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M真菌菌剂及其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33263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8:07
本申请提供一种AM真菌菌剂及其应用方法,涉及矿山修复技术领域。一种AM真菌菌剂,包括AM真菌培养基和宿主植物根系,AM真菌培养基包括菌种培养基和AM真菌,菌种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沸石20~50份,蛭石5~30份,河沙5~30份,保水剂2~5份。上述AM真菌菌剂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种植坑内依次加入矿山基质改良剂、矿山土壤和AM真菌菌剂;S2将苗木移栽至种植坑内,再次加入矿山土壤,并进行AM真菌浸染种植。本申请可以保证扩繁菌种在半干旱矿区的适应性,有效提高菌剂使用后菌种的活性及产孢量;同时,可以显著改善矿区土地的养分及水分状况,提高植被的生物量,加快矿区植被的恢复速率与质量。

An AM Fungal Agent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M真菌菌剂及其应用方法
本申请涉及矿山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AM真菌菌剂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其粗放式过度开发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沙尘天气、水土流失,并引发滑坡、塌方等自然地质灾害,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甚至崩溃,严重威胁周围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生态安全。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矿区生态系统迫在眉睫。植被恢复是矿山生态修复的重要环节,植被恢复不仅对废弃地起着构建初始植被的作用,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养分状况和微生物环境,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恢复。矿区土壤大部分受到扰动,遭受机械挖掘或搬运的破坏,其物理、化学和生物活性较差,且其土壤结构遭受破坏,土地肥力差,水分不足,丧失生产力,其生物、微生物生长环境急剧恶化,植被难以成活或者成活之后难以郁闭成林。AM真菌作为一种可以与植物根系建立共生关系的菌种,能够帮助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特别是磷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增强植物抗病、抗逆、抗旱性,减少氮磷的流失,提高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抵御能力;AM真菌在矿山修复领域,应用潜力巨大。目前公开的关于AM真菌扩繁及应用的方法大多并非针对矿区。申请号为CN00132468.3,名称为“以玻璃珠为培养基质的丛枝菌根真菌的培养”的专利申请文件,提供了一种特定的培养装置及培养介质;申请号为CN02159722.7,名称为“生产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方法”的专利申请文件,将多种宿主植物混播混作在混合的培养基质上来生产AM真菌等;申请号为CN201610990849.7,名称为“一种煤矿区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扩繁方法”的专利申请文件,主要是在培养基质中加入了风化煤,基质易得。但是,这些培养AM真菌的方法无法保证真菌在矿区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作用,且更适合单一类型矿区的应用,应用范围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M真菌菌剂及其应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一种AM真菌菌剂,包括AM真菌培养基和宿主植物根系,AM真菌培养基包括菌种培养基和AM真菌,菌种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沸石20~50份,蛭石5~30份,河沙5~30份,保水剂2~5份。进一步地,宿主植物根系包括玉米、高粱、苜蓿、白车轴草、三叶草、车前中任意两种或三种的根系。进一步地,AM真菌为根内根孢囊霉。进一步地,保水剂包括无机保水剂钠基膨润土、有机保水剂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钾、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和复合型保水剂中的任意一种。一种上述AM真菌菌剂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种植坑内依次加入矿山基质改良剂、矿山土壤和AM真菌菌剂;S2.将苗木移栽至种植坑内,再次加入矿山土壤,并进行AM真菌浸染种植。进一步地,步骤S1中的矿山基质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保水剂5~10份,膨润土15~40份,煤渣20~40份,动物粪便15~30份。进一步地,保水剂包括无机保水剂钠基膨润土、有机保水剂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钾、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和复合型保水剂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动物粪便包括猪粪、牛粪、羊粪、鸡粪、鸭粪、鹅粪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包括:在种植坑内加入矿山基质改良剂至种植坑深度的1/10~1/6;在种植坑内加入矿山土壤,其中,矿山土壤的加入量与所述矿山基质改良剂的加入量相同;在种植坑内撒入AM真菌菌剂,其中,所述矿山基质改良剂、矿山土壤及AM真菌菌剂的总高度至种植坑深度的1/3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保证了扩繁菌种在半干旱矿区的适应性,可以有效提高菌剂使用后菌种的活性及产孢量;2.加入矿山基质改良剂并接种AM真菌后可以显著改善矿区土地的养分及水分状况,提高植被的生物量,加快矿区植被的恢复速率与质量;3.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矿区,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AM真菌菌剂应用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是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本申请中的AM真菌,是一类土壤真菌,能够与80%以上的陆地植物根系建立共生关系,形成丛枝菌根,AM真菌在与植物形成菌根之后,可以促进根系对土壤矿质营养的吸收、改善植株的水分代谢状况、提高植株对重金属胁迫的抗/耐性、增强植株的抗病性等。