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车载手机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90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隐藏式车载手机安装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架底座、手机固定装置,在不使用时,手机固定装置等所有结构能够转动到支架底座内收拢,避免占用汽车内部空间,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通过手机固定装置与支架底座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手机固定装置的转动,利用压簧、拉簧、左压块、右压块、活动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有效夹紧手机,避免手机因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震动而松落;通过下压盖与面板之间的转动连接,可以根据需要将手机横置或竖置,灵活性高。

A Hidden Mounting Bracket for Vehicle Mobile Ph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车载手机安装支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藏式车载手机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手机,被广泛认可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后的“第五媒体”,拥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里,手机正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并且功能越来越强大,人们的出行驾驶过程也离不开手机。为了方便在驾车过程中使用手机,人们会在汽车仪表板上设置一手机支架,然后将手机固定在手机支架上,但是现有的手机支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手机固定到手机支架后,手机支架不能将手机稳固的固定夹紧,在汽车震动时,手机容易产生移动,从而从手机支架上掉落;二是手机不能满足手机横屏、竖屏的两种放置需求;三是手机支架安装在仪表台上,不使用时无法将其隐藏起来,从而占用汽车内部空间,并影响驾驶员的视线,不利于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隐藏式车载手机安装支架,具有使用方便、灵活性高、稳固性高的特点。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隐藏式车载手机安装支架,包括支架底座、手机固定装置;支架底座上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柱位于支架底座右侧,第一定位柱上端面中心位置处设有螺纹通孔,第一定位柱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一插块,第一插块围绕螺纹孔中心轴线环形阵列;支架底座上设有手机固定装置;手机固定装置包括面板、外盖板、左压块、右压块、上压盖、下压盖、压簧、拉簧、活动块;外盖板与面板之间插接式连接;面板下端面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与方形槽连通,第一定位槽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一插槽,第一插槽围绕第一螺纹孔中心轴线环形阵列;面板左端面设有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柱上端面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方形槽连通,第二定位柱左端面设有多个第二插块,第二插块围绕第二螺纹孔中心轴线环形阵列;面板左侧设有下压盖,下压盖上端面设有下卡板,下卡板截面为L形,下卡板左端面与下压盖左端面平齐;下压盖右端面设有圆形凸台,圆形凸台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三螺纹孔,第二定位槽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