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轴承、变速机构、多倍锭子及多倍捻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96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轴承、变速机构、多倍锭子及多倍捻线机,该齿轮轴承包括:芯轴及由内至外依次套设在所述芯轴外的齿轮轴承内圈、保持架、齿轮轴承外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多倍捻线机的变速机构的部分齿轮进行模块化一体设计,并进行结构改进,使得多倍捻线机的多倍锭子在高速转动时,或者,长期使用后,不会出现结构松散、位置松动等问题,降低了变速机构的故障率,延长了变速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降低变速机构在旋转过程中的噪音,优化生产环境。另外,还简化了变速机构的结构,节省了占用空间,使得变速机构的安装拆卸、故障维修皆比现有技术方便快捷,用户体验度好、满意度高。

A gear bearing, variable speed mechanism, multiple spindles and multiple twister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gear bearing, a speed change mechanism, a multiple spindles and a multiple twisting machine. The gear bearing comprises a core shaft and a gear bearing inner ring, a cage and a gear bearing outer ring which are successively sleeved outside the core shaft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The technical schem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modular integrated design of some gears of the speed change mechanism of the multiple twister, and the structural improvement, makes the multiple spindles of the multiple twister rotate at high speed, or after long-term use, no problems such as loose structure, loose position, etc., reduces the failure rate of the speed change mechanism, and prolongs the use of the speed change mechanism Life.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reduce the noise of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rotation and optimize th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it also simplifies the structure of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saves the occupied space, makes the installation, disassembly and fault maintenance of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easier and faster tha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has a good user experience and high satisf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轴承、变速机构、多倍锭子及多倍捻线机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齿轮轴承、变速机构、多倍锭子及多倍捻线机。
技术介绍
捻线机是将多股细纱捻成一股的纺织机械设备。作用是将纱或并合后股纱制品加工成线型制品、供纺织织造和针织用线以及工业产业用线。捻线机以锭子为主要加捻机件。申请人在2018年5月7日递交的在先技术申请《一种多倍锭子及倍捻捻线机》中,曾提出了一种多倍锭子,参见图1和图2,该多倍锭子包括:下空心锭子1、上空心锭子11及驱动机构2,其中,所述下空心锭子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驱动机构2的输出轴上,另一端插在所述上空心锭子11中,并通过轴承13固定;所述上空心锭子11上依次套设有上静止盘套件17、上隔纱盘15、上加捻盘套件14;所述下空心锭子1上依次套设有齿轮变速机构、下静止盘套件5、下隔纱盘4、下加捻盘套件3;其中,所述齿轮变速机构包括:第一圆锥齿轮6、第二圆锥齿轮8、第三圆锥齿轮10及设置在所述上空心锭子11底部的第四圆锥齿轮30,所述第一圆锥齿轮6套设在所述下空心锭子1上,与所述第二圆锥齿轮8啮合;所述第二圆锥齿轮8与第三圆锥齿轮10联接装配成一体后套设在一圆锥齿轮支撑轴9上,所述圆锥齿轮支撑轴9通过一固定块固定在所述下空心锭子1上;所述第三圆锥齿轮10与所述第四圆锥齿轮30啮合;所述第一圆锥齿轮6与第四圆锥齿轮30的齿比数为n:1,其中,n≥0;所述下空心锭子1在驱动机构2的作用下带动第一圆锥齿轮6、下隔纱盘4、下加捻盘套件3沿第一方向转动,从而使下空心锭子1转动一周,从下加捻盘套件3出来进入到外设的纱线卷绕装置C的纱线增加2个捻回度;所述第一圆锥齿轮6通过第二圆锥齿轮8和第三圆锥齿轮10带动上空心锭子11、上隔纱盘15、上加捻盘套件14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一圆锥齿轮6转动一周,上空心锭子11的角速度变为第一圆锥齿轮6的n倍,从分纱器出来进入到上加捻盘套件14的纱线增加2n个捻回度,从而实现2+2n个捻回度。在该变速机构中,所述第一圆锥齿轮6相当于主齿轮,第四圆锥齿轮30相当于从齿轮,第二圆锥齿轮8和第三圆锥齿轮10的作用相当于过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8和第三圆锥齿轮10存在不会改变第一圆锥齿轮6和第四圆锥齿轮30的齿数比,即不会改变第一圆锥齿轮6和第四圆锥齿轮30的角速度比。该变速机构的缺点在于:所述第二圆锥齿轮8与第三圆锥齿轮10联接装配成一体后套设在一圆锥齿轮支撑轴9上,所述圆锥齿轮支撑轴9通过一固定块固定在所述下空心锭子1上,变速机构的结构复杂、安装制作不便。而且由于第二圆锥齿轮8与第三圆锥齿轮10及圆锥齿轮支撑轴9是组装在一起的,在多倍锭子高速转动时,或者,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结构松散、位置松动的问题,导致变速机构故障率高、使用寿命降低,用户体验度差、满意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齿轮轴承、变速机构、多倍锭子及多倍捻线机,通过对变速机构的部分齿轮进行模块化设计,延长变速机构的使用寿命,降低安装制作难度。