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杆折叠式安全气囊折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89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47
四杆折叠式安全气囊折叠机构属于安全气囊折叠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折叠结构和四杆动力回转结构。折叠结构包括夹板、夹板固定件、齿轮Ⅰ、轴承Ⅰ、齿轮Ⅱ、齿条、齿轮Ⅲ、轴承Ⅱ和支撑架。支撑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中间杆。中间杆上套装有滑块。四杆动力回转结构包括支座Ⅰ、曲柄、连杆Ⅰ、展杆、连杆Ⅱ和支座Ⅱ。夹板起固定安全气囊并使安全气囊的折叠有轴心,四杆动力回转结构由电机带动,齿轮Ⅰ、齿轮Ⅱ以及齿轮Ⅲ之间啮合连接使夹板在转动的同时沿齿条向一个方向不断移动,使安全气囊顺利卷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保证气囊的质量安全与生产效率,兼顾自动化与普遍性,在多用途多型号安全气囊折叠生产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Four-bar folding airbag fold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杆折叠式安全气囊折叠机构
本技术属于安全气囊折叠装置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四杆折叠式安全气囊折叠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安全气囊是座椅安全带的安全保护装置的重要辅助装置,安全气囊已成为与安全带一样每辆汽车的必备装备。汽车安全气囊的折叠方式与效率在安全气囊的装备与保护作用有重要影响,在现有生产中,大多数安全气囊折叠机构是半自动化系统,存在着生产效率不高、质量参差不齐、以及技术不够成熟等缺陷,导致企业经济效益降低,更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通过优化改进安全气囊折叠系统来保证气囊的安全质量、生产效率同时兼顾自动化与普遍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四杆折叠式安全气囊折叠机构用于解决现有生产中,大多数安全气囊折叠机构是半自动化系统,存在着生产效率不高、质量参差不齐、以及技术不够成熟等缺陷的技术问题。四杆折叠式安全气囊折叠机构,包括折叠结构和四杆动力回转结构,其中折叠结构包括夹板、夹板固定件、齿轮Ⅰ、轴承Ⅰ、齿轮Ⅱ、齿条、齿轮Ⅲ、轴承Ⅱ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中间杆;所述中间杆上套装有滑块;所述夹板的一端通过夹板固定件与齿轮Ⅰ固定连接;所述齿轮Ⅰ通过轴承Ⅰ与滑块连接,齿轮Ⅰ的下部与齿轮Ⅱ啮合连接;所述轴承Ⅱ贯穿滑块,轴承Ⅱ的一端从外向内依次套装有齿轮Ⅱ和齿轮Ⅲ,轴承Ⅱ的另一端与四杆动力回转结构的展杆连接;所述齿轮Ⅲ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齿条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下部的一侧;四杆动力回转结构包括支座Ⅰ、曲柄、连杆Ⅰ、展杆、连杆Ⅱ和支座Ⅱ;所述曲柄的一端与支座Ⅰ连接,曲柄的另一端与连杆Ⅰ的一端连接;所述展杆的一端与连杆Ⅰ的另一端连接,展杆的另一端与轴承Ⅱ连接;所述连杆Ⅱ的一端与支座Ⅱ连接,连杆Ⅱ的另一端连接至展杆和连杆Ⅰ的连接处;所述支座Ⅰ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所述支座Ⅱ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支座Ⅱ与支座Ⅰ位于一条直线上。所述夹板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两部分。所述夹板固定件内部设置有扭簧与轴承。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技术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夹板分上夹板和下夹板两部分,起固定安全气囊并使安全气囊的折叠有轴心,四杆动力回转结构由电机带动,齿轮Ⅰ、齿轮Ⅱ以及齿轮Ⅲ之间啮合连接使夹板在转动的同时沿齿条向一个方向不断移动,使安全气囊顺利卷起。四杆折叠式安全气囊折叠机构对安全气囊通过自动化与标准化的折叠工序,有效保证气囊的质量安全与生产效率,并且兼顾自动化与普遍性,在多用途多型号安全气囊折叠生产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四杆折叠式安全气囊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四杆折叠式安全气囊折叠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夹板、2-夹板固定件、3-齿轮Ⅰ、4-轴承Ⅰ、5-齿轮Ⅱ、6-齿条、7-齿轮Ⅲ、8-轴承Ⅱ、9-支撑架、10-中间杆、11-支座Ⅰ、12-曲柄、13-连杆Ⅰ、14-展杆、15-连杆Ⅱ、16-滑块、17-支座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四杆折叠式安全气囊折叠机构,包括折叠结构和四杆动力回转结构,其中,折叠结构包括夹板1、夹板固定件2、齿轮Ⅰ3、轴承Ⅰ4、齿轮Ⅱ5、齿条6、齿轮Ⅲ7、轴承Ⅱ8和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中间杆10;所述中间杆10上套装有滑块16。