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自进专利>正文

装载机整体式多路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553 阅读:9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载机整体式多路换向阀,包括阀体、设于阀体内的各种油路,与所述油路适配的安全阀、转斗单向阀、转斗杆、动臂杆,所述转斗杆与阀体及其油路提供三位四通的功能,所述动臂杆与阀体及其油路提供四位四通的功能,在二级进油路与升臂进油路之间通过用动臂单向阀代替原有的跨越式单向阀以减少一个密封环节,进而减少动臂油缸液压油的泄漏量,从而提高多路换向阀的工作可靠性及设备环保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装载机及类似机械。(*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向阀,尤其涉及一种装载机整体式多路换向阀
技术介绍
公知的装载机液压缸液压换向阀有分体式换向阀及整体式换向阀,随着铸造、加工工艺的不断提高,整体式多路换向阀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装载机液压控制系统当中。2005年1月5日公开的专利技术专利CN1560480A即公开一种装载机用整体式手动多路换向阀,该多路换向阀是把转斗换向阀、动臂换向阀及过载阀集成在一个阀体里面,从而实现装载机动臂油缸的升降与转斗油缸的升降集中控制,其中通往转斗油缸的二个油路要求多路换向阀提供一种三位四通加一个过载保护的功能,而通往动臂油缸的二个油路要求多路换向阀提供一种四位四通加一个过载保护的功能,该种多路换向阀由于双向先导液控锁密封环节太多,容易发生液压油泄漏。中国专利CN200520074829.2公开一种改进的装载机整体式多路换向阀,该换向阀通过用跨越式单向阀替代前述的双向先导液控锁减少密封环节,并籍此减少泄漏,但所述跨越式单向阀的阀杆与阀体之间仍有两个密封环节,相对而言,泄漏量还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可靠、密封效果好的装载机整体式多路换向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装载机整体式多路换向阀,包括整体式阀体,阀体内设有可使液压油通过的进油路、左回油槽、右回油槽、二级进油路、中回油槽、升斗进油路、降斗进油路、升斗腔、降斗腔、升臂进油路、升臂腔、降臂腔,在所述进油路与左回油槽之间设有安全阀,在所述进油路与升斗进油路之间设有转斗单向阀,一转斗杆依次穿过阀体、左回油槽、降斗腔、降斗进油路、二级进油路、进油路、升斗进油路、升斗腔、右回油槽、阀体,并且所述转斗杆设有与阀体、所穿过的各油路相适配并形成三位四通功能的台阶,一动臂杆依次穿过阀体、左回油槽、降臂腔、二级进油路、中回油槽、升臂进油路、升臂腔、右回油槽、阀体,并且所述动臂杆设有与阀体、所穿过的各油路相适配并形成四位四通功能的台阶,所述二级进油路与升臂进油路之间设有使液压油从二级进油路流向升臂进油路单向流动的动臂单向阀,所述动臂单向阀包括阀杆、阀座、设于所述阀杆与阀座之间的弹簧,所述阀座纵向两端跨越升臂腔固设于阀体上并且所述阀座与升臂腔之间具有可使液压油自由通过的间隙,沿所述阀座的纵向方向其与阀杆相邻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阀杆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适配的导杆,所述阀杆远离阀座的另一端设有与阀体配合提供单向阀功能的密封面。上述装载机整体式多路换向阀,所述升斗腔与右回油槽之间设有升斗过载阀,所述降斗腔与左回油槽之间设有降斗过载阀。上述装载机整体式多路换向阀,所述导杆设有泄油孔,所述泄油孔连通弹簧所在腔室与升臂进油路。上述装载机整体式多路换向阀,所述导向槽设有泄油槽,所述泄油槽连通弹簧所在腔室与升臂进油路。上述各装载机整体式多路换向阀,所述密封面为锥面。上述各装载机整体式多路换向阀,所述密封面为球面。上述各装载机整体式多路换向阀,所述密封面为平面。上述装载机整体式多路换向阀,所述阀杆为实心部件。上述装载机整体式多路换向阀,所述阀座与阀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本技术提供的装载机整体式多路换向阀,通过动臂单向阀替代原有的跨越式单向阀,使得装载机处于“中停”时,升臂腔完全被动臂杆所密封,没有其它泄漏环节,进一步提高动臂杆对装载机动臂的“中停”控制的可靠性,同时避免液压油向外渗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后视图;图4为图1中B-B剖视图;图5为图1中C-C剖视图;图6为图1中A-A剖视图;图7为图2中D-D剖视图;图8为本实施例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是针对某些装载机转斗油缸内未设置过载阀的情况,因此本阀体上集成设置过载阀部件。