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SM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用于气缸装置的位移差吸收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503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与活塞(52a,52b)连接的活塞轭(62)的接合孔(68)内设有连接器(70)。滑动件(24)通过连接器插入孔(74)安装在连接器(70)的上部。设在连接器(70)的下部处的接合构件(72)按照可以沿着缸筒(22)的宽度方向少量移动的方式插入到接合孔(68)中。连接器(70)插入到滑动件(24)的连接器插入孔(74)中,从而连接器插入孔(74)可以相对于连接器(70)的弯曲表面部分(138a,138b)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气缸装置的位移差吸收机构,该位移差吸收机构能够吸收在移动传递构件和能够沿着气缸主体移动的位移构件之间产生出的位移差。该位移差吸收机构还能够抑制从位移构件施加在移动传递构件上的载荷。
技术介绍
已经采用气缸装置、例如无杆式气缸作为用于输送工件的装置。该气缸装置包括可以在气缸主体内移动的活塞,并且其中与活塞连接的活塞轭通过形成在气缸主体的上部上的狭缝向外面暴露。滑动件成一体地安装在活塞轭上。该滑动件由于活塞的移动而沿着气缸主体的轴向方向移动,以便输送工件。在上述无杆式气缸中,当例如通过工件将载荷(例如,压力)施加在滑动件上时,活塞由于该载荷而变得倾斜,并且在活塞密封件和活塞上施加不均匀载荷。因此,由于由该载荷引起的位移差,在该无杆式气缸中引起漏气和/或滑动阻力增大。在一些情况中不能使滑动件沿着轴向方向平滑地移动。鉴于上面情况,已经提出了一种无杆式气缸,它设有能够吸收在滑动件和活塞轭之间产生的位移差的位移差吸收机构。该无杆式气缸包括盘状轴承,它设在用作滑动件的引导元件和施加移动载荷的载荷传递元件之间。引导元件被可绕着轴承中心轴线在基本上水平平面内旋转地保持。另外,引导元件可以相对于轴承沿着垂直方向移动预定的量。更具体地说,在该布置中,当将载荷施加在引导元件上时,在引导元件和载荷传递元件上产生的位移差被引导元件相对于轴承的移动所吸收(参见例如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No.60-234106)。然而,在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No.60-234106中所披露的位移差吸收机构的情况中,当与引导元件相关地产生位移差时,该机构只能吸收沿着与引导元件的移动方向基本上垂直的竖直方向、以及沿着以竖直方向为中心的旋转方向出现的位移差。如在日本专利文献No.7-1041中所披露的那样,设在无杆式气缸外面的另一种位移差吸收机构按照以下方式构成。即,形成在接合突出部上的圆弧形表面与连接在滑动件的两个端面上的邻接突片线接触,其中,通过滑动件绕着邻接部分的中心的移动来吸收位移差。但是,在日本专利文献No.7-1041中所披露的无杆式气缸装置的情况中,在圆弧形表面和邻接突片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因此,难以处理沿着位移方向的大载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已经提出了一种用于无杆式气缸的位移差吸收机构,其中,可以吸收沿着与设在无杆式气缸外面的滑动件的移动方向基本上垂直的水平方向、以及沿着以滑动件的移动方向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产生的位移差。另外,该机构即使在产生大的位移差时也起作用(参见日本特许公开专利文献No.11-93908)。如图13所示,该无杆式气缸包括可动构件2,它设在缸筒1的上表面上并且可以沿着轴向方向移动。在可动构件2的两端设有位移差吸收机构3。该位移差吸收机构3包括一对端盖5a、5b,所述一对端盖5a、5b固定在与可动构件2形成为一体的滑动件4的相应端部上;以及一对连接器8a、8b,每个连接器具有设置在其一个侧面上的圆弧形弯曲表面部分6和设置在另一个侧面上的平坦部分7。所述连接器8a、8b通过板状的止动件9a、9b的辅助相对于可动构件2定位。这些连接器8a、8b,在连接器8a、8b的弯曲表面部分6与设在端盖5a、5b中的凹槽10面接触的状态下,被可滑动地插入。当沿着与可动构件2的移动方向基本上垂直的水平方向产生位移差时,或者当沿着围绕着中央竖直线的旋转方向产生位移差时,这些连接器8a、8b可滑动地移动穿过设在连接器8a、8b和可动构件2之间的止动件9a、9b的接触表面,并且因此吸收了在可动构件2中产生的位移差。在上述位移差吸收机构的情况下,需要大量零部件,并且该位移差吸收机构的结构复杂。另外,难以将该位移差吸收机构安装在无杆式气缸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气缸装置的位移差吸收机构,其中,该位移差吸收机构能够吸收从移动构件传递给移动传递构件的沿着各个方向的位移差,其中,该机构当与移动构件相关地产生位移差时通过抑制应力的产生来改善耐久性,并且其中,该机构具有能够容易地布置在气缸装置内的简单结构。