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远祥专利>正文

(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035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该阀是通过换向固定盘(32)与操作盘(35),和有图中换向口(25)、(50)、(51)、(56)、(60)、(64)使油泵来油换变液流方向,对液压系统多个执行机构进行集中控制。要解决技术问题:将现有阀芯与阀体内腔空滑动面液压力受力点滑动摩擦,发明专利技术为有图中(32)、(34)、(35)、(37)、(30)构成受力点滚动摩擦,有图中(40)、(14)、(27)、(22)构成滑动面配合间隙可以进行调整。有图中(25)、(50)、(51)、(56)、(60)、(63)构成该阀为长方型换向口径,以减缩操作杆行程,使操作更为方便。要点主要用途:该阀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润滑性能好、寿命长、操作轻便,能对系统多个执行机构进行集中控制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多路换向阀是一种集中式换向阀的组合阀,主要用于液压挖掘机,装载机起重运输机以及其它工程机械上,对多个执行机构(油缸或油马达)的集中控制。
技术介绍
公知技术中所彩用的现有多路换向阀,为阀芯转式和阀芯滑式多路换向阀结构技术。根据本人几年来的实际维修测检。从中发现,现有阀芯转式和阀芯滑式多路换向阀结构技术存在有以下不足之处。现以实用液压机械故障排除与修理大全,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第5次印刷(第218页)、(第219页)、(第222页)与现代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系统,基本原理,故障分析与排除,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2次印刷(第45页)书籍中,所述的阀芯转式和阀芯滑式多路换向阀结构技术为例1、现有阀工作时液压力受力点为滑动磨擦,造成操作力度加大,加快了阀芯与阀体滑动面偏擦磨损。2、现有阀阀芯与阀体滑动面磨损间隙增大后不便修理更换,即是进行修理更换,也会给用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造成整阀一次性报废。3、现有阀使用到中后期阀芯与阀体内腔空滑动面磨损,以致阀芯与阀体内腔空滑动面间隙增大后,无法调整,使得该阀中后期工作性能不好和提前报废。经检测和实验事实证明只要妥善解决使得滑动面配合间隙调整还原。和磨损部件便于更换,就可提高该阀几倍的利用价值。只要把该阀工作时液压力受力点专利技术为滚动磨擦。就可使得操作轻便,减少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专利技术一种(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它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中后期工作性可靠,操作轻便磨损小,实用时间长等特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1、将现有(转动阀芯)转阀式与(滑动阀芯)滑阀式多路换向阀,专利技术为(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也就是通过,本专利技术换向固定盘(32)、换向操作盘(35)、平面轴承(37)、平面轴承座(30)、构成本专利技术多路换向阀,工作时液压力受力点滚动磨擦,使得操作轻便,减少磨损,换向固定盘(32)、换向操作盘(35)、修理更换方便。2、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斜盘(40)、调整螺栓(14)、调整螺母(27)、调整螺栓定位卡片(22)、构成换向盘滑动平面磨损后,平面配合间隙增大,可以进行合理调整。3、本专利技术通过,换向固定盘中立排油换向口(50)、换向固定盘油去油缸换向口(56)、操作盘油泵来油换向口(25)、操作盘油缸回油换口(60)、操作盘中立排油换向口(51)、构成长方型换向口径,以减缩操作杆行程,使操作更为方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工作性能可靠。换向底盘与换向操作盘两滑动面之间配合间隙可以调整。换向底盘与换向操作盘两滑动面如有意外损伤便于修理更换。操作杆行程短,用时间长等特点。说明书附图说明图(1)是实用液压机械故障排除与修理大全,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5次印刷,(第218页图5-161),所述的现有(340-10型)中压手动转阀式(转动阀芯)多路换向阀结构原理图。图(2)是实用液压机械故障排除与修理大全,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5次印刷,(第219页图5-162),所述的现有(34S-25型)中压手动滑阀换向阀结构原理图。图(3)是实用液压机械故障排除与修理大全,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5次印刷,(第222页图5-166)所述的现有(ZFS型)滑阀三位六通并联式多路换向阀结构原理图。图(4)是现代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压系统,基本原理、故障分析与排除,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2次印刷,第45页(图1-4-4)所述的现有(滑阀四通阀换向原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一位二通手动换向阀)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一位二通手动换向阀)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一位二通手动换向阀)侧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一位二通手动换向阀)沿N-N线剖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一位二通手动换向阀)沿K-K线剖体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一位二通手动换向阀)后盖正面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一位二通手动换向阀)平面轴承座背面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一位二通手动换向阀),换向平盘固定盘与转盘平面配合间隙调整斜盘侧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一位二通手动换向阀),换向平盘固定盘与转盘平面配合间隙调整斜盘俯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一位二通手动换向阀),换向平盘固定盘与转盘平面配合间隙调整斜盘仰视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一位二通手动换向阀),换向平盘固定盘与转盘平面配合间隙调整斜盘沿M-M线剖体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一位二通手动换向阀),换向平盘固定盘立体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一位二通手动换向阀),换向平盘固定盘正面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一位二通手动换向阀),换向平盘固定盘背面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一位二通手动换向阀),换向平盘固定盘沿A-A线剖体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一位二通手动换向阀),换向平盘固定盘沿B-B线剖体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一位二通手动换向阀),换向平盘操作盘立体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一位二通手动换向阀),换向平盘操作盘正面图。图(23)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一位二通手动换向阀),换向平盘操作盘沿H-H线剖体图。图(24)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一位二通手动换向阀),换向平盘操作盘沿C-C线剖体图。图(25)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一位二通手动换向阀),换向平盘操作盘沿D-D线剖体图。图(26)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换向盘滑动平面配合间隙调整螺栓示意图。图(27)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换向盘滑动平面配合间隙调整螺母正面图。图(28)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换向盘滑动平面配合间隙调整螺母沿P-P线剖体图。图(29)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换向盘滑动平面配合间隙调整螺栓定位卡片正面图。图(30)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换向盘滑动平面配合间隙调整螺栓定位卡片侧面图。图(31)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换向原理中立示意(32)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换向原理安全渡过示意(33)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换向原理工作示意(34)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换向工作原理示意(35)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向阀,四位八通油路构通原理示意图。图(36)是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多路换阀总成图在图中1阀座、2阀座螺栓空、3换向盘固定盘定固螺栓、4前盖、5工作腔螺旋空、6进油腔螺旋空、7护罩固定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液压系统多个机构进行集中控制的多路换向阀,由前盖(4)换向固定盘(32)、换向固定盘定位销(33)、换向固定盘固定螺栓(3)、换向操作盘(35)、平面轴承(37)、平面轴承座(30)、操作杆(11)、手柄(12)、调整斜盘(40)、调整螺栓(14)、调整螺母(27)、调整螺栓定位卡片(22)、后盖(15)总成螺栓(19)、阀体定位销(20)、工位弹跳钢球(52)、安全阀(8)、换向平盘同芯轴(34)、操作盘油泵来油换向口(25)固定盘中立排油换向口(50)、操作盘中立排油换向口(51)、固定盘、油去油缸换向口(56)、操作盘油缸回油换向口(60),油泵来油换向旋动口(63)和公知技术中(转动阀芯)转阀式和(滑动阀芯)滑阀式,与本专利技术(转动平盘)转阀式等构成的多路换向阀,其特征是:它可以对液压系统多个执行机构进行集中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远祥
申请(专利权)人:胡远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