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09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安装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架本体(1),所述架本体(1)上设有适于与车身架体(6)的预定位置嵌合的嵌合连接结构(4),及两个以上按后下悬臂(5)延伸的预定方向设置的用于安装后下悬臂(5)的槽体(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技能要求低,精度易于控制的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

A rear lower cantilever mounting bracket for motor suspen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
本技术涉及安装架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车辆上最常使用的前悬架为麦弗逊悬架,这种悬架因为占用空间小、成本低的特点被广泛引用。麦弗逊悬架的下摆臂与转向节之间有一个铰接点,与车架之间有两个铰接点,通过三点结构将车轮与车架连接,下摆臂与转向节之间的铰接点为主销下回转点,由于铰接点处零部件尺寸的限制,使得主销下回转点到轮胎中心线的距离(主销偏距)较大,汽车转向时,轮胎抓地力降低,转向性能变低,不但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甚至导致转向失控,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07284167A公开了一种下摆臂组件,包括:与安装在车轮上的转向节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分别铰接的第一下摆臂和第二下摆臂,第一下摆臂和第二下摆臂的另一端分别与车架上的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铰接,且第一下摆臂和第二下摆臂分别可绕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转动,这样在车架的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的位置无疑会相应的成型分别用于固定第一下摆臂和第二下摆臂的安装座,安装座一般是通过焊接与车架连接的,这样各个安装座的固定精度就需要分别控制,从而使得安装技能要求高,精度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悬架安装座的安装技能要求高,精度难以控制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安装技能要求低,精度易于控制的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架本体,所述架本体上设有适于与车身架体的预定位置嵌合的嵌合连接结构,及两个以上按后下悬臂延伸的预定方向设置的用于安装后下悬臂的槽体。所述的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所述架本体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为竖直板,所述第二板体为具有若干台阶的弯折板,所述槽体具有允许所述后下悬臂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方向装入的开口。所述的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个端面靠近中央成型有第一槽体,相对的另一个端面相向的一对边缘分别成型有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所述的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所述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板体垂直,所述第三槽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板体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的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所述槽体为U形槽,所述U形槽的两个槽壁上分别设有一用于调节所述后下悬臂在所述槽体中的安装位置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的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成型在所述槽壁上的开孔和设于所述开孔中、且可在所述开孔中微调位置的调节钮。所述的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所述嵌合连接结构成型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与所述第二板体相对的另一侧,且由垂直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一对相向设置的第三板体间隔形成。所述的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所述嵌合连接结构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的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所述架本体为铝合金材质。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一体成型的架本体上设有两个以上按后下悬臂延伸的预定方向设置的用于安装后下悬臂的槽体,由于不需要单独控制每个槽体的固定精度,从而降低了安装技能,使得安装支架的精度易于控制。2.本技术提供的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第二板体的一个端面靠近中央成型有第一槽体,相对的另一个端面相向的一对边缘分别成型有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这样可以方便三个后下悬臂同时装入安装支架中,提高安装的效率和牢固性。3.本技术提供的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U形槽两个槽壁上角度调节机构的设置,使得后下悬臂在安装时可以灵活调整安装角度,提高安装效率。4.本技术提供的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嵌合连接结构成型在第一板体的与第二板体相对的另一侧,不仅使得安装支架与车身架体牢固连接,还避免了装配时有可能与后下悬臂之间产生的干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图4为安装支架与后下悬臂安装的示意图;图5为安装支架与车身架体安装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架本体;2-槽体;3-角度调节机构;4-嵌合连接结构;5-后下悬臂;6-车身架体;11-第一板体;12-第二板体;13-第三板体;21-第一槽体;22-第二槽体;23-第三槽体;31-开孔;32-调节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5所示的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一体成型的架本体1,所述架本体1上设有适于与车身架体6的预定位置嵌合的嵌合连接结构4,及两个以上按后下悬臂5延伸的预定方向设置的用于安装后下悬臂5的槽体2。架本体1的壁厚为10mm,为了增大安装支架与车身架体6的接触面积,同时保证安装强度,架本体1的边缘还设有翻边加强筋,壁厚为10mm。具体地,所述架本体1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所述第一板体11为竖直板,所述第二板体12为具有若干台阶的弯折板,弯折板中间的水位位置高于两侧的水平位置;所述槽体2具有允许所述后下悬臂5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板体11的方向装入的开口。为了同时将三个后下悬臂5与安装支架装配,所述第二板体12的一个端面靠近中央成型有第一槽体21,相对的另一个端面相向的一对边缘分别成型有第二槽体22和第三槽体23。具体地,所述第一槽体21和第二槽体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板体11垂直,以装入一端为规则长方体的后下悬臂5,所述第三槽体2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板体1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以装入一端为弯曲状的形状不规则的后下悬臂5。第一槽体21、第二槽体22和第三槽体23的形状分别与三个后下悬臂5的形状匹配,以保证安装的牢固性和安装强度。所述槽体2为U形槽,为了在安装过程中便于调节后下悬臂5与U形槽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U形槽的两个槽壁上分别设有一用于调节所述后下悬臂5在所述槽体2中的安装位置的角度调节机构3。具体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包括成型在所述槽壁上的开孔31和设于所述开孔31中、且可在所述开孔31中微调位置的调节钮32,通过改变调节钮32在开孔31中的位置调整后下悬臂5的位置,并最终紧固在预定的安装位置。为了便于安装支架与车身架体6之间的装配,所述嵌合连接结构4成型在所述第一板体11的与所述第二板体12相对的另一侧,且由垂直于所述第一板体11的一对相向设置的第三板体13间隔形成。所述嵌合连接结构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板体11的长度方向。车身架体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架本体(1),所述架本体(1)上设有适于与车身架体(6)的预定位置嵌合的嵌合连接结构(4),及两个以上按后下悬臂(5)延伸的预定方向设置的用于安装后下悬臂(5)的槽体(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架本体(1),所述架本体(1)上设有适于与车身架体(6)的预定位置嵌合的嵌合连接结构(4),及两个以上按后下悬臂(5)延伸的预定方向设置的用于安装后下悬臂(5)的槽体(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本体(1)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所述第一板体(11)为竖直板,所述第二板体(12)为具有若干台阶的弯折板,所述槽体(2)具有允许所述后下悬臂(5)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板体(11)的方向装入的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12)的一个端面靠近中央成型有第一槽体(21),相对的另一个端面相向的一对边缘分别成型有第二槽体(22)和第三槽体(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悬架后下悬臂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21)和第二槽体(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板体(11)垂直,所述第三槽体(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军段兴中王琢李云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