参考图1至图8,该阀各部位名称如下安全阀1、左回油槽2、进油路3、转斗单向阀4、升斗进油路5、单向阀弹簧6、堵头7、升斗腔8、右回油槽9、转斗杆10、弹簧复位组件11、钢球定位组件12、动臂杆13、升臂腔14、升臂进油路15、中回油槽16、二级进油路17、降臂腔18、降斗进油路19、降斗腔20、阀体21、降斗过载阀22、升斗过载阀24、桥23及动臂单向阀25。该换向阀主要有安全阀1、转斗单向阀4、单向阀弹簧6、堵头7、转斗杆10、弹簧复位组件11、钢球定位组件12、动臂杆13、阀体21、动臂单向阀25、降斗过载阀22、升斗过载阀24等12个部件。参考图6、图7,安全阀1装置于阀体21的进油路3与左回油槽2之间,当进油路3内的压力超过安全阀设定值时,安全阀1自动开启,使进油路3内的高压油经左回油槽2流回油箱,实现系统的安全保护功能。在阀体21的进油路3与升斗进油路5之间设置转斗单向阀4。参考图4,升斗进油路5与降斗进油路19之间被桥23连通,所以转斗单向阀4是装载机升斗或降斗作业时共用的单向阀。同时升斗腔8与右回油槽9之间设有升斗过载阀24,所述降斗腔20与左回油槽2之间设有降斗过载阀22,通过该两个过载阀保护油缸的工作压力不致过限。参考图2、图3,转斗杆10及动臂杆13分别位于阀体的中间及下部,都为实心结构。参考图5,所述二级进油路17与升臂进油路15之间设有使液压油从二级进油路17流向升臂进油路15单向流动的动臂单向阀25,所述动臂单向阀25包括阀杆251、阀座252、设于所述阀杆251与阀座252之间的弹簧253,所述阀座252纵向两端跨越升臂腔14固设于阀体21上,并且所述阀座252与升臂腔14之间具有可使液压油自由通过的间隙。这里所述的间隙应理解为阀座252与升臂腔14是一种相交的相对位置关系,阀座252是一柱状部件,而升臂腔14是一个液体通道,当相交部分阀座252周向长度小于升臂腔14的周向长度,那么就存在一个间隙,该间隙可以使液压油自由通过。所述阀座252纵向两端与阀体21接触部分设有密封圈255以防止液压油泄漏,沿所述阀座252的纵向方向其与阀杆251相邻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阀杆251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适配的导杆,所述弹簧253一端与导向槽接触,另一端与导杆接触,所述阀杆251远离阀座252的另一端设有与阀体21配合提供单向阀功能的密封面,当然该密封面也可以是球面或者是平面,这里平面是指阀杆251的端面是平面,通过该平面与阀体21相接触提供单向截流功能。所述导杆内设有泄油孔254,所述泄油孔254一端连通弹簧253所在腔室,另一端连通升臂进油路15,这样当液压油从阀杆251与阀座252之间的间隙泄漏进入弹簧253所在腔室时,当阀杆251的导杆向右移动压缩弹簧253时,液压液将很容易地通过泄油孔254回到升臂进油路15而不致发生堵死现象。上述泄油孔254也可以由设于阀座252上的泄油槽代替,所述泄油槽一端连通弹簧253所在腔室,另一端连通升臂进油路15,在此情况下,所述阀杆251为实心部件。参考图7、图8,转斗杆10执行图8中三位四通阀51的机能,工作时,操纵转斗杆10实现对装载机转斗油缸的升斗——中立——降斗三个功能的控制,对应于三位四通阀51阀芯位于右位—中位—左位;动臂杆13执行图8中四位四通阀52的机能,工作时,操纵动臂杆13实现对装载机动臂油缸的升臂——中立——降臂——浮动四个功能的控制,对应于四位四通阀52阀芯位于右位—中位—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载机整体式多路换向阀,包括整体式阀体,阀体内设有可使液压油通过的进油路、左回油槽、右回油槽、二级进油路、中回油槽、升斗进油路、降斗进油路、升斗腔、降斗腔、升臂进油路、升臂腔、降臂腔,在所述进油路与左回油槽之间设有安全阀,在所述进油路与升斗进油路之间设有转斗单向阀,一转斗杆依次穿过阀体、左回油槽、降斗腔、降斗进油路、二级进油路、进油路、升斗进油路、升斗腔、右回油槽、阀体,并且所述转斗杆设有与阀体、所穿过的各油路相适配并形成三位四通功能的台阶,一动臂杆依次穿过阀体、左回油槽、降臂腔、二级进油路、中回油槽、升臂进油路、升臂腔、右回油槽、阀体,并且所述动臂杆设有与阀体、所穿过的各油路相适配并形成四位四通功能的台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进油路与升臂进油路之间设有使液压油从二级进油路流向升臂进油路单向流动的动臂单向阀,所述动臂单向阀包括阀杆、阀座、设于所述阀杆与阀座之间的弹簧,所述阀座纵向两端跨越升臂腔固设于阀体上并且所述阀座与升臂腔之间具有可使液压油自由通过的间隙,沿所述阀座的纵向方向其与阀杆相邻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阀杆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适配的导杆,所述阀杆远离阀座的另一端设有与阀体配合提供单向阀功能的密封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自进蒲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许自进蒲光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