折叠结构进行安全气囊的具体折叠动作。四杆动力回转结构包括:曲柄12、连杆Ⅰ13、展杆14、连杆Ⅱ15和支座Ⅱ17;四杆动力回转结构既起提供动力作用,又由于该结构的特殊回转性质,可以使折叠结构在一段长度中沿齿条6做循环往复运动。四杆动力回转结构中,曲柄12作为主动杆,曲柄12的一端与连杆Ⅰ13的一端转动连接,曲柄12的另一端与支座Ⅰ11转动连接。在支座Ⅰ11处放置电机并且支座Ⅰ11与电机连接。连杆Ⅰ13的另一端与连杆Ⅱ15转动连接,展杆14与轴承Ⅱ8的一端转动连接,轴承Ⅱ8的中部装有支撑架9,支撑架9的中部有中间杆10,作直线运动时可以保证四杆动力回转结构做同步协调动作。轴承Ⅱ8的另一侧依次装有齿轮Ⅱ5和齿轮Ⅲ7,齿轮Ⅱ5的上方与齿轮Ⅰ3接触并啮合。所述支座Ⅱ17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支座Ⅱ17与支座Ⅰ11位于一条直线上。齿轮Ⅰ3由轴承Ⅰ4固定,齿轮Ⅰ3的端部连接夹板固定件2。夹板1由夹板固定件2固定在轴承Ⅰ4的一端,夹板1分上夹板和下夹板两部分,起固定安全气囊并使安全气囊的折叠有轴心。电机工作时带动曲柄12转动,进而带动连杆Ⅰ13、展杆14和连杆Ⅱ15,使齿轮Ⅲ7与齿条6在啮合作用下带动折叠结构整体向齿条6的一端移动,与此同时齿轮Ⅲ7与齿轮Ⅱ5同轴转动,齿轮Ⅱ5与齿轮Ⅰ3啮合,带动齿轮Ⅰ3转动,齿轮Ⅰ3与夹板1同轴。齿轮Ⅰ3转动同时,已夹住安全气囊的夹板1,随齿轮Ⅰ3转动并向前移动,使安全气囊顺利卷起。所述夹板固定件2的内部装有一组扭簧与轴承,夹板1在夹紧状态有预紧力。夹板1的拉开动作可以由其他设计结构完成。本技术可在多用途多型号安全气囊折叠生产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四杆折叠式安全气囊折叠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折叠结构和四杆动力回转结构,其中折叠结构包括夹板(1)、夹板固定件(2)、齿轮Ⅰ(3)、轴承Ⅰ(4)、齿轮Ⅱ(5)、齿条(6)、齿轮Ⅲ(7)、轴承Ⅱ(8)和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中间杆(10);所述中间杆(10)上套装有滑块(16);所述夹板(1)的一端通过夹板固定件(2)与齿轮Ⅰ(3)固定连接;所述齿轮Ⅰ(3)通过轴承Ⅰ(4)与滑块(16)连接,齿轮Ⅰ(3)的下部与齿轮Ⅱ(5)啮合连接;所述轴承Ⅱ(8)贯穿滑块(16),轴承Ⅱ(8)的一端从外向内依次套装有齿轮Ⅱ(5)和齿轮Ⅲ(7),轴承Ⅱ(8)的另一端与四杆动力回转结构的展杆(14)连接;所述齿轮Ⅲ(7)与齿条(6)啮合连接;所述齿条(6)固定安装在支撑架(9)下部的一侧;四杆动力回转结构包括支座Ⅰ(11)、曲柄(12)、连杆Ⅰ(13)、展杆(14)、连杆Ⅱ(15)和支座Ⅱ(17);所述曲柄(12)的一端与支座Ⅰ(11)连接,曲柄(12)的另一端与连杆Ⅰ(13)的一端连接;所述展杆(14)的一端与连杆Ⅰ(13)的另一端连接,展杆(14)的另一端与轴承Ⅱ(8)连接;所述连杆Ⅱ(15)的一端与支座Ⅱ(17)连接,连杆Ⅱ(15)的另一端连接至展杆(14)和连杆Ⅰ(13)的连接处;所述支座Ⅰ(11)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所述支座Ⅱ(17)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支座Ⅱ(17)与支座Ⅰ(11)位于一条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四杆折叠式安全气囊折叠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折叠结构和四杆动力回转结构,其中折叠结构包括夹板(1)、夹板固定件(2)、齿轮Ⅰ(3)、轴承Ⅰ(4)、齿轮Ⅱ(5)、齿条(6)、齿轮Ⅲ(7)、轴承Ⅱ(8)和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中间杆(10);所述中间杆(10)上套装有滑块(16);所述夹板(1)的一端通过夹板固定件(2)与齿轮Ⅰ(3)固定连接;所述齿轮Ⅰ(3)通过轴承Ⅰ(4)与滑块(16)连接,齿轮Ⅰ(3)的下部与齿轮Ⅱ(5)啮合连接;所述轴承Ⅱ(8)贯穿滑块(16),轴承Ⅱ(8)的一端从外向内依次套装有齿轮Ⅱ(5)和齿轮Ⅲ(7),轴承Ⅱ(8)的另一端与四杆动力回转结构的展杆(14)连接;所述齿轮Ⅲ(7)与齿条(6)啮合连接;所述齿条(6)固定安装在支撑架(9)下部的一侧;四杆动力回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星张炜陈忠磊刘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浩然正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