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式变速机构、多倍锭子及多倍捻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031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式变速机构、多倍锭子及多倍捻线机,所述模块式变速机构,包括:变速组件及支撑套,其中,所述变速组件,装配在所述支撑套上,用于实现多倍锭子变速;支撑套,用于在所述变速组件装配完成后,套设在多倍锭子的下空心锭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变速机构进行模块化设计,提升了多倍锭子的装配效率及装配精度,延长使用寿命。

A Modular Variable Speed Mechanism, Polyploid Spindle and Polyploid Twi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式变速机构、多倍锭子及多倍捻线机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式变速机构、多倍锭子及多倍捻线机。
技术介绍
捻线机是将多股细纱捻成一股的纺织机械设备。作用是将纱或并合后股纱制品加工成线型制品、供纺织织造和针织用线以及工业产业用线。捻线机以锭子为主要加捻机件。申请人在2018年5月7日递交的在先技术申请《一种多倍锭子及倍捻捻线机》中,曾提出了一种多倍锭子,参见图1和图2,该多倍锭子包括:下空心锭子1、上空心锭子11及驱动机构2,其中,所述下空心锭子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驱动机构2的输出轴上,另一端插在所述上空心锭子11中,并通过轴承13固定;所述上空心锭子11上依次套设有上静止盘套件17、上隔纱盘15、上加捻盘套件14;所述下空心锭子1上依次套设有齿轮变速机构、下静止盘套件5、下隔纱盘4、下加捻盘套件3;其中,所述齿轮变速机构包括:第一圆锥齿轮6、第二圆锥齿轮8、第三圆锥齿轮10及设置在所述上空心锭子11底部的第四圆锥齿轮30,所述第一圆锥齿轮6套设在所述下空心锭子1上,与所述第二圆锥齿轮8啮合;所述第二圆锥齿轮8与第三圆锥齿轮10联接装配成一体后套设在一圆锥齿轮支撑轴9上,所述圆锥齿轮支撑轴9通过一固定块固定在所述下空心锭子1上;所述第三圆锥齿轮10与所述第四圆锥齿轮30啮合。该多倍锭子的缺点在于:齿轮变速机构、下静止盘套件5、下隔纱盘4、下加捻盘套件3皆套设在下空心锭子1上,装配时,需要将齿轮变速机构、下静止盘套件5、下隔纱盘4、下加捻盘套件3逐一装配到下空心锭子1上,而这些部件非常小,尤其是齿轮变速机构的第一圆锥齿轮6、第二圆锥齿轮8、第三圆锥齿轮10、及第四圆锥齿轮30非常小,而下空心锭子1又非常长且比较光滑,将齿轮变速机构装配到下空心锭子1上,装配起来非常困难,装配精度不好控制,且人工装配后,需要检查装配精度,由于下空心锭子1体积庞大,检查起来非常麻烦,而且若后期齿轮变速机构发生了故障,需要维修,需要将下空心锭子1上的所有部件都拆卸下来进行检查,工作量大,维修效率低,用户满意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块式变速机构、多倍锭子及多倍捻线机,通过对变速机构进行模块化设计,提升多倍锭子的装配效率及装配精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式变速机构,包括:变速组件及支撑套,其中,所述变速组件,装配在所述支撑套上,用于实现多倍锭子变速;支撑套,用于在所述变速组件装配完成后,套设在多倍锭子的下空心锭杆上。优选地,所述下空心锭杆的上段为圆锥形;所述支撑套的内壁为与所述圆锥形相配合的倒圆锥形,所述支撑套用于将所述下空心锭杆的上段锁紧在所述支撑套内。优选地,所述变速组件,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第三圆锥齿轮、第四圆锥齿轮;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第一圆锥齿轮依次套设在所述支撑套上;所述第二圆锥齿轮与第三圆锥齿轮联接装配成一体后套设在所述第二轴承上,所述第四圆锥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一轴承上;所述第二圆锥齿轮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圆锥齿轮的顶部啮合,所述第四圆锥齿轮的底部与所述第三圆锥齿轮的顶部啮合。优选地,所述变速组件,还包括:齿轮套,套设在所述第一轴承上,用于固定所述第四圆锥齿轮。优选地,所述变速组件,还包括:芯垫,套设在所述第二轴承上,挤压在所述第二轴承与第三圆锥齿轮之间。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多倍锭子,包括:上述的模块式变速机构。优选地,所述多倍锭子,还包括:倒T型的上锭杆,包括:底座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锭杆;所述底座与所述变速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锭杆上套设有上加捻盘、上隔纱盘,所述锭杆与底座的连接处设有与所述上加捻盘、上隔纱盘连通的通孔。优选地,所述底座与所述变速机构的第四圆锥齿轮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所述紧固件,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螺钉、螺栓、连接销、销栓。优选地,所述多倍锭子,还包括:消音器围设在所述变速机构的外围,所述消音器的底部紧固在多倍锭子的下静止盘上,顶部与所述上加捻盘的底部间隔预设距离。