二插槽,第二插槽围绕第三螺纹孔中心轴线环形阵列;下压盖右端面设有沉头通孔,沉头通孔分别位于圆形凸台的前后两侧,沉头通孔设有内螺纹;下压盖左端面设有第一圆形槽,第一圆形槽内设有安装柱,压簧套在安装柱上,压簧一端固定在第一圆形槽内,另一端伸出第一圆形槽;下压盖左侧设有上压盖,上压盖上端面设有上卡板、隔板,上卡板截面为L形,上卡板右端面与上压盖右端面平齐;隔板位于上卡板的前后两侧;上压盖左端面设有压板,压板下端面与上压板下端面平齐;压板上方设有挡柱,挡柱分别位于上压盖的前后两侧,挡柱上设有第四螺纹孔;两个挡柱之间设有压条;压条右端面连有第二插柱;两个第二插柱之间设有第一插柱,第一插柱位于第二插柱上方;挡柱、第一插柱、第二插柱、隔板的右端面平齐;上压盖远离下压盖的一端端面设有沉头圆孔、第二圆孔,第二圆孔位于沉头圆孔下方;沉头圆孔中心轴线与第一插柱中心轴线重合,沉头圆孔内设有内螺纹;第二圆孔穿过压条;挡柱中心轴线与沉头通孔中心轴线对齐,紧固件螺纹连接上压盖与下压盖;第一插柱中心轴线与第一圆孔中心轴线对齐,紧固件螺纹连接上压盖与下压盖;上压盖右端面抵紧下压盖左端面,上卡板右端面抵紧下卡板左端面;上卡板、下卡板、下压盖、隔板之间形成第一放置区,上压盖、下压盖、隔板、压板之间形成第二放置区;两个挡柱之间设有活动板,活动板为对称结构,活动板中心位置处设有活动块,活动块中心轴线与第一圆形槽中心轴线对齐;活动块穿过第二圆孔,活动块与第二圆孔相配合;活动板的前后两端端面分别设有半圆槽;半圆槽与活动块之间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与第二插柱一一对应,第二插柱插入限位孔内;活动板右端面设有第二圆形槽,第二圆形槽中心轴线与活动块中心轴线重合,第二圆形槽内设有压柱;压簧穿出第一圆形槽一端伸入第二圆形槽内;右压块在水平面的投影为L形,右压块一端连有第一卡条,另一端设有挡板;第一卡条与Y方向平行,第一卡条位于右压块上端面,第一卡条上端面连有压片,压片位于第一卡条远离右压块的一端;右压块下部开有第一安装槽;右压块靠近下压盖的一端端面设有第一压簧槽,第一压簧槽位于第一安装槽上方,第一压簧槽内设有第一卡扣;第一卡条靠近上卡板,第一卡条设有压片的一端穿过第一放置区,右压块设有第一卡条的一端穿入第二放置区内,挡柱位于第一安装槽内,活动板前端插入第一安装槽内;左压块在水平面的投影为L形,左压块一端连有第二卡条,另一端设有挡板;第二卡条与Y方向平行,第二卡条位于左压块上端面,第二卡条上端面连有压片,压片位于第一卡条远离右压块的一端;左压块下部开有第二安装槽;左压块靠近下压盖的一端端面设有第二压簧槽,第二压簧槽位于第二安装槽上方,第二压簧槽内设有第二卡扣;第二卡条靠近下卡板,第二卡条设有压片的一端穿过第一放置区,左压块设有第二卡条的一端穿入第二放置区内,挡柱位于第二安装槽内;活动板后端插入第二安装槽内。进一步的,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之间设有拉簧,拉簧两端分别与第一卡扣、第二卡扣连接;进一步的,支架底座包括底板、封板、侧板,底板左端面设有封板,底板上端面设有侧板,侧板分别底板的前后两侧,侧板一端与封板相连,另一端为倾斜面。进一步的,第一插块截面为等腰梯形;第一插槽截面为等腰梯形,第一插槽与第一插块一一对应;第一定位柱插入第一定位槽中,第一插块插入第一插槽中,第一定位柱与第一定位槽相互配合,第一插块与第一插槽相互配合。进一步的,外盖板左端面与底面均开口,外盖板盖于面板上,外盖板内轮廓与面板外轮廓完全重合,外盖板内设有方形凸台;面板右端面设有方形槽,方形凸台插入方形槽内相互配合。进一步的,上压盖、下压盖的长度均为L1,高度均为H1,上卡板、下卡板的长度均为L2,高度均为H2;上压盖上端面与下压盖上端面平齐,上压盖前端面与下压盖前端面平齐,上卡板上端面与下卡板上端面平齐,上卡板前端面与下卡板前端面平齐。进一步的,第二插块截面为等腰梯形;第二插槽截面为等腰梯形,第二插槽与第二插块一一对应;第二定位柱插入第二定位槽中,第二插块插入第二插槽中,第二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槽相互配合,第二插块与第二插槽相互配合,紧固件位于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面板与下压盖。