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齿轮轴承,应用于多倍捻线机中,包括:芯轴及由内至外依次套设在所述芯轴外的齿轮轴承内圈、保持架、齿轮轴承外圈;其中,所述齿轮轴承外圈的外圆周上布设有圆锥齿轮,所述齿轮轴承外圈的内圆周上挖设有至少一条圆周凹槽,所述芯轴和齿轮轴承内圈上也开设有相同数量的圆周凹槽;所述保持架内贯设有钢球,所述钢球从所述保持架露出后,一侧挤压在所述齿轮轴承外圈的圆周凹槽内,另一侧挤压在所述齿轮轴承内圈及芯轴的圆周凹槽内。优选地,所述齿轮轴承外圈上开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连通所述保持架,以通过所述保持架将用户注入的润滑油导给所述钢球。优选地,所述保持架裸露在空气的部分通过油封密闭处理,并贴设有防尘圈。优选地,所述齿轮轴承外圈的纵截面呈梯形。优选地,所述注油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齿轮轴承的安装方向相反。优选地,所述芯轴的两端皆设有卡接口,所述卡接口用于与其他齿轮轴承的芯轴卡接在一起,以构成联动的多列齿轮轴承。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变速机构,应用于多倍捻线机中,包括:第一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及上述的齿轮轴承;其中,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套设在所述多倍捻线机的下空心锭子上,所述第二圆锥齿轮设置在所述多倍捻线机的上空心锭子的底部,所述齿轮轴承通过一固定块固定在所述下空心锭子上;所述齿轮轴承的下部与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啮合,上部与所述第二圆锥齿轮啮合。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多倍锭子,包括:上述的变速机构。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多倍捻线机,包括:上述的多倍锭子。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对多倍捻线机的变速机构的部分齿轮进行模块化一体设计,并进行结构改进,使得多倍捻线机的多倍锭子在高速转动时,或者,长期使用后,不会出现结构松散、位置松动等问题,降低了变速机构的故障率,延长了变速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降低变速机构在旋转过程中由于零部件多产生的噪音,优化了生产环境。另外,由于变速机构的部分齿轮进行模块化一体设计,不仅简化了变速机构的结构,还节省了占用空间,使得变速机构的安装拆卸、故障维修皆比现有技术方便快捷,用户体验度好、满意度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
技术介绍
提供的一种多倍锭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
技术介绍
提供的一种变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给出的一种齿轮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给出的一种齿轮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给出的一种齿轮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给出的一种变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给出的一种多倍锭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3和图4,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齿轮轴承,应用于多倍捻线机中,包括:芯轴201及由内至外依次套设在所述芯轴201外的齿轮轴承内圈202、保持架203、齿轮轴承外圈204;其中,所述齿轮轴承外圈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轴承,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多倍捻线机中,包括:/n芯轴(201)及由内至外依次套设在所述芯轴(201)外的齿轮轴承内圈(202)、保持架(203)、齿轮轴承外圈(204);其中,/n所述齿轮轴承外圈(204)的外圆周上布设有圆锥齿轮(205),所述齿轮轴承外圈(204)的内圆周上挖设有至少一条圆周凹槽,所述芯轴(201)和齿轮轴承内圈(202)上也开设有相同数量的圆周凹槽;所述保持架(203)内贯设有钢球(208),所述钢球(208)从所述保持架(203)露出后,一侧挤压在所述齿轮轴承外圈(204)的圆周凹槽内,另一侧挤压在所述齿轮轴承内圈(202)及芯轴(201)的圆周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轴承,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多倍捻线机中,包括:
芯轴(201)及由内至外依次套设在所述芯轴(201)外的齿轮轴承内圈(202)、保持架(203)、齿轮轴承外圈(204);其中,
所述齿轮轴承外圈(204)的外圆周上布设有圆锥齿轮(205),所述齿轮轴承外圈(204)的内圆周上挖设有至少一条圆周凹槽,所述芯轴(201)和齿轮轴承内圈(202)上也开设有相同数量的圆周凹槽;所述保持架(203)内贯设有钢球(208),所述钢球(208)从所述保持架(203)露出后,一侧挤压在所述齿轮轴承外圈(204)的圆周凹槽内,另一侧挤压在所述齿轮轴承内圈(202)及芯轴(201)的圆周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轴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轴承外圈(204)上开设有注油孔(206),所述注油孔(206)连通所述保持架(203),以通过所述保持架(203)将用户注入的润滑油导给所述钢球(2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轴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架(203)裸露在空气的部分通过油封密闭处理,并贴设有防尘圈(2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轴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锥齿轮(205)的齿形至少包括:直齿、斜齿、螺旋齿;
所述圆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屏山红彤彤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