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氰基二苯基乙烯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5627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刺激响应性荧光化合物,该类化合物的主体结构为二氰基二苯基乙烯。所述化合物均具有较长的发射波长、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而且在热、溶剂作用下能够呈现多种荧光,有望作为刺激响应材料应用于OLED器件的制备、化学/生物传感器、细胞成像、防伪标签、信息存储器等领域。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该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所述合成方法路线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目标产物产率高、提纯简单,通过此方法可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带有不同官能团的二氰基二苯基乙烯衍生物。

Dicyanodiphenyl ethyle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synthetic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氰基二苯基乙烯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发光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刺激响应性荧光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荧光材料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材料,但传统的荧光分子大多在高度稀释的溶液中发射荧光,在高浓度溶液或固体状态下会出现聚集诱导荧光猝灭(ACQ)现象,此过程极大地限制了荧光化合物的实际应用。而聚集诱导发光(AIE)化合物则具有完全相反的性质:稀溶液中不发光,形成聚集态时发射荧光增强,这从根本上解决了ACQ的问题,为荧光化合物的应用开辟了更广阔的领域(参见文献1和2)。由于生物机体自身会发射波长较短的荧光,因此长发射波长的荧光传感器分子可避免生物机体的背景光干扰。通过增加分子共轭程度可以达到此目的,但分子体积的增大会降低其溶解性,同时也会引起荧光强度的降低,影响材料性能。大量的研究表明:在AIE体系中引入推拉电子结构,可以提高分子最高占据轨道,降低最低未占据轨道,因此可以在不加大分子共轭程度情况下,使荧光波长显著红移,这样可以避开生物机体的自身荧光干扰,增大分子溶解性,同时在高浓度时荧光增强的效应也使得化合物更容易用于荧光检测,也可以用于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刺激响应性的荧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通式(I)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刺激响应性的荧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通式(I)所示:其中,R1、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羟基、巯基、氨基、咔唑基、芳香基或取代芳香基,所述取代芳香基的取代基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2-10的烯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或羟基,R1、R2和R3彼此相同或不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R1、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羟基、氨基、苯基或取代苯基,所述取代苯基的取代基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2-6的烯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或羟基。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R1、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H、氟、氯、溴、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苯基或取代苯基,所述取代苯基的取代基为甲基、乙基、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永强田海燕段雨欣唐茜刘静于维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