并且在最后的装配工序中杯体、滚柱和圆锥体装配再次相向移动来达到它们的最后位置而完成装配。上述的方法装配工具设计成两半圆柱体的形式,装配工具当然可以分成三或更多部分例如可通过在四个方向上移动径向地膨胀的四分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补偿圆锥滚柱轴承,包括内环或圆锥体,在它的径向外圆锥表面上有内轨道;和外环或杯体,在它的径向内圆锥表面上有外轨道;以及一列或多列圆锥滚柱,具有小于30度的接触角,自由地设置在内环和外环之间,并由所述轨道导向,其特征在于每一列滚柱轴向地位于由至少设置在具有最大直径的内轨道边缘上的肩部连接台形成的内轨道上的凹槽内,并且每一列滚柱在轴承的轴向方向上在圆锥滚柱的整个长度上与内轨道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O莱曼
申请(专利权)人:汉森传送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BE[比利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