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179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加氢精制催化剂是先将含Ni、W的混合溶液A和偏铝酸钠碱性溶液并流进行成胶反应,在该成胶过程中加入有机胺,对所得浆液进行老化;再将含W、Mo、Al组分的混合溶液B与氨水并流加到上述老化后的浆液中进行成胶反应,在该成胶反应过程中选择性加入有机胺,再进行老化,然后经干燥、成型等步骤制成加氢精制催化剂。该催化剂可在柴油馏分超深度加氢脱硫、脱氮反应中应用,具有较高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反应活性,特别是处理高氮高硫含量的柴油原料。

Preparation of a Hydrofining Cataly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体相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原油日趋重质化和劣质化,加之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需要生产大量轻质清洁燃料。开发和使用超低硫甚至无硫汽、柴油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清洁燃料发展的趋势。采用传统的加氢脱硫催化剂通过增加反应苛刻度如提高反应温度、氢分压或是降低反应空速等,也可以实现柴油的深度脱硫甚至超深度脱硫,但反应温度的上升会导致产品颜色的变差和催化剂寿命缩短,而降低空速则意味着处理量的减少。对于现有的加氢装置而言,其设计压力已固定,提高氢分压的幅度是有限的。因此,当前通过采用更高脱硫活性的催化剂是深度脱硫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石油馏分中含有多种结构和不同分子量的含硫化合物,但在超深度脱硫阶段(硫含量低于50µg/g),主要是脱除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类等有取代基的含硫化合物。由于与硫原子紧邻的甲基使硫原子与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之间产生了空间位阻,硫原子不易接近反应的活性中心,因而导致反应速率大幅度下降。传统负载型加氢催化剂受到载体孔结构的限制,活性金属负载量一般不超过30wt%,负载型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含Ni、W组分的混合溶液A,配制含W、Mo、Al组分的混合溶液B;(2)、将混合溶液A和偏铝酸钠碱性溶液并流加入反应罐中进行成胶反应,生成含镍、铝、钨的沉淀物浆液Ⅰ,将所得的浆液Ⅰ进行老化;(3)、将混合溶液B和氨水并流加入老化后的浆液Ⅰ中进行成胶反应,生成含镍、钼、钨、铝的沉淀物浆液Ⅱ,然后进行老化;(4)、步骤(3)所得的物料经干燥、成型、洗涤,再经干燥、焙烧得到加氢精制催化剂;其中,在步骤(2)或步骤(2)和步骤(3)成胶过程中加入有机胺,优选步骤(2)和步骤(3)成胶过程中都加入有机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含Ni、W组分的混合溶液A,配制含W、Mo、Al组分的混合溶液B;(2)、将混合溶液A和偏铝酸钠碱性溶液并流加入反应罐中进行成胶反应,生成含镍、铝、钨的沉淀物浆液Ⅰ,将所得的浆液Ⅰ进行老化;(3)、将混合溶液B和氨水并流加入老化后的浆液Ⅰ中进行成胶反应,生成含镍、钼、钨、铝的沉淀物浆液Ⅱ,然后进行老化;(4)、步骤(3)所得的物料经干燥、成型、洗涤,再经干燥、焙烧得到加氢精制催化剂;其中,在步骤(2)或步骤(2)和步骤(3)成胶过程中加入有机胺,优选步骤(2)和步骤(3)成胶过程中都加入有机胺。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混合溶液A为酸性溶液,其中,Ni以NiO计的重量浓度为5~100g/L,优选为10~80g/L,W以WO3计的重量浓度为2~60g/L,优选为10~50g/L;混合溶液B为酸性溶液,其中,W以WO3计的重量浓度为2~70g/L,优选为4~60g/L,Mo以MoO3计的重量浓度5~80g/L,优选为10~60g/L,Al以Al2O3计的重量浓度为2~60g/L,优选为5~40g/L。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或步骤(2)和步骤(3)成胶过程中加入有机胺,所述有机胺的加入方式为单独并流加入,或与成胶物料混合后加入,或采用上述方式组合的方式加入,优选单独并流加入。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胺的沸点在50℃~350℃,优选70℃~350℃。5.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胺为六亚甲基四胺、吡啶、苯胺、苯肼、苄胺、甲基二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乙醇胺、二甲基乙醇胺、正丁胺、环己胺、苯乙胺、苯丙醇胺、三亚乙基二胺、二亚乙基三胺、甲基二乙醇胺、异丁胺、仲丁胺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苄胺、乙醇胺、环己胺、苯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步骤(2)中有机胺的加入量与步骤(2)加入的混合溶液A中的W摩尔比为0.2~4.0,优选0.3~3.0;步骤(3)中有机胺的加入量与与步骤(3)加入混合溶液B中的W摩尔比为0.1~3.0,优选0.2~2.0。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通过混合溶液A引入W的重量占步骤(4)所得加氢精制催化剂中W的重量的40%~80%,优选为51%~75%;步骤(3)通过混合溶液B引入W的重量占步骤(4)所得加氢精制催化剂中W的重量的20%~60%,优选为25%~49%,通过混合溶液B引入Al的重量占步骤(4)所得加氢精制催化剂中Al的重量15%~60%,优选为25%~49%。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偏铝酸钠碱性溶液的浓度以Al2O3计为5~80g/L,优选为10~60g/L;步骤(2)中,成胶的反应温度为20~90℃,优选为30~70℃,pH值控制为6.0~10.0,优选为7.0~9.0,成胶时间为0.2~2.0小时,优选为0.3~1.5小时。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老化条件如下:老化温度为40~90℃,优选为50~80℃,老化时pH值控制为6.0~8.0,优选为6.5~7.5,老化时间为0.1~1.0小时,优选为0.2~0.8小时,老化在搅拌下进行,优选的搅拌条件如下:搅拌转速为100~300转/分,优选为150~250转/分。9.按照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学军王海涛刘东香冯小萍王继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