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黑曲霉A-T1菌株及用此的天然抗菌物质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9311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黑曲霉A‑T1菌株及用此的天然抗菌物质的制造方法,具体是,具有将源自植物的黄酮类(Flavonoids)经过水解后生物转化为抗菌性酚酸类(Phenolic acids)化合物的功效的新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A‑T1菌株(寄存编号KCCM 12147P))和,利用所述A‑T1菌株制造天然抗菌物质,优选地,生成制造酚酸系列的间苯三酚羧酸(Phloroglucinol carboxylic acid)和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和没食子酸(Gallic acid)的方法。

New Aspergillus niger strain A-T1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natural antimicrobial substances using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黑曲霉A-T1菌株及用此的天然抗菌物质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T1菌株及用此的天然抗菌物质的制造方法,具体是,具有将源自植物的黄酮类(Flavonoids)经过水解生物转化为抗菌性酚酸类(Phenolicacids)化合物的功效的新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T1菌株(寄存编号KCCM12147P))和,利用所述A-T1菌株制造天然抗菌物质,优选地,生成制造酚酸系列的间苯三酚羧酸(Phloroglucinolcarboxylicacid)和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和没食子酸(Gallicacid)的方法。
技术介绍
抗生素对治疗人类疾病的影响极大,但目前因发生人体内抗生素残留和耐性问题以及用现有抗生素无法治疗的不治之症等问题,具有新作用机制的天然抗菌物质方面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活跃。所述天然抗菌物质是传统药用植物的二次代谢物质,包括皂苷、鞣酸、单宁酸、烷基酚、生物碱苷、类黄酮、倍半萜内脂(Susquiterpeneslactones)、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佛波醇酯(Phorbolesters)等(JournalofAppliedPharmaceuticalScience(应用药学杂志)01(06);2011,16-20)。其中萜类化合物(Flavonoids)是在绿茶等药用植物中大量存在,具有抗菌、抗癌、抗病毒、抗过敏以及抗炎症等活性,据报告基本无毒性。所述萜类化合物是由两个苯基以吡喃环或与其相似结构的三个碳原子为介质结合的结构形成,根据所述的三个碳原子结构分成黄酮、黄酮醇、儿茶素等。所述儿茶素(Catechins)是在黄酮类中属于黄烷-3-醇(flavan-3-ol),抗细菌、抗病毒以及抗真菌等功效突出(CurrentOpinioninBiotechnology2012年9月,23:174~181,www.sciencedirect.com)。所述儿茶素的主要化合物有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59%)、表没食子儿茶素(EGC,19%)、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13.6%)和表儿茶素(EC,6.4%)。如上所述的黄酮系列的化合物,尤其儿茶素化合物如以下[化学式1]所示,通过生物水解被分解成各种酚酸类化合物,进一步具体地,被分解成间苯三酚羧酸(Phloroglucinolcarboxylicacid)和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和没食子酸(Gallicacid)。化学式1所述间苯三酚羧酸又称为2,4,6-三羟基苯甲酸(2,4,6-trihydroxybenzoicacid),抗细菌功效突出,根据报告,对空肠弯曲杆菌(C.jejuni)、大肠肝菌(E.coli)、单增李斯特菌(L.monocytogens)、肠道沙门菌(S.enterica)等具有强大的抑制功效(JournalofFoodProtection,Vol.66,No.10,2003,pp1811~1821)。所述原儿茶酸是又称为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acid),从药理学上具有抗炎症、抗氧化、抗高血症、抗细菌、抗病毒、抗癌、抗衰老、抗动脉症状、抗肿瘤、抗哮喘、抗溃疡、抗痉挛等效果。其中抗细菌作用机制是细菌膜的分解功能,抗病毒作用机制是,在HepG2细腻株中抑制B型肝炎病毒DNA合成并抑制HBsAg和HBeAg的排出(ActaPoloniaePharmaceutica-DrugResearch(波兰Acta制药-药物研究),Vol.72No.4pp-643~650,2015)。最后所述没食子酸是也称为3,4,5-三羟基苯甲酸(3,4,5-trihydroxybenzoicacid),在各种植物体中以植物化学物质(phytochemicals)形式存在,不仅用于人体的收敛和止血,还具有抗新生肿瘤和抑菌活性,具有抗黑色素、抗氧化和抗癌活性(Molecules2010,15,7985~8005)。所述没食子酸是在3~12ppm的浓度中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具有抗菌功效(美国科学通讯,2012;8(2),www.americanscience.org)。另外现有的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4-0068351号(2014年06月09日)中介绍了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转化成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生物转化能力的禾本红酵母(Rhodotorulagraminis)JAG-12[寄存编号:KFCC11539P]和用此的绿茶提取物发酵物的制造方法。利用所述JAG-12菌株,可以制造出苦味减少,口味增进的发酵绿茶,进一步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有效生产出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1-0096648号(2011年8月31日)介绍了一种将判断为微生物发酵茶的发酵菌株的几种菌株中作为优势种的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菌株的培养液接种到绿茶后,在恒温恒湿器(30℃,80%)中发酵,进而具有与传统制造的发酵茶相似的品质且缩短发酵时间的微生物发酵茶的制造方法。先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4-0068351号(2014年06月09日);(专利文献2)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1-0096648号(2011年8月31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CurrentOpinioninBiotechnology(生物技术当前述评)2012年9月,23:174~181.(非专利文献2)Molecules(分子学)2010,15,7985~8005.(非专利文献3)JournalofFoodProtection(食品防护杂志),Vol.66,No.10,2003,pp1811~1821.(非专利文献4)JournalofAmericanScience(美国科学通讯),2012;8(2)。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源自植物的黄酮类经过生物水解转化为抗菌性酚酸类(Phenolicacids)化合物的新微生物菌株。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从源自植物的黄酮类制造天然抗菌物质的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具有将源自植物的黄酮类(Flavonoids)经过水解后生物转化为抗菌性酚酸类(Phenolicacids)化合物的功效新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T1菌株。所述黑曲霉A-T1菌株(AspergillusnigerA-T1)于2017年11月06日寄存到(社)韩国种菌协会(KCCM),保藏地址为韩国首尔西大门区弘济内2号街支路儒林大厦45楼;寄存编号为KCCM12147P。本专利技术提供天然抗菌物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利用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T1菌株(寄存编号KCCM12147P)将源自植物的黄酮类(Flavonoids)经过生物水解获取抗菌性酚酸类(Phenolicacids)化合物的工艺。本专利技术提供农水畜产用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是,包括:利用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T1菌株(寄存编号KCCM12147P)生产的天然抗菌物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黑曲霉A‑T1菌株,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源自植物黄酮类经过水解后生物转化为抗菌性酚酸类化合物的功效。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21 KR 10-2018-00324381.一种新黑曲霉A-T1菌株,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源自植物黄酮类经过水解后生物转化为抗菌性酚酸类化合物的功效。2.一种天然抗菌物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黑曲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黃敎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考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