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排气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905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排气道结构,其设于模具本体的分型面处,并构成位于模具本体中的产品型腔与对应于该模具本体布置的排气装置之间的连通,该模具排气道结构主要包括排气道主体和缓冲部,且排气道主体包括依次串接的多级分流道,任意相邻的两级分流道之间呈弯折状连接,缓冲部构造于相邻的两级分流道的连接处,且缓冲部被配置成使流经缓冲部处的金属液形成旋涡,而构成对沿排气道主体流通的金属液流速的衰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具排气道结构,通过在任意相邻的两级分流道的连接处设置缓冲部,可平稳改变金属液的流向并构成对金属液流速的衰减,可防止金属液在连接处飞溅,同时亦可降低对排气装置的冲击,而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

Die exhaust por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排气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模具排气道结构。
技术介绍
模具浇排系统主要包括浇道、溢流涡和排气道等结构,其中,排气道连通于产品型腔末端与真空阀或排气板等排气装置之间,以保证产品型腔内杂质及气体顺利抽出,同时存储金属杂质,以提高产品质量。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排气道结构设计不合理,致使用以成型产品的金属液在流经产品型腔而进入排气道时,金属液的流通面积急剧减小,从而使得金属液流速增大而易对真空阀等造成冲击,并存在飞溅而损坏模具的风险。为了解决此问题,有的通过将排气道构造成转折式,以降低金属液的流速。此种结构使得金属液在转折处的流程无法突变而存在容易冲出分型面而飞溅的风险,同时此结构的排气道需占用较大的空间,而增大了模具的体积和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模具排气道结构,以防止金属液飞溅,并降低对排气装置的冲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具排气道结构,于模具本体的分型面处设置,并构成位于所述模具本体中的产品型腔与对应于该模具本体布置的排气装置之间的连通,且该模具排气道结构包括:排气道主体,包括依次串接的多级分流道,且任意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排气道结构,于模具本体的分型面处设置,并构成位于所述模具本体中的产品型腔与对应于该模具本体布置的排气装置之间的连通,其特征在于,该模具排气道结构包括:排气道主体,包括依次串接的多级分流道(1),且任意相邻的两级所述分流道(1)之间呈弯折状连接;缓冲部,构造于相邻的两级所述分流道(1)的连接处,且所述缓冲部被配置成使流经所述缓冲部处的金属液形成旋涡,而构成对沿所述排气道主体流通的金属液流速的衰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排气道结构,于模具本体的分型面处设置,并构成位于所述模具本体中的产品型腔与对应于该模具本体布置的排气装置之间的连通,其特征在于,该模具排气道结构包括:排气道主体,包括依次串接的多级分流道(1),且任意相邻的两级所述分流道(1)之间呈弯折状连接;缓冲部,构造于相邻的两级所述分流道(1)的连接处,且所述缓冲部被配置成使流经所述缓冲部处的金属液形成旋涡,而构成对沿所述排气道主体流通的金属液流速的衰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排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为于所述连接处设置的向所述排气道主体一侧凸出的缓冲槽(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排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2)的槽口被设置为迎着相连的两级所述分流道(1)中的上级分流道(1)内的金属液的流向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排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排气道主体的始端至末端,各级所述分流道(1)的流通面积渐大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排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分流道(1)之间正交设置。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磊谢晓亮侯志杰侯华明李华王东升胡卫光付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