本技术具有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实用性强,在不使用时,手机固定装置等所有结构能够转动到支架底座内收拢,避免占用汽车内部空间,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通过手机固定装置与支架底座之间的球头连接,实现手机固定装置的转动,利用压簧、左压块、右压块、活动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活动块的复位与收拢,从而有效夹紧手机,避免手机因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震动而松落;通过下压盖与面板之间的转动连接,可以根据需要将手机横置或竖置,灵活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支架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手机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外盖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面板结构示意图(1)。图7为本技术面板结构示意图(2)。图8为本技术下盖板结构示意图(1)。图9为本技术下盖板结构示意图(2)。图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藏式车载手机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底座、手机固定装置;支架底座上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柱位于支架底座右侧,第一定位柱上端面中心位置处设有螺纹通孔,第一定位柱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一插块,第一插块围绕螺纹孔中心轴线环形阵列;支架底座上设有手机固定装置;手机固定装置包括面板、外盖板、左压块、右压块、上压盖、下压盖、压簧、拉簧、活动块;外盖板与面板之间插接式连接;面板下端面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与方形槽连通,第一定位槽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一插槽,第一插槽围绕第一螺纹孔中心轴线环形阵列;面板左端面设有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柱上端面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方形槽连通,第二定位柱左端面设有多个第二插块,第二插块围绕第二螺纹孔中心轴线环形阵列;面板左侧设有下压盖,下压盖上端面设有下卡板,下卡板截面为L形,下卡板左端面与下压盖左端面平齐;下压盖右端面设有圆形凸台,圆形凸台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三螺纹孔,第二定位槽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二插槽,第二插槽围绕第三螺纹孔中心轴线环形阵列;下压盖右端面设有沉头通孔,沉头通孔分别位于圆形凸台的前后两侧,沉头通孔设有内螺纹;下压盖左端面设有第一圆形槽,第一圆形槽内设有安装柱,压簧套在安装柱上,压簧一端固定在第一圆形槽内,另一端伸出第一圆形槽;下压盖左侧设有上压盖,上压盖上端面设有上卡板、隔板,上卡板截面为L形,上卡板右端面与上压盖右端面平齐;隔板位于上卡板的前后两侧;上压盖左端面设有压板,压板下端面与上压板下端面平齐;压板上方设有挡柱,挡柱分别位于上压盖的前后两侧,挡柱上设有第四螺纹孔;两个挡柱之间设有压条;压条右端面连有第二插柱;两个第二插柱之间设有第一插柱,第一插柱位于第二插柱上方;挡柱、第一插柱、第二插柱、隔板的右端面平齐;上压盖远离下压盖的一端端面设有沉头圆孔、第二圆孔,第二圆孔位于沉头圆孔下方;沉头圆孔中心轴线与第一插柱中心轴线重合,沉头圆孔内设有内螺纹;第二圆孔穿过压条;挡柱中心轴线与沉头通孔中心轴线对齐,紧固件螺纹连接上压盖与下压盖;第一插柱中心轴线与第一圆孔中心轴线对齐,紧固件螺纹连接上压盖与下压盖;上压盖右端面抵紧下压盖左端面,上卡板右端面抵紧下卡板左端面;上卡板、下卡板、下压盖、隔板之间形成第一放置区,上压盖、下压盖、隔板、压板之间形成第二放置区;两个挡柱之间设有活动板,活动板为对称结构,活动板中心位置处设有活动块,活动块中心轴线与第一圆形槽中心轴线对齐;活动块穿过第二圆孔,活动块与第二圆孔相配合;活动板的前后两端端面分别设有半圆槽;半圆槽与活动块之间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与第二插柱一一对应,第二插柱插入限位孔内;活动板右端面设有第二圆形槽,第二圆形槽中心轴线与活动块中心轴线重合,第二圆形槽内设有压柱;压簧穿出第一圆形槽一端伸入第二圆形槽内;右压块在水平面的投影为L形,右压块一端连有第一卡条,另一端设有挡板;第一卡条与Y方向平行,第一卡条位于右压块上端面,第一卡条上端面连有压片,压片位于第一卡条