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电路板贴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4270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贴合机,包括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旋转工作台、撕膜机构、四轴机械手、第一取料机构、皮带输送机和压紧机构,第一柔性电路板通过第一上料机构转移至旋转工作台的第一工位上,撕膜机构撕去第一工位上的第一柔性电路板上的膜,四轴机械手将来自第二上料机构的第二柔性电路板贴到经过撕膜处理后的第一柔性电路板上,第一取料机构将贴合后的第一柔性电路板转移至皮带输送机上,压紧机构设置在皮带输送机的输送路径上以再次压紧贴合后的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二片柔性电路板在贴合得更加可靠,避免二者分离,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Flexible circuit board lamina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lexible circuit board laminato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feeding mechanism, a second feeding mechanism, a rotary table, a tearing mechanism, a four-axis manipulator, a first feeding mechanism, a belt conveyor and a pressing mechanism. The first flexible circuit board is transferred to the first position of the rotary table through the first feeding mechanism, and the tearing mechanism tears off the first flexibility of the first position. The second flexible circuit board from the second feeding mechanism is affixed to the first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fter film tearing by a four-axis manipulator. The first feeding mechanism transfers the first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fter film tearing to the belt conveyor. The pressing mechanism is set on the conveying path of the belt conveyor to press the first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the second flexible electricity after film tearing. Roadboard.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the two flexible circuit boards more reliable in bonding, avoid the separation of the two boards,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电路板贴合机
本技术涉及贴合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贴合机。
技术介绍
柔性电路板贴合机可将两片柔性电路板贴合起来,以形成多层的FPC电路板。但是,在贴合时,现有技术中的两层柔性电路板之间的结合不可靠,可能会发生分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贴合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贴合机,包括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旋转工作台、撕膜机构、四轴机械手、第一取料机构、皮带输送机和压紧机构,第一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上料机构转移至所述旋转工作台的第一工位上,所述撕膜机构撕去所述第一工位上的第一柔性电路板上的膜,所述四轴机械手将来自所述第二上料机构的第二柔性电路板贴到经过撕膜处理后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上,所述第一取料机构将贴合后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转移至所述皮带输送机上,所述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皮带输送机的输送路径上以再次压紧贴合后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贴合机还包括第二取料机构和第三取料机构,所述第二取料机构将所述第一上料机构上的第二柔性电路板转移至所述旋转工作台的第一工位上;所述第三取料机构将所述第二上料机构上的第二柔性电路板转移给所述四轴机械手。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贴合机还包括视觉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取料机构的运动路径上。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贴合机还包括电路板网络分析检测装置和收料机构,所述第一取料机构将贴合后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转移至所述电路板网络分析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所述收料机构将经过所述电路板网络分析检测装置检测后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转移至所述皮带输送机。优选地,所述第二取料机构与第三取料机构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二取料机构包括直线导轨、滚珠丝杆、电机和用于放置物料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滚珠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滚珠丝杆转动。优选地,所述撕膜机构包括模组、滑块电机、气动夹爪、滑块和夹爪电机,所述滑块电机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模组直线运动,所述气动夹爪及所述夹爪电机均安装在所述滑块上,且所述夹爪电机驱动所述气动夹爪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三取料机构包括直线导轨、滚珠丝杆、滑块、气缸、真空吸盘和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滑块通过所述滚珠丝杆在所述直线导轨上移动,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安装有多个所述真空吸盘。优选地,所述第二取料机构包括模组、气缸、真空吸盘、电机、压板和滑块,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模组直线运动,所述真空吸盘及所述气缸均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压板安装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优选地,所述收料机构包括电机、丝杆、直线滑轨、滑块、气缸和真空吸盘,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丝杆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直线滑轨运动,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真空吸盘设置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优选地,所述第一取料机构包括模组、第一电机、第一滑块、第二电机、丝杆、直线滑轨、第二滑块、气缸和真空吸盘,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模组的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二电机、丝杆、直线滑轨均安装到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丝杆驱动所述第二滑块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运动,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真空吸盘设置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以使二片柔性电路板在贴合得更加可靠,避免二者分离,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