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秀琴专利>正文

一种辊压机进料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6274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26
一种辊压机进料调节装置,用于辊压机进料密闭调节,调节插板由蜗轮螺杆升降机推拉,沿设定的滑轨槽曲线运动。进料调节装置的端面板下部设轴承座固定下转轴,下转轴穿过调节插板的下滑轨槽,下转轴端部配置下滑轮,调节插板的下滑轨槽相切配合固定下转轴端的下滑轮作上下移动;调节插板上部固定上转轴,上转轴中部连接蜗轮螺杆升降机,上转轴端部配置上滑轮,调节插板及上转轴、上滑轮沿固定的滑轨框内上滑轨槽作曲线移动。在上、下转轴及滑轨槽的限位下,通过蜗轮螺杆升降机推拉,调节插板下端沿圆弧辊面作曲线移动,改变辊压机进料溜管下料截面面积,同时保持调节插板下端与圆弧辊面较小间隙恒定,减少漏料泄压,达到提升辊压机功效的目的。

A Feed Adjusting Device for Roller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压机进料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辊压机进料调节装置,用于辊压机进料密闭调节,尤其是能提高辊压机系统功效。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辊压机进料调节装置,主要由壳体、调节插板、丝杆及传动构成,其调节插板运动主要有直线往复运动或绕轴摆动两种方式,如CN106179710A一种用于辊压机进料装置的控制机构、CN104874467A一种辊压机进料装置、CN105689054A一种辊压机进料斗等,这些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调节装置的调节插板下端与圆弧辊面间隙变化较大,易导致漏料泄压,从而减少辊压机有效做功,且增加后续输送、选粉设备的工作负荷。本技术可有效改善该工况,提升辊压机系统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调节插板下端与圆弧辊面间间隙变化较大漏料泄压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辊压机进料调节装置,该进料调节装置调节插板沿设定的滑轨槽曲线运动,不仅能灵活调节辊压机进料量,而且能保证调节插板下端与圆弧辊面间较小间隙恒定,减少漏料泄压,从而提升辊压机系统功效。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辊压机进料长方形溜管与圆弧辊面接合处,设置一进料调节装置,调节插板由蜗轮螺杆升降机推拉,沿设定的滑轨槽曲线运动。进料调节装置的端面板下部设轴承座固定下转轴,下转轴穿过调节插板的下滑轨槽,下转轴端部配置下滑轮,调节插板的下滑轨槽相切配合固定下转轴端的下滑轮作上下移动;调节插板上部固定上转轴,上转轴中部连接蜗轮螺杆升降机,上转轴端部配置上滑轮,调节插板及上转轴、上滑轮沿固定的滑轨框内上滑轨槽作曲线移动。在上、下转轴及滑轨槽的限位下,通过蜗轮螺杆升降机推拉,调节插板下端沿辊面圆弧作曲线移动,改变辊压机进料溜管下料截面面积,同时保持调节插板下端与圆弧辊面较小间隙恒定,减少漏料泄压,达到提升辊压机功效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灵活调节辊压机进料量的同时,减少漏料泄压,提高辊压机系统功效,结构简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半剖(左)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有新型的俯视图。图中:1-端面板,2-检修门,3-滑轨框,4-上滑轨槽,5-上转轴,6-上滑轮,7-蜗轮螺杆升降机,8-绞支座,9-下转轴,10-轴承座,11-正面板,12-调节插板,13-下滑轨槽,14-下滑轮,15-下面框,16-密封铸件,17-曲线凸台,18-侧挡板,19-螺栓,20-筋板,21-圆弧辊面。具体实施方式辊压机进料调节装置,主要由固定的壳体部件、移动的插板部件及半固定的传动部件三部分组成。端面板1、检修门2、滑轨框3、正面板11、侧挡板18、下面框15、密封铸件16及下转轴9、下滑轮14等通过螺栓19连接拼装组成固定的壳体部件;调节插板12及上转轴5、上滑轮6构成移动的插板部件;蜗轮螺杆升降机7及绞支座8构成半固定的传动部件。壳体通过筋板20加强,各零部件通过螺栓19连接拼装,在蜗轮螺杆升降机7推拉下,通过固定的下转轴9、下滑轮14和移动的上转轴5、上滑轮6实现活动连接。下转轴9两端固定于端面板1的轴承座10上,下滑轮14紧靠轴承座10套在下转轴9两端,下转轴9穿过调节插板12下滑轨槽13,通过下滑轮14及下滑轨槽13的相切配合,调节插板12作上下限位移动;上转轴5固定在调节插板12上部,上转轴5中部连接蜗轮螺杆升降机7,上转轴5端部配置上滑轮6,通过上滑轮6与固定滑轨框3内的上滑轨槽4相切配合,调节插板12作曲线限位移动;蜗轮螺杆升降机7推拉上转轴5作曲线移动;调节插板12上固定的上转轴5两端上滑轮6在设定曲线的滑轨框3上滑轨槽4内限位,调节插板12下滑轨槽13受端面板1轴承座10固定的下转轴9及两端下滑轮14限位,两处限位使得调节插板12按设定曲线移动。辊压机进料调节装置端面板1、侧挡板18带加强筋20,滑轨框3内上滑轨槽4由设计曲线加工而成,下部内侧的密封铸件16设计曲线凸台17,在蜗轮螺杆升降机7推拉下,调节插板12移动时下端与圆弧辊面21间较小间隙恒定。对于易磨损的部位,设置方便更换的耐磨材料,贴近辊压机圆弧辊面21的密封铸件16设计曲线凸台17,嵌入工作区域,形成迷宫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压机进料调节装置,它由固定的壳体部件、移动的插板部件及半固定的传动部件组成,固定的壳体部件包括端面板、滑轨框、正面板、侧挡板、密封铸件、下转轴、下滑轮,移动的插板部件包括调节插板、上转轴、上滑轮,半固定的传动部件包括蜗轮螺杆升降机、绞支座,在蜗轮螺杆升降机推拉下,通过固定的下转轴、下滑轮和移动的上转轴、上滑轮实现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端面板下部设轴承座固定下转轴,下转轴穿过调节插板的下滑轨槽,下转轴端部配置下滑轮,调节插板的下滑轨槽相切配合固定下转轴端的下滑轮作上下移动;调节插板上部固定上转轴,上转轴中部连接蜗轮螺杆升降机,上转轴端部配置上滑轮,调节插板及上转轴、上滑轮沿固定的滑轨框内上滑轨槽作曲线移动;在上、下转轴及滑轨槽的限位下,通过蜗轮螺杆升降机推拉,调节插板下端沿辊面圆弧作曲线移动,改变辊压机进料溜管下料截面面积,同时保持调节插板下端与圆弧辊面间隙恒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压机进料调节装置,它由固定的壳体部件、移动的插板部件及半固定的传动部件组成,固定的壳体部件包括端面板、滑轨框、正面板、侧挡板、密封铸件、下转轴、下滑轮,移动的插板部件包括调节插板、上转轴、上滑轮,半固定的传动部件包括蜗轮螺杆升降机、绞支座,在蜗轮螺杆升降机推拉下,通过固定的下转轴、下滑轮和移动的上转轴、上滑轮实现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端面板下部设轴承座固定下转轴,下转轴穿过调节插板的下滑轨槽,下转轴端部配置下滑轮,调节插板的下滑轨槽相切配合固定下转轴端的下滑轮作上下移动;调节插板上部固定上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可李景行潘帅闻
申请(专利权)人:丁秀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