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桑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桑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工艺。
技术介绍
桑黄(Phellinusigniarius)属担子菌亚门,层孔菌纲,锈革孔菌科,针层孔菌属。桑黄菌提取物在抑制癌细胞转移和防止癌症手术后复发等的临床应用中具有显著效果,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治癌药剂中有效率最高的一种药用真菌。由于受生理状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造成桑黄在自然界中形成子实体稀少,特别是形成可用子实体需要多年。而且人工栽培极其困难,培养条件苛刻,且生长周期长达3-4年,难以满足日益膨胀的市场需要。液体发酵法生产桑黄有效成分由于生产周期短、劳动力省以及受外部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液体深层培养过程中,菌丝细胞能在反应器中(发酵罐或大三角瓶)处于最适温度、最适酸碱度,最适碳、氮比等条件下生长,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代谢废气又能及时排放,因此新陈代谢旺盛,菌丝生长迅速,在短时问内就可以获得大量菌丝体,具有生产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同时,还会在发酵液中产生多糖、生物碱、萜类化合物、甾醇、甙类、酚类、酶、核酸、氨基酸、维生素、植物激素及具有抗生素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桑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桑黄菌种活化;(2)制备桑黄种子悬液;(3)一级发酵培养:将步骤(2)所得的桑黄种子悬液接种于含有发酵培养基的三角瓶中进行扩大培养,得一级液体菌种;(4)二级发酵培养:将步骤(3)所得的一级液体菌种接种于含有发酵培养基的三角瓶中进行再次扩大培养,得二级液体菌种;(5)发酵罐培养:在5L的发酵罐中加入2‑3L的发酵培养基以及占发酵培养基体积3%‑5%的桦褐孔菌发酵液,之后将步骤(4)所得的二级液体菌种转接入发酵罐中,接种量为10%‑15%,在通气量为1:0.5‑1.5vvm,温度为25‑30℃,罐压为0.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桑黄菌种活化;(2)制备桑黄种子悬液;(3)一级发酵培养:将步骤(2)所得的桑黄种子悬液接种于含有发酵培养基的三角瓶中进行扩大培养,得一级液体菌种;(4)二级发酵培养:将步骤(3)所得的一级液体菌种接种于含有发酵培养基的三角瓶中进行再次扩大培养,得二级液体菌种;(5)发酵罐培养:在5L的发酵罐中加入2-3L的发酵培养基以及占发酵培养基体积3%-5%的桦褐孔菌发酵液,之后将步骤(4)所得的二级液体菌种转接入发酵罐中,接种量为10%-15%,在通气量为1:0.5-1.5vvm,温度为25-30℃,罐压为0.02-0.04MPa下发酵培养5-7天,得桑黄液体发酵产物;其中,所述发酵培养基为溶液A与榆树皮提取液按体积比为10-15:1混合后,调节pH值为5.8-6.0,再经121-122℃,湿热灭菌10-20min后,所得的混合液;所述溶液A为双孢蘑菇罐藏加工废水经离心、浓缩后,所得的溶液;所述桦褐孔菌发酵液为利用溶液A对桦褐孔菌进行发酵培养后,经过滤、灭菌、浓缩所得的发酵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A的制备方法为:a.收集双孢蘑菇罐藏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b.将收集来的双孢蘑菇罐藏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进行离心,取上清液;离心时,离心机的转速控制在11500-12500rpm之间,离心温度为20-25℃,离心时间为15-20min;c.将所得的上清液利用降膜蒸发器,降膜蒸发浓缩,浓缩至溶液折光率达到15%-20%,得溶液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榆树皮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1)酶解:将榆树皮粉碎成粉末后,倒入酶解罐中,同时向酶解罐中加入水、pH为7.0-7.2磷酸盐缓冲溶液,搅拌5-7min,其中,榆树皮与水的料液比为1:2-1:3g/mL,水与磷酸盐缓冲溶液的体积比为10:1-12:1;之后,再向酶解罐中依次加入占榆树皮重量的0.1%-0.3%的果胶酶、占榆树皮重量的0.3%-0.5%的纤维素酶、占榆树皮重量的0.2%-0.4%的半纤维素酶,控制酶解罐温度在45-55℃,搅拌反应2-3h,之后将温度升至90-100℃,加热20-30min,再降温至室温,过滤,收集滤液B;2)离心分离:步骤1)所得的滤液B放入离心机中离心,收集上清液;其中,离心时,离心机的转速控制在11500-12500rpm之间,离心温度为15-25℃,离...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