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后下控制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096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后下控制臂,包括控制臂下片、控制臂上片和连接板,控制臂上片的中部焊接有连接板,控制臂上片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一个控制臂下片的顶部焊接固定,控制臂下片上设有工艺孔,控制臂下片的端部设有衬套压装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改进了后下控制臂结构,在满足产品安装要求及压力、疲劳强度等性能要求的情况下,减少自重及油耗,从而满足车辆良好操控性能,车辆驾驶过程中稳定、安全、可靠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际应用性强。

An Improved Rear Lower Control 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后下控制臂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后下控制臂。
技术介绍
目前,家用轿车越来越强调操控性能,在这种情况下,底盘系统的设计越发精细了。诸如控制臂、拖曳臂等连接件得到大量的运用,同时要求车辆有较好的油耗控制,稳定、可靠的驾驶过程。所以对各类底盘件的要求也有越来越高了。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改进的后下控制臂,在满足产品安装要求的同时,减少自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后下控制臂,在满足产品安装要求的同时,减少自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一种改进的后下控制臂,包括控制臂下片、控制臂上片和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控制臂上片的中部焊接有连接板,控制臂上片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一个控制臂下片的顶部焊接固定,控制臂下片上设有工艺孔,控制臂下片的端部设有衬套压装结构。所述的工艺孔前后贯穿控制臂下片。所述的衬套压装结构与控制臂下片直接连接。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改进了后下控制臂结构,在满足产品安装要求及压力、疲劳强度等性能要求的情况下,减少自重及油耗,从而满足车辆良好操控性能,车辆驾驶过程中稳定、安全、可靠的要求。本技术结构简单,实际应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2,本技术是一种改进的后下控制臂,包括控制臂下片、控制臂上片和连接板,控制臂上片2的中部焊接有连接板3,控制臂上片2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一个控制臂下片1的顶部焊接固定,控制臂下片1上设有工艺孔4,控制臂下片1的端部设有衬套压装结构5。本技术中,工艺孔4前后贯穿控制臂下片1。工艺孔4的增加,有效降低产品的自重,从而减少了油耗。衬套压装结构5与控制臂下片1直接连接,减少了套筒,简化衬套压装结构,提升了连接件间的强度性能。本技术在在焊接过程中,使用结构优化后的控制臂上片2、控制臂下片1、连接板3进行焊接。在焊接完成后进行电泳并压装衬套压装结构5,供后道序进行总装。本技术改进了后下控制臂结构,在满足产品安装要求及压力、疲劳强度等性能要求的情况下,减少自重及油耗,从而满足车辆良好操控性能,车辆驾驶过程中稳定、安全、可靠的要求。本技术结构简单,实际应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后下控制臂,包括控制臂下片、控制臂上片和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控制臂上片(2)的中部焊接有连接板(3),控制臂上片(2)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一个控制臂下片(1)的顶部焊接固定,控制臂下片(1)上设有工艺孔(4),控制臂下片(1)的端部设有衬套压装结构(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后下控制臂,包括控制臂下片、控制臂上片和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控制臂上片(2)的中部焊接有连接板(3),控制臂上片(2)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一个控制臂下片(1)的顶部焊接固定,控制臂下片(1)上设有工艺孔(4),控制臂下片(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贡杰汪文忠倪侃贾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众汽车车桥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