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用放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1881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PCB用放板架,包括:支撑底座,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轮滑结构,第二轮滑结构,至少一个直接放板层,至少一个可折叠放板层,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垂直固位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轮滑结构以及所述直接放板层配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轮滑结构转动,带动所述直接放板层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升降;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轮滑结构以及所述可折叠放板层配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轮滑结构转动,带动所述可折叠放板层在所述第二支撑柱上升降。

Placement frame for PC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CB用放板架
本技术涉及PCB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CB用放板架。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电子部件,具有承载和连接绝大多数电子元器件的重要作用。PCB从单面发展到双面,再从双面发展到多层,目前,常见的多层板中,层数较低的为6层或者8层,层数较高的多大40至60层,在多层板的生产过程中,各PCB厂商通常使用塑胶框存放内层各层芯板,这种存放内层芯板的塑胶框通常可以叠放在一起,并采用手推运输车进行各工序车间之间的运输。在层数较高的PCB制作过程中,由于芯板数量多,其存放和运输均较为繁琐,且各层芯板之间容易混淆和漏失,例如,若需取出叠放在第三层的塑料框时,需要将第1、2层的塑料框移开,总之,目前各厂家使用的芯板存放塑胶框的模式,对于多层板的生产效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PCB用放板架,可改善内层芯板使用塑胶框存放运输的提高多层PCB在生产过程中的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PCB用放板架,包括:支撑底座,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轮滑结构,第二轮滑结构,至少一个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B用放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轮滑结构,第二轮滑结构,至少一个直接放板层,至少一个可折叠放板层,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垂直固位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轮滑结构以及所述直接放板层配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轮滑结构转动,带动所述直接放板层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升降;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轮滑结构以及所述可折叠放板层配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轮滑结构转动,带动所述可折叠放板层在所述第二支撑柱上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用放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轮滑结构,第二轮滑结构,至少一个直接放板层,至少一个可折叠放板层,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垂直固位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轮滑结构以及所述直接放板层配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轮滑结构转动,带动所述直接放板层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升降;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轮滑结构以及所述可折叠放板层配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轮滑结构转动,带动所述可折叠放板层在所述第二支撑柱上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用放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下方安装有至少4个可锁定滚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B用放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放板层与所述可折叠放板层分别通过可滑动桶套卡套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可滑动桶套的两个对侧设置有挂钩结构,所述轮滑结构通过缆绳挂钩或连杆结构衔接所述挂钩结构,实现对所述放板层的驱动,以使得所述放板层可通过所述可滑动桶套沿着所述支撑柱上下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玉琴杨宝圣朱虎卿庞曙光黄运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祺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