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多倍捻线机,包括:上述的多倍锭子。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这种模块式变速机构、多倍锭子及多倍捻线机,通过对变速机构进行模块化设计,使得变速机构装配方便,拆卸容易,相比将变速组件直接装配在下空心锭杆上的方案,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先将变速组件装配在支撑套上,再套设在下空心锭杆上,容易控制装配精度,变速组件装配完成后,便于检查装配精度,且便于后期维修更换零件,不用对多倍锭子整体拆卸,用户满意度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
技术介绍
提供的一种多倍锭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
技术介绍
提供的一种变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给出的一种模块式变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给出的一种多倍锭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给出的一种多倍捻线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式变速机构200,包括:变速组件201及支撑套202,其中,所述变速组件201,装配在所述支撑套202上,用于实现多倍锭子变速;支撑套202,用于在所述变速组件201装配完成后,套设在多倍锭子的下空心锭杆203上。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提供的这种模块式变速机构200,通过对变速机构200进行模块化设计,使得变速机构200装配方便,拆卸容易,相比将变速组件201直接装配在下空心锭杆203上的方案,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先将变速组件201装配在支撑套202上,再套设在下空心锭杆203上,容易控制装配精度,变速组件201装配完成后,便于检查装配精度,且便于后期维修更换零件,不用对多倍锭子整体拆卸,用户满意度高。优选地,所述下空心锭杆203的上段为圆锥形;所述支撑套202的内壁为与所述圆锥形相配合的倒圆锥形,所述支撑套202用于将所述下空心锭杆203的上段锁紧在所述支撑套202内。可以理解的是,下空心锭杆203的上段为圆锥形,支撑套202的内壁为与所述圆锥形相配合的倒圆锥形,可以使得下空心锭杆203的上段锁紧在所述支撑套202内,当下空心锭子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时,两者会配合越来越紧密,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优选地,所述变速组件201,包括:第一轴承2011、第二轴承2012、第一圆锥齿轮2013、第二圆锥齿轮2014、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式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组件(201)及支撑套(202),其中,所述变速组件(201),装配在所述支撑套(202)上,用于实现多倍锭子变速;支撑套(202),用于在所述变速组件(201)装配完成后,套设在多倍锭子的下空心锭杆(20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式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组件(201)及支撑套(202),其中,所述变速组件(201),装配在所述支撑套(202)上,用于实现多倍锭子变速;支撑套(202),用于在所述变速组件(201)装配完成后,套设在多倍锭子的下空心锭杆(20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空心锭杆(203)的上段为圆锥形;所述支撑套(202)的内壁为与所述圆锥形相配合的倒圆锥形,所述支撑套(202)用于将所述下空心锭杆(203)的上段锁紧在所述支撑套(202)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组件(201),包括:第一轴承(2011)、第二轴承(2012)、第一圆锥齿轮(2013)、第二圆锥齿轮(2014)、第三圆锥齿轮(2015)、第四圆锥齿轮(2016);所述第一轴承(2011)、第二轴承(2012)及第一圆锥齿轮(2013)依次套设在所述支撑套(202)上;所述第二圆锥齿轮(2014)与第三圆锥齿轮(2015)联接装配成一体后套设在所述第二轴承(2012)上,所述第四圆锥齿轮(2016)套设在所述第一轴承(2011)上;所述第二圆锥齿轮(2014)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圆锥齿轮(2013)的顶部啮合,所述第四圆锥齿轮(2016)的底部与所述第三圆锥齿轮(2015)的顶部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式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组件(201),还包括:齿轮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屏山红彤彤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