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生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182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3
本申请提供一种植生毯,包括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所述第一、二纤维层呈网状结构,所述第一、二纤维层之间为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基质和植物种子混合形成。第一纤维层呈网状结构,便于植物种子萌发后,植物子叶能够从第一纤维层的网孔伸出,所述第二纤维层呈网状结构,确保植物能够透过网孔扎根岸坡后与岸坡土壤融为一体,中间层由上下两层网格状第一、二纤维层直接包覆,不仅提高了整个植生毯的抗拉伸性能,而且植生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降低了修复生态环境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生毯
本申请涉及生态环保治理领域,具体为一种植生毯。
技术介绍
公路和铁路等交通道路的建造、矿山的开挖,以及半山别墅的开发等,会对山体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裸露的边坡,破坏原有地表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环境问题。高速公路边坡绿化、山体边坡加固处理、河道边坡和人工湖边坡防护等领域护坡大多采用钢筋水泥结构,不利于生态的修复。对公路边坡、山体边坡、河道边坡、人工湖边坡和矿山等治理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和防护,是维持边坡结构稳定、生态稳定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目前边坡生态修复常采用的方法包括:栽植绿化植物、挂网喷覆客土、挖沟植草和土工格室植草。栽植绿化植物存在着见效慢,成本高,养护费用高,对坡面的生长条件要求高等问题,如对于石质边坡或边坡生长环境极其恶劣的地方,很难直接采用栽植植物的方法改善边坡环境。喷覆客土需要耗费大量农田种植用土,并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土壤质量重,会加重边坡及支架负荷;喷播的附着率和发芽率不稳定,养护成本高。土工格室通常是塑料材质,难以降解,且坡面的适应性较差。植生毯是实现岸坡植被快速恢复,滨岸带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然而,目前的植生毯难以供植物稳定生长以及抗拉性低,难以满足边坡生态修复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植物稳定生长且抗拉伸性好的植生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植生毯,包括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所述第一、二纤维层呈网状结构,所述第一、二纤维层之间为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基质和植物种子混合形成。可选地,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或第二纤维层的材质为椰纤维。可选地,所述第一纤维层的网孔面积为6~12cm2,所述第二纤维层的网孔面积为0.5~3cm2。可选地,所述第一纤维层的网孔面积为8~10cm2,所述第二纤维层的网孔面积为1~2cm2。可选地,所述基质包括椰丝纤维和腐殖土,所述椰丝纤维、腐殖土和植物种子混合形成砖状单元,若干所述砖状单元拼合构成中间层。可选地,所述第一、二纤维层以及中间层通过U型钉连接成一体式结构。可选地,所述U型钉的钉脚内侧设置有止回爪。可选地,所述第一、二纤维层以及中间层形成的叠合层的每平方米的四个角部设置有U型钉。可选地,所述第一纤维层的厚度为0.5~1cm,所述第二纤维层的厚度为0.3~0.5cm。可选地,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2~5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效果为:本申请中第一纤维层呈网状结构,便于植物种子萌发后,植物子叶能够从第一纤维层的网孔伸出,所述第二纤维层呈网状结构,确保植物能够透过网孔扎根岸坡后与岸坡土壤融为一体,中间层由上下两层网格状第一、二纤维层直接包覆,不仅提高了整个植生毯的抗拉伸性能,而且本申请的植生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降低了修复生态环境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的植生毯的剖视图;图2为本申请的植生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的U型钉第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图4示出本申请U型钉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正视图。附图标记中,10-第一纤维层;20-第二纤维层;30-中间层,31-砖状单元;40-U型钉,41-止回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参见图1和2所示,一种植生毯,包括第一纤维层10和第二纤维层20,所述第一、二纤维层10、20呈网状结构,所述第一、二纤维层10、20之间为中间层30,所述中间层30为基质和植物种子混合形成。将植生毯卷绕成卷轴状,在诸如公路边坡、山体边坡、河道边坡等治理区域,直接将卷轴沿边坡平铺开来,将植生毯与边坡固定完成植生毯的铺设。本申请中第一纤维层10呈网状结构,便于植物种子萌发后,植物子叶能够从第一纤维层10的网孔伸出,所述第二纤维层20呈网状结构,确保植物能够透过网孔扎根岸坡后与岸坡土壤融为一体,中间层30由上下两层网格状第一、二纤维层10、20直接包覆,不仅提高了整个植生毯的抗拉伸性能,而且本申请的植生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降低了修复生态环境的成本。本申请的植生毯应用于基质条件较差的边坡修护时,可以改善边坡条件,为植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使得植被生存条件较差的岸坡也能够实现植被快速覆盖,大大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节省了工期。本申请的植生毯应用于河/湖滨岸带生态建设时,强化了滨岸带对陆域面源污染的拦截、调蓄、净化和缓冲能力,同时可以通过挺水植物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水体的净化作用。所述中间层30中的植物种子可根据实施例环境气候条件及对景观的要求等选择适生的植物种,既可选择固土效果较好的深根系物种,也可选择净水效果较好的挺水植物,同时可根据实际的水体中主要污染物有针对性的选择去除污染物效果较好的物种。所述第一纤维层10和/或第二纤维层20的材质为椰纤维。优选地,第一纤维层10和第二纤维层20的材质均为椰纤维,第一纤维层10和第二纤维层20均为椰纤维材质的细绳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第一、二纤维层10、20为天然可降解材料,避免了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同时椰纤维材质的细绳编制而成的椰纤维网大大增加了植生毯的抗拉性能,可保证植物存活且扎根岸坡后与岸坡土壤融为一体。本申请的植生毯铺设后,第一纤维层10和第二纤维层20的材质均为椰纤维,椰纤植被毯产品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湿度和温度,积聚腐殖质,提高土壤的墒情以及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所述第一纤维层10的网孔面积为6~12cm2,所述第二纤维层20的网孔面积为0.5~3cm2。第一纤维层10的网孔面积为6~12cm2,避免阻碍植物的正常生长,确保植物能够顺利地生长。通过将所述第二纤维层20的网孔面积为0.5~3cm2,也就是第二纤维层20的网孔比第一纤维网10更加致密,这样在确保植物根系能够伸出的同时,不仅确保第一纤维网10的强度,提高第一纤维网10的承载能力,而且避免中间层30遇水成块脱出植生毯,确保中间层30的基质能够稳定的保持在第一、二纤维层10、20之间,使得植物能够快速生长,提高护岸固土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纤维层10的网孔面积为8~10cm2,所述第二纤维层20的网孔面积为1~2cm2。第一纤维层10的网孔可以为圆形网孔、方形网孔或菱形网孔,所述第一纤维层10的网孔面积可以为9cm2,所述第二纤维层20的网孔面积可以为1cm2。所述第一纤维层10的网孔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生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纤维层(10)和第二纤维层(20),所述第一、二纤维层(10、20)呈网状结构,所述第一、二纤维层(10、20)之间为中间层(30),所述中间层(30)为基质和植物种子混合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生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纤维层(10)和第二纤维层(20),所述第一、二纤维层(10、20)呈网状结构,所述第一、二纤维层(10、20)之间为中间层(30),所述中间层(30)为基质和植物种子混合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层(10)和/或第二纤维层(20)的材质为椰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生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层(10)的网孔面积为6~12cm2,所述第二纤维层(20)的网孔面积为0.5~3cm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生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层(10)的网孔面积为8~10cm2,所述第二纤维层(20)的网孔面积为1~2c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包括椰丝纤维和腐殖土,所述椰丝纤维、腐殖土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美婷肖羽堂姜秀光刘珮刘芳
申请(专利权)人: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亿利水生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