结合其中以举例的方式显示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的附图,从下面的说明中将更加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面和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透视图,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气缸装置;图2为沿着轴向方向剖开的纵向剖视图,显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气缸装置;图3为沿着在图1中所示的III-III线剖开的剖视图;图4为局部省去的分解透视图,显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气缸装置;图5为分解透视图,显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气缸装置的连接器和带引导机构;图6为局部切除的透视图,显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气缸装置的滑动件和位移差吸收机构的接合状态;图7为分解透视图,显示出从下面位置观察时,在图1中所示的气缸装置的滑动件和位移差吸收机构的连接器;图8为沿着在图3中所示的VIII-VIII线剖开的剖视图;图9为局部横向剖视图,显示出连接器与在图6中所示的活塞轭的轭部分接合的状态;图10为分解透视图,显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气缸装置的引导机构;图11为分解透视图,显示出根据变型实施方案的位移差吸收机构和活塞轭;图12为分解透视图,显示出这样一种状态,其中从下部位置观察在图11中所示的位移差吸收机构的连接器和与连接器结合的滑动件;并且图13为局部剖开的平面图,显示出具有根据传统技术的位移差吸收机构的无杆式气缸。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参考标号20表示其上应用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位移差吸收机构的气缸装置。如在图1和2中所示,该气缸装置20包括具有纵向轴向方向的缸筒(气缸主体)22、安装在缸筒22上以便沿着轴向方向来回运动的滑动件(位移构件)24、以及一对安装在缸筒22的相应端部上的端块26a、26b。该气缸装置20还包括位移差吸收机构28(下面简称为“吸收机构28”),它设置在缸筒22和滑动件24之间并且用来吸收施加在滑动件24上的载荷;带引导机构34(参见图2),该带引导机构34引导安装在缸筒22中的上带(带)30和下带32;以及引导机构36(参见图3),该引导机构36相对于缸筒22平滑地引导滑动件24。如在图3和4中所示,在缸筒22中沿着轴向方向形成有孔腔部分38,它具有基本上为菱形的横截面。沿着缸筒22的上表面形成有狭缝40,它沿着轴向方向开放。孔腔部分38经由狭缝40与外面连通。沿着向上和向下的竖直方向密封和封闭狭缝40的上带30和下带32,安装在缸筒22的狭缝40上。上带30由例如具有板状形式的金属材料形成。下带由例如树脂材料形成。一对磁性构件44(例如,永磁体)安装在沿着轴向方向在狭缝40的两侧延伸的安装沟槽42中。上带30被由磁性构件44产生的磁力吸附,由此沿着其上部将狭缝40封闭。上带30和下带32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在端块26a、26b上,端块26a、26b分别连接在缸筒22的两端(参见图2)。沿着轴向方向延伸的两条旁通通道46a、46b分别形成在缸筒22的孔腔部分38附近。允许压力流体从其中流过的集流管道(未示出)与旁通管道46a、46b连接。另一方面,在缸筒12的两个侧面上形成有沿着轴向方向延伸的一对或多对传感器安装沟槽40。位置检测传感器(未示出)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沟槽48中,以便如后面所述检测活塞52a、52b的移动位置。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气缸装置(20)的位移差吸收机构(28),该气缸装置包括气缸主体(22)和封闭沿着轴向方向延伸的狭缝(40)的带(30,32),并且其中,活塞(52a,52b)在从压力流体入口/出口端口(122,124)提供的压力流体的作用下可以沿着轴向方向移动,所述位移差吸收机构包括:    移动构件(24,308),所述移动构件(24,308)可以沿着所述气缸主体(22)在轴向方向上移动;    与所述活塞(52a,52b)连接的移动传递构件(62),所述移动传递构件(62)将所述活塞(52a,52b)的移动传递给所述移动构件(24,308);以及    设在所述移动构件(24,308)和所述移动传递构件(62)之间的位移差吸收构件(70,72,302),所述位移差吸收构件(70,72,302)具有与所述移动构件(24)的移动方向基本上垂直地设置的垂直表面(150a,150b)、以及具有以竖直线(L)为中心的恒定半径的弯曲表面(138a,138b,306a,306b),    其中,所述位移差吸收构件(70,72,302)被布置成所述垂直表面(150a,150b)装配在所述移动构件(24,308)和所述移动传递构件(62)中的一个上,并且所述弯曲表面(138a,138b,306a,306b)装配在所述移动构件(24,308)和所述移动传递构件(62)中的另一个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濑彻也饭田和启
申请(专利权)人:SM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