本申请中的沸石,是沸石族矿物的总称,是一种含水的碱或碱土金属铝硅酸盐矿物,沸石具有离子交换性、吸附分离性、催化性、稳定性、化学反应性、可逆的脱水性、电导性等。本申请中的蛭石,是一种天然、无机,无毒的矿物质,在高温作用下会膨胀的矿物,属于硅酸盐。本申请中的河沙,是天然石在自然状态下,经水的作用力长时间反复冲撞、摩擦产生的,其成份较为复杂、表面有一定光滑性,杂质含量多的非金属矿石。本申请中的保水剂,使用的是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吸水能力特别强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无毒无害,反复释水、吸水,因此农业上人们把它比喻为"微型水库"。同时,它还能吸收肥料、农药、并缓慢释放,增加肥效、药效。本申请中的玉米,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本申请中的高粱,是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喜光,并有一定的耐高温特性。本申请中的苜蓿,是苜蓿属植物的通称,俗称金花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苜蓿种类繁多,多是野生的草本植物,似三叶草,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本申请中的白车轴草,又名白三叶、白花三叶草、白三草、车轴草、荷兰翘摇等,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广,抗热抗寒性强,可在酸性土壤中旺盛生长,也可在砂质土中生长,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白车轴草的主根和侧根上着生有大量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种植过程中不需施用氮肥,只需施些磷钾肥,以使枝叶繁茂。本申请中的三叶草,是多种拥有三出指状复叶的草本植物的通称,主要包括三类:豆科的车轴草属和苜蓿属、酢浆草科的酢浆草属中的某些种类。三叶草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有利培肥地力,能降低夏季土壤温度,稳定果园空气湿度,利于夏季果树生长,三叶草还能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由于三叶草良好的覆盖作用,可以有效避免雨水对土壤的冲涮和沉积作用,保持土壤结构良好,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果树根系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各种肥料的分解和有害物质的降解。本申请中的车前,为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车前草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温暖、潮湿、向阳、沙质沃土上能生长良好。本申请中的膨润土,是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非金属矿产。膨润土可分为钠基膨润土(碱性土)、钙基膨润土(碱土性土)、天然漂白土(酸性土或酸性白土),其中钙基膨润土又包括钙钠基和钙镁基等。膨润土具有强的吸湿性和膨胀性,可吸附8~15倍于自身体积的水量,体积膨胀可达数倍至30倍;在水介质中能分散成胶凝状和悬浮状,这种介质溶液具有一定的黏滞性、触变性和润滑性;有较强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对各种气体、液体、有机物质有一定的吸附能力,最大吸附量可达5倍于自身的重量;它与水、泥或细沙的掺和物具有可塑性和黏结性;具有表面活性的酸性漂白土能吸附有色离子。本申请中的煤渣,是工业固体废物的一种,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等。本申请中的动物粪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M真菌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AM真菌培养基和宿主植物根系,所述AM真菌培养基包括菌种培养基和AM真菌,所述菌种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沸石20~50份,蛭石5~30份,河沙5~30份,保水剂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M真菌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AM真菌培养基和宿主植物根系,所述AM真菌培养基包括菌种培养基和AM真菌,所述菌种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沸石20~50份,蛭石5~30份,河沙5~30份,保水剂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M真菌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植物根系包括玉米、高粱、苜蓿、白车轴草、三叶草、车前中任意两种或三种的根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M真菌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M真菌为根内根孢囊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M真菌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剂包括无机保水剂钠基膨润土、有机保水剂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钾、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和复合型保水剂中的任意一种。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AM真菌菌剂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种植坑内依次加入矿山基质改良剂、矿山土壤和AM真菌菌剂;S2.将苗木移栽至种植坑内,再次加入矿山土壤,并进行AM真菌浸染种植。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君王勇张瑾董志新苏贞峰
申请(专利权)人: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亿利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