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顶蒙低位作业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975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顶蒙低位作业工装,包括:支撑主体,包括支撑架,其中,所述支撑主体放置在凹坑中,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两侧均固设有用于支撑顶盖骨架的支撑梁;以及夹紧装置,用于将所述顶盖骨架夹紧于所述支撑主体上,其中,所述顶盖骨架在支撑主体上夹紧后,所述顶盖骨架的焊接部位与水平地面的相对高度差处于1.4~1.6m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顶盖骨架低位焊接边部顶盖蒙皮,避免员工站在高处来进行客车顶盖骨架两侧边缘处的顶盖蒙皮的焊接,不仅降低了员工的操作难度,还杜绝了员工从高处摔下的安全隐患。

A Kind of Work Tool for Bus Top Covering and Lower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顶蒙低位作业工装
本技术涉及客车顶蒙生产制作的辅助设施
,尤其是涉及一种客车顶蒙低位作业工装。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客车制造业发展迅速,客车产品的造型、结构、品种及档次等都有了长足进步,但在生产制作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客车顶盖蒙皮的制作就是其中之一。在客车制造过程中,需要将客车车顶蒙皮与顶盖骨架通过电阻点焊的方式焊接在一起。目前,大多数生产形式是用自动焊接设备在顶盖骨架上完成中部顶盖蒙皮的自动焊接,而对于顶盖骨架两侧边缘处顶盖蒙皮的焊接则是通过人工来进行(受制于顶盖骨架两侧边部的弧度要求以及不规则性)。现阶段顶盖骨架两侧边缘处顶盖蒙皮的焊接是在顶盖骨架与车身骨架安装配合后进行的,这样一来由于客车车身的高度,焊接人员通常需要站在具有一定高度的架子上才能进行焊接工作,不仅增加了操作难度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归根结底这是因为缺少一种能够用于顶盖骨架低位焊接边部顶盖蒙皮的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顶蒙低位作业工装,以避免员工站在高处来进行客车顶盖骨架两侧边缘处的顶盖蒙皮的焊接。为此,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车顶蒙低位作业工装包括:支撑主体,包括支撑架,其中,所述支撑主体放置在凹坑中,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两侧均固设有用于支撑顶盖骨架的支撑梁;以及夹紧装置,用于将所述顶盖骨架夹紧于所述支撑主体上,其中,所述顶盖骨架在支撑主体上夹紧后,所述顶盖骨架的焊接部位与水平地面的相对高度差处于1.4~1.6m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夹紧装置设有四个,分别位于支撑主体的支撑顶盖骨架部分的四个拐角处。进一步地,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具本体和锁紧压头,其中,所述夹具本体呈C形,所述锁紧压头竖直设置并螺纹连接于C形夹具本体的顶部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主体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支撑主体和第二支撑主体,所述第一支撑主体和第二支撑主体二者之间设有供员工穿行的间距。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主体的长度长于第二支撑主体。进一步地,所述凹坑的宽度介于支撑主体和顶盖骨架二者宽度之间,所述凹坑的底面到顶盖骨架的距离处于1.8~2.0m之间。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顶盖骨架夹紧固定于本工装上后,所述顶盖骨架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处于1.4~1.6m之间,从而能够实现顶盖骨架低位焊接边部顶盖蒙皮,避免员工站在高处来进行客车顶盖骨架两侧边缘处的顶盖蒙皮的焊接,不仅降低了员工的操作难度,还杜绝了员工从高处摔下的安全隐患;(2)本技术中的支撑主体设置为前、后两部分,并且两部分支撑主体之间设有供员工穿行的间距,以更好的适应不同车型(车身长度不同)使用,对于一些车身长度较小的车型只需使用其中一部分支撑主体即可,便于员工进行边部顶盖蒙皮的焊接工作;(3)本工装的放置区域内设有凹坑,本工装的支撑主体放置在所述凹坑中,即将所述支撑主体下沉入地表以下,这样一来,不管是焊接边部顶盖蒙皮还是进行打孔、螺栓焊接作业,员工都能拥有舒适的作业高度。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客车顶蒙低位作业工装在夹紧固定顶盖骨架时的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向视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客车顶蒙低位作业工装中的支撑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客车顶蒙低位作业工装中的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主体;1a、第一支撑主体;1b、第二支撑主体;11、支撑架;12、支撑梁;2、夹紧装置;21、夹具本体;22、锁紧压头;3、顶盖骨架;100、凹坑。