主视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二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撕膜机构的主视图;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撕膜机构的俯视图;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三取料机构的示意图;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图5的侧视图;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二取料机构的示意图;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收料机构的主视图;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0的侧视图;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图8的俯视图;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取料机构的主视图;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1的俯视图;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2的侧视图;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四轴机械手的示意图;图15示意性地示出了旋转工作台的主视图;图16示意性地示出了皮带输送机的主视图;图17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6的俯视图;图18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7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贴合机,包括第一上料机构1、第二上料机构2、旋转工作台3、撕膜机构4、四轴机械手5、第一取料机构6、皮带输送机7和压紧机构8,第一柔性电路板9通过所述第一上料机构1转移至所述旋转工作台3的第一工位上,所述撕膜机构4撕去所述第一工位53上的第一柔性电路板9上的膜,所述四轴机械手5将来自所述第二上料机构2的第二柔性电路板10贴到经过撕膜处理后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9上,所述第一取料机构6将贴合后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9转移至所述皮带输送机7上,所述压紧机构8设置在所述皮带输送机7的输送路径上以再次压紧贴合后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9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0。其中,第一柔性电路板9上贴有膜,当第一柔性电路板9与第二柔性电路板10结合后,第一柔性电路板9位于第二柔性电路板10的下方,因此在贴合之前,需要将其上的膜移除,这是通过撕膜机构4实现的。去除了膜之后的第一柔性电路板9置于旋转工作台3的第一工位上(旋转工作台3具有两个工位),待四轴机械手5通过吸盘吸取第二柔性电路板10后,将其压到第一柔性电路板9上,实现二者的贴合。然后,再将贴合好的工件通过皮带输送机7输出出去。本技术在皮带输送机7的传送路径上设置压紧机构8,则可以对第一和第二柔性电路板进行再次压紧,以防止二者分离。可见,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以使二片柔性电路板在贴合得更加可靠,避免二者分离,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贴合机还包括第二取料机构11和第三取料机构12,所述第二取料机构11将所述第一上料机构1上的第二柔性电路板10转移至所述旋转工作台3的第一工位上;所述第三取料机构12将所述第二上料机构2上的第二柔性电路板10转移给所述四轴机械手5。第二取料机构11和第三取料机构12实现物料的转移。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贴合机还包括视觉检测装置13,设置在所述第三取料机构12的运动路径上。视觉检测装置13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技术,对柔性电路板的柔性电路板产品坐标进行检测。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贴合机还包括电路板网络分析检测装置14和收料机构15,所述第一取料机构6将贴合后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9转移至所述电路板网络分析检测装置14进行检测,所述收料机构15将经过所述电路板网络分析检测装置14检测后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9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0转移至所述皮带输送机7。电路板网络分析检测装置14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技术,对柔性电路板的短路、断路等缺陷进行检测。优选地,所述第二取料机构11与第三取料机构12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二取料机构11包括直线导轨16、滚珠丝杆17、电机18和用于放置物料的滑块19,所述滑块19与所述滚珠丝杆17螺纹连接,所述滑块19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电路板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旋转工作台、撕膜机构、四轴机械手、第一取料机构、皮带输送机和压紧机构,第一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上料机构转移至所述旋转工作台的第一工位上,所述撕膜机构撕去所述第一工位上的第一柔性电路板上的膜,所述四轴机械手将来自所述第二上料机构的第二柔性电路板贴到经过撕膜处理后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上,所述第一取料机构将贴合后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转移至所述皮带输送机上,所述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皮带输送机的输送路径上以再次压紧贴合后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电路板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旋转工作台、撕膜机构、四轴机械手、第一取料机构、皮带输送机和压紧机构,第一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上料机构转移至所述旋转工作台的第一工位上,所述撕膜机构撕去所述第一工位上的第一柔性电路板上的膜,所述四轴机械手将来自所述第二上料机构的第二柔性电路板贴到经过撕膜处理后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上,所述第一取料机构将贴合后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转移至所述皮带输送机上,所述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皮带输送机的输送路径上以再次压紧贴合后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贴合机还包括第二取料机构和第三取料机构,所述第二取料机构将所述第一上料机构上的第二柔性电路板转移至所述旋转工作台的第一工位上;所述第三取料机构将所述第二上料机构上的第二柔性电路板转移给所述四轴机械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贴合机还包括视觉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取料机构的运动路径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贴合机还包括电路板网络分析检测装置和收料机构,所述第一取料机构将贴合后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转移至所述电路板网络分析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所述收料机构将经过所述电路板网络分析检测装置检测后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转移至所述皮带输送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取料机构与第三取料机构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二取料机构包括直线导轨、滚珠丝杆、电机和用于放置物料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滚珠丝杆螺纹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珍杨坤向光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晖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