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顶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86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顶盖结构,顶盖前横梁焊合件后端左右横向固定连接于顶盖本体前部,顶盖后横梁焊合件前端左右横向固定连接于顶盖本体后部,顶盖本体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由前至后竖向延伸且向上凸起的至少一条长筋,左侧长筋的左侧和右侧长筋的右侧均设置有由左至右横向延伸设置且向上凸起的至少两条短筋,顶盖本体底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顶盖外装饰板上,顶盖本体后端与高位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顶盖结构顶盖本体的成型性简单,降低成本;可以取消因顶盖本体刚度不足而增加的补强胶片;高位灯安装在顶盖本体后端,拆装简易;解决顶盖本体与顶盖前横梁焊合件、顶盖后横梁焊合件连接的可靠性问题。

A New Top Cove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顶盖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顶盖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型顶盖焊合件的结构(如图1和2所示),焊合件包括顶盖01、顶盖前横梁焊合件02、顶盖后横梁焊合件03以及顶梁04,现有的车型顶盖结构存在如下不足:(一)因顶盖01整体外露,顶盖01需增加一道翻边,与侧围搭接成流水槽05结构,工艺结构复杂,成型困难;翻边容易回弹,成本较高;(二)顶盖上部区域刚度及模态不足,需增加补强胶片06;(三)顶盖01与顶盖前横梁焊合件02、顶盖后横梁焊合件03采用涂减震密封胶07的方式连接,连接不牢靠;同时增加涂胶工序,成本高;(四)顶盖01与顶盖外装饰板安装采用粘胶方式连接,工艺复杂,不方便拆装,维修困难;(五)顶盖01后端预留尾门翻转的空间,后端高位灯无法安装在顶盖01上,只能安装在尾门上,结构复杂且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顶盖结构,其优点是顶盖本体的成型性简单,降低成本;可以取消因顶盖本体刚度不足而增加的补强胶片,降低成本;高位灯安装在顶盖本体后端,拆装简易,维修方便;解决顶盖本体与顶盖前横梁焊合件、顶盖后横梁焊合件连接的可靠性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顶盖结构,包括顶盖本体、顶盖前横梁焊合件、顶盖后横梁焊合件和顶梁,所述顶盖前横梁焊合件后端左右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本体前部,所述顶盖后横梁焊合件前端左右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本体后部,所述顶梁左右端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本体上,所述顶盖本体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由前至后竖向延伸且向上凸起的至少一条长筋,左侧所述长筋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长筋的右侧均设置有由左至右横向延伸设置且向上凸起的至少两条短筋,所述顶盖本体底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顶盖外装饰板上,所述顶盖本体后端与高位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顶盖结构还可以是:所述顶盖本体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一条长筋,左侧所述长筋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长筋的右侧分别设置有二十条短筋。所述顶盖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向下凸出的纵向筋条和至少三对向下凸出的横向筋条,所述横向筋条对称设置于所述纵向筋条的前后两侧,所述顶梁数量与所述纵向筋条数量对应,所述顶梁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筋条内。所述纵向筋条为一条,所述横向筋条为三对,所述横向筋条对称设置于所述纵向筋条两侧,所述纵向筋条与所述横向筋条连通贯穿设置。所述顶盖本体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安装过孔,所述顶盖本体前端和后端通过所述安装过孔与所述顶盖外装饰板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顶盖本体中部与所述顶盖外装饰板卡接,所述顶盖本体中部与所述顶盖外装饰板通过连接螺栓螺纹连接。所述顶盖后横梁焊合件上开设有套筒避让孔,所述套筒避让孔与所述安装过孔插接连接。所述顶盖前横梁焊合件后端与所述顶盖本体前部通过点焊固定连接,所述顶盖后横梁焊合件前端与所述顶盖本体后部通过点焊固定连接。所述顶盖本体后端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后端安装孔,所述顶盖本体通过所述后端安装孔与所述高位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顶盖本体后端上开设有高位灯接线孔。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顶盖结构,包括顶盖本体、顶盖前横梁焊合件、顶盖后横梁焊合件和顶梁,所述顶盖前横梁焊合件后端左右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本体前部,所述顶盖后横梁焊合件前端左右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本体后部,所述顶梁左右端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本体上,所述顶盖本体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由前至后竖向方向延伸且向上凸起的至少一条长筋,左侧所述长筋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长筋的右侧均设置有由左至右横向延伸设置且向上凸起的至少两条短筋,所述顶盖本体底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顶盖外装饰板上,所述顶盖本体后端与高位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这样,顶盖前横梁焊合件横向设置在顶盖本体前部,顶盖前横梁焊合件后端贴合面与顶盖本体前部连接;顶盖后横梁焊合件设置在顶盖本体后部,顶盖后横梁前端贴合面与顶盖本体后部连接。顶盖前横梁焊合件后端、顶盖后横梁焊合件前端分别与顶盖本体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顶盖本体左端设置有前后竖向方向延伸的长筋,长筋向上凸起,长筋数量为一条或者多条,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顶盖本体右端与顶盖本体左端关于长筋设置情况相同。长筋可以解决零件回弹问题的发生。同时,与长筋相邻位置处设置短筋,短筋位于顶盖本体左端端部和右端端部,其中短筋横向设置且数量大于长筋数量,短筋也起到解决零件回弹问题的发生。