远离右压块的一端;右压块下部开有第一安装槽;右压块靠近下压盖的一端端面设有第一压簧槽,第一压簧槽位于第一安装槽上方,第一压簧槽内设有第一卡扣;第一卡条靠近上卡板,第一卡条设有压片的一端穿过第一放置区,右压块设有第一卡条的一端穿入第二放置区内,挡柱位于第一安装槽内,活动板前端插入第一安装槽内;左压块在水平面的投影为L形,左压块一端连有第二卡条,另一端设有挡板;第二卡条与Y方向平行,第二卡条位于左压块上端面,第二卡条上端面连有压片,压片位于第一卡条远离右压块的一端;左压块下部开有第二安装槽;左压块靠近下压盖的一端端面设有第二压簧槽,第二压簧槽位于第二安装槽上方,第二压簧槽内设有第二卡扣;第二卡条靠近下卡板,第二卡条设有压片的一端穿过第一放置区,左压块设有第二卡条的一端穿入第二放置区内,挡柱位于第二安装槽内;活动板后端插入第二安装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车载手机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底座、手机固定装置;支架底座上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柱位于支架底座右侧,第一定位柱上端面中心位置处设有螺纹通孔,第一定位柱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一插块,第一插块围绕螺纹孔中心轴线环形阵列;支架底座上设有手机固定装置;手机固定装置包括面板、外盖板、左压块、右压块、上压盖、下压盖、压簧、拉簧、活动块;外盖板与面板之间插接式连接;面板下端面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与方形槽连通,第一定位槽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一插槽,第一插槽围绕第一螺纹孔中心轴线环形阵列;面板左端面设有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柱上端面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方形槽连通,第二定位柱左端面设有多个第二插块,第二插块围绕第二螺纹孔中心轴线环形阵列;面板左侧设有下压盖,下压盖上端面设有下卡板,下卡板截面为L形,下卡板左端面与下压盖左端面平齐;下压盖右端面设有圆形凸台,圆形凸台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三螺纹孔,第二定位槽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二插槽,第二插槽围绕第三螺纹孔中心轴线环形阵列;下压盖右端面设有沉头通孔,沉头通孔分别位于圆形凸台的前后两侧,沉头通孔设有内螺纹;下压盖左端面设有第一圆形槽,第一圆形槽内设有安装柱,压簧套在安装柱上,压簧一端固定在第一圆形槽内,另一端伸出第一圆形槽;下压盖左侧设有上压盖,上压盖上端面设有上卡板、隔板,上卡板截面为L形,上卡板右端面与上压盖右端面平齐;隔板位于上卡板的前后两侧;上压盖左端面设有压板,压板下端面与上压板下端面平齐;压板上方设有挡柱,挡柱分别位于上压盖的前后两侧,挡柱上设有第四螺纹孔;两个挡柱之间设有压条;压条右端面连有第二插柱;两个第二插柱之间设有第一插柱,第一插柱位于第二插柱上方;挡柱、第一插柱、第二插柱、隔板的右端面平齐;上压盖远离下压盖的一端端面设有沉头圆孔、第二圆孔,第二圆孔位于沉头圆孔下方;沉头圆孔中心轴线与第一插柱中心轴线重合,沉头圆孔内设有内螺纹;第二圆孔穿过压条;挡柱中心轴线与沉头通孔中心轴线对齐,紧固件螺纹连接上压盖与下压盖;第一插柱中心轴线与第一圆孔中心轴线对齐,紧固件螺纹连接上压盖与下压盖;上压盖右端面抵紧下压盖左端面,上卡板右端面抵紧下卡板左端面;上卡板、下卡板、下压盖、隔板之间形成第一放置区,上压盖、下压盖、隔板、压板之间形成第二放置区;两个挡柱之间设有活动板,活动板为对称结构,活动板中心位置处设有活动块,活动块中心轴线与第一圆形槽中心轴线对齐;活动块穿过第二圆孔,活动块与第二圆孔相配合;活动板的前后两端端面分别设有半圆槽;半圆槽与活动块之间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与第二插柱一一对应,第二插柱插入限位孔内;活动板右端面设有第二圆形槽,第二圆形槽中心轴线与活动块中心轴线重合,第二圆形槽内设有压柱;压簧穿出第一圆形槽一端伸入第二圆形槽内;右压块在水平面的投影为L形,右压块一端连有第一卡条,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永凌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