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客车顶蒙低位作业工装包括支撑主体1和夹紧装置2。所述支撑主体1包括支撑架11和两个支撑梁12,两个所述支撑梁12分别固设于支撑架11的顶部两侧处,两个所述支撑梁12用来支承放置顶盖骨架3,两个所述支撑梁12的长度方向均沿着支撑架1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夹紧装置2用于将所述顶盖骨架3紧固于所述支撑主体1上,其中,所述顶盖骨架3在支撑主体1上夹紧后,所述顶盖骨架3的焊接部位与水平地表面的相对高度差处于1.4~1.6m之间,以使得员工在焊接边部顶盖蒙皮时能够拥有舒适的作业高度。具体地,本技术中的所述夹紧装置2设有四个,分别位于支撑主体1的支撑顶盖骨架3部分的四个拐角处,布置合理、简单实用。通过本技术的使用,顶盖骨架夹紧固定于本工装上后,所述顶盖骨架距离水平地表面的高度处于1.4~1.6m之间,从而能够实现顶盖骨架低位焊接边部顶盖蒙皮,避免员工站在高处来进行客车顶盖骨架两侧边缘处的顶盖蒙皮的焊接,不仅降低了员工的操作难度,还杜绝了员工从高处摔下的安全隐患。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以及图4所示,所述夹紧装置2包括夹具本体21和锁紧压头22,其中,所述夹具本体21呈C形,所述锁紧压头22竖直设置,所述锁紧压头22穿过C形夹具本体21的顶部并与其螺纹连接,通过转动所述锁紧压头22实现顶盖骨架3的夹紧,所述锁紧压头22的顶部设有便于其转动的转把。本实施例中,所述夹紧装置2在用于夹紧顶盖骨架3时,所述夹紧装置2斜向布置即所述C形夹具本体21处于支撑主体1的侧面与顶盖骨架3的端面之间。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夹紧装置2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成本低的特点。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支撑主体1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支撑主体1a和第二支撑主体1b,所述第二支撑主体1b并列设置于第一支撑主体1a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一支撑主体1a和第二支撑主体1b二者之间设有供员工穿行的间距。本实施例中的支撑主体设置为前、后两部分,并且两部分支撑主体之间设有供员工穿行的间距,以更好的适应不同车型(车身长度不同)使用,对于一些车身长度较小的车型只需使用其中一部分支撑主体即可,员工不用绕过整个支撑主体来进行边部顶盖蒙皮的焊接工作,设计简单、方便实用。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生产中车身长度的规格种类,将第一支撑主体1a和第二支撑主体1b的长度设计的不一样,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撑主体1a的长度长于第二支撑主体1b,所述第一支撑主体1a用于一些车身较长的车型,所述第二支撑主体1b用于一些车身短的车型,对于车身很长的车型第一支撑主体1a和第二支撑主体1b一起使用即可。实际生产中所述顶盖骨架3上除了需要焊接顶盖蒙皮外,还需在其底部进行打孔、焊接螺栓等工序,为此,如图1、2所示,本工装的放置区域内设有凹坑100,所述支撑主体1固定放置在所述凹坑100中,所述凹坑100的宽度介于支撑主体1和顶盖骨架3二者宽度之间,所述凹坑100的底面到顶盖骨架3的距离处于1.8~2.0m之间。考虑到顶盖骨架夹紧固定在本工装上后,所述顶盖骨架的高度过高不方便其边部焊接顶盖蒙皮,高度过低则不方便其底部打孔、螺栓焊接等作业,因此,本工装的放置区域内设有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顶蒙低位作业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主体(1),包括支撑架(11),其中,所述支撑主体(1)放置在凹坑(100)中,所述支撑架(11)的顶部两侧均固设有用于支撑顶盖骨架(3)的支撑梁(12);以及夹紧装置(2),用于将所述顶盖骨架(3)夹紧于所述支撑主体(1)上,其中,所述顶盖骨架(3)在支撑主体(1)上夹紧后,所述顶盖骨架(3)的焊接部位与水平地面的相对高度差处于1.4~1.6m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顶蒙低位作业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主体(1),包括支撑架(11),其中,所述支撑主体(1)放置在凹坑(100)中,所述支撑架(11)的顶部两侧均固设有用于支撑顶盖骨架(3)的支撑梁(12);以及夹紧装置(2),用于将所述顶盖骨架(3)夹紧于所述支撑主体(1)上,其中,所述顶盖骨架(3)在支撑主体(1)上夹紧后,所述顶盖骨架(3)的焊接部位与水平地面的相对高度差处于1.4~1.6m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顶蒙低位作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2)设有四个,分别位于支撑主体(1)的支撑顶盖骨架(3)部分的四个拐角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顶蒙低位作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2)包括夹具本体(21)和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照耿定权陈飞陈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