在顶盖本体左端和右端设置长筋和短筋,可以解决原有顶盖与侧围外板搭接的流水槽结构,取消了一道整形工序,解决顶盖本体工艺结构复杂、成型困难、成本高的问题发生;同时解决零件的回弹问题。顶盖本体后端与高位灯连接,也可解决连接,拆装简便,维修方便;同时,解决顶盖后端与高位灯安装的复杂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顶盖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顶盖本体的成型性简单,降低成本;可以取消因顶盖本体刚度不足而增加的补强胶片,降低成本;高位灯安装在顶盖本体后端,拆装简易,维修方便;解决顶盖本体与顶盖前横梁焊合件、顶盖后横梁焊合件连接的可靠性问题。附图说明图1现有的一种顶盖结构(车身内侧)示意图。图2现有的一种顶盖结构(车顶外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型顶盖结构(车身内侧)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新型顶盖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新型顶盖的局部示意图。图号说明1、顶盖本体;11、长筋;12、短筋;13、纵向筋条;14、横向筋条;15、安装过孔;16、后端安装孔;17、高位灯接线孔;2、顶盖前横梁焊合件;3、顶盖后横梁焊合件;31、套筒避让孔;4、顶梁;5、顶盖外装饰板;6、连接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的图3至图6对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顶盖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顶盖结构,请参考图3至图6相关各图,包括顶盖本体1、顶盖前横梁焊合件2、顶盖后横梁焊合件3和顶梁4,所述顶盖前横梁焊合件2后端左右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本体1前部,所述顶盖后横梁焊合件3前端左右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本体1后部,所述顶梁4左右端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本体1上,所述顶盖本体1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由前至后竖向延伸且向上凸起的至少一条长筋11,左侧所述长筋11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长筋11的右侧均设置有由左至右横向延伸设置且向上凸起的至少两条短筋12,所述顶盖本体1底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顶盖外装饰板5上,所述顶盖本体1后端与高位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这样,顶盖前横梁焊合件2横向设置在顶盖本体1前部,顶盖前横梁焊合件2后端贴合面与顶盖本体1前部连接;顶盖后横梁焊合件3设置在顶盖本体1后部,顶盖后横梁焊合件3前端贴合面与顶盖本体1后部连接。顶盖前横梁焊合件2后端、顶盖后横梁焊合件3前端分别与顶盖本体1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顶盖本体1左端设置有前后竖向方向延伸的长筋11,长筋11向上凸起,长筋11数量为一条或者多条,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顶盖本体1右端与顶盖本体1左端关于长筋11设置情况相同。长筋11可以解决零件回弹问题的发生。同时,与长筋11相邻位置处设置短筋12,短筋12位于顶盖本体1左端端部和右端端部,其中短筋12横向设置且数量大于长筋11数量,短筋12也起到解决零件回弹问题的发生。在顶盖本体1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本体(1)、顶盖前横梁焊合件(2)、顶盖后横梁焊合件(3)和顶梁(4),所述顶盖前横梁焊合件(2)后端左右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本体(1)前部,所述顶盖后横梁焊合件(3)前端左右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本体(1)后部,所述顶梁(4)左右端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本体(1)上,所述顶盖本体(1)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由前至后竖向延伸且向上凸起的至少一条长筋(11),左侧所述长筋(11)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长筋(11)的右侧均设置有由左至右横向延伸设置且向上突起的至少两条短筋(12),所述顶盖本体(1)底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顶盖外装饰板(5)上,所述顶盖本体(1)后端与高位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本体(1)、顶盖前横梁焊合件(2)、顶盖后横梁焊合件(3)和顶梁(4),所述顶盖前横梁焊合件(2)后端左右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本体(1)前部,所述顶盖后横梁焊合件(3)前端左右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本体(1)后部,所述顶梁(4)左右端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本体(1)上,所述顶盖本体(1)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由前至后竖向延伸且向上凸起的至少一条长筋(11),左侧所述长筋(11)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长筋(11)的右侧均设置有由左至右横向延伸设置且向上突起的至少两条短筋(12),所述顶盖本体(1)底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顶盖外装饰板(5)上,所述顶盖本体(1)后端与高位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本体(1)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一条长筋(11),左侧所述长筋(11)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长筋(11)的右侧分别设置有二十条短筋(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本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向下凸出的纵向筋条(13)和至少三对向下凸出的横向筋条(14),所述横向筋条(14)对称设置于所述纵向筋条(13)的前后两侧,所述顶梁(4)数量与所述纵向筋条(13)数量对应,所述顶梁(4)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筋条(13)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筋条(13)为一条,所述横向筋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窦晓东郑勇新韩欣雨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