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挂车空气悬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0663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6:28
一种半挂车空气悬架系统,包括车架和设置在所述车架下方的前支架,中支架和后支架,所述车架下表面对应所述前支架和所述中支架之间设有安装板,所述车架下方对应所述后支架和所述中支架之间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安装板下方连接有气囊,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气囊之间设有缓冲块,所述前支架和所述中支架之间设有板簧,所述减震机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车轴座,所述车轴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吊耳,所述吊耳的两端通过拉杆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中支架和所述后支架上。其结构简单,提高了悬架系统强度及车辆行驶稳定性,防止了悬架系统异常磨损,降低了制造费用。

A Semi-trailer Air Suspens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挂车空气悬架系统
本技术涉及半挂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挂车空气悬架系统。
技术介绍
半挂车是车轴置于车辆重心(当车辆均匀受载时)后面,并且装有可将水平和垂直力传递到牵引车的联结装置的挂车。半挂车一般是三轴半挂车,其种类分为十一米仓栏半挂车,十三米仓栏,低平板半挂车等好多种类,是通过牵引销与半挂车头相连接的一种重型的运输交通工具。半挂车包括车身、车桥和悬架系统,车桥和悬架系统位于车身底部,车桥两端设置有车轮,其横向设置于车身底部,悬架系统位于车身与车桥之间用以连接车桥和车身;当车身受到外力拖动时,该车身通过悬架系统带动位于车桥两端的车轮运动。而悬架系统作为中间连接及承压机构,其强度必须要有够强的保障,才能避免断裂,或因变形而影响车轴平行度。现有的半挂车悬架系统经常因为没得到有效加固,或是使用过程中磨损较快,而影响了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且轮胎和悬架系统都会产生异常磨损。且目前半挂车悬架,都是采用钢板弹簧平衡悬架,此悬架在实际行使中由于路面不平度的影响和车辆启动制动工况中产生的交变载荷的影响,半挂车的悬架支架会受到交变载荷的作用,在这种交变载荷反复作用下,会发生裂纹萌生和扩展,并导致突然断裂,留有安全隐患。因此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此技术是在对半挂车空气悬架系统技术中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强度高抗压的半挂车空气悬架系统。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半挂车空气悬架系统,包括车架和设置在所述车架下方的前支架,中支架和后支架,所述车架下表面对应所述前支架和所述中支架之间设有安装板,所述车架下方对应所述后支架和所述中支架之间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安装板下方连接有气囊,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气囊之间设有缓冲块,所述前支架和所述中支架之间设有板簧,所述减震机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车轴座,所述车轴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吊耳,所述吊耳的两端通过拉杆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中支架和所述后支架上。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囊下方设有连接板,所述板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架和中支架,所述板簧的中部通过U形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支架,中支架和后支架的两侧和所述车架之间均固定焊接有加强板。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囊包括设置在内壁的橡胶密封层和设置在外壁的橡胶保护层、所述气囊的开口端设有活塞,所述气囊内部设有连接活塞的弹性缓冲垫,所述气囊上还设有气孔和控制气孔进气量的电磁阀。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支架上设有平衡臂,所述平衡臂的中心平衡点铰接在所述中支架的中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上定位座和下减震座,所述上定位座的底端通过减震橡胶或者弹簧与所述下减震座进行弹性连接,所述下减震座通过螺栓与所述吊耳进行固定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支架、中支架以及后支架的外侧与车架之间均固定焊接有连接管,所述前支架的内侧和所述中支架的内侧与车架之间均固定焊接有加强筋。本技术提供一种半挂车空气悬架系统,设置气囊,垂直方向的载荷可由气囊承受,通过电磁阀控制使气囊内充满少量的气体压力,保证能够承受空车架的载荷,满载时,通过电磁阀控制使气囊内充满大量的气体压力,保证能够承受所载货物的载荷,使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得到大大改善;设置加强板及加强筋使得各支架连接稳固性强;在中支架上设置平衡臂,板簧的一端可通过卷耳或其他方式连接在平衡臂上,使得板簧形成弧形,使得摩擦磨损降低,极大延长了板簧与平衡臂的使用寿命及工作稳定性;减震机构的设计位置不同于传统,将减震机构设置在车身的正上方,居中后位置对于两侧的减震效果相同,使得车体更加稳定,达到保持车体的稳定性的作用;减震元件采用减震橡胶或者弹簧替代,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提高了悬架系统强度及车辆行驶稳定性,防止了悬架系统异常磨损,降低了制造费用,减轻了自重重量,可以减轻和消除路面通过车轴传给车架的冲击载荷和震动,并可提高乘员的乘坐舒适性,适应恶劣路况,且对路面的损害可降到最低,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承载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如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半挂车空气悬架系统,包括车架1和设置在所述车架1下方的前支架2,中支架3和后支架4,所述车架1下表面对应所述前支架2和所述中支架3之间设有安装板5,所述车架1下方对应所述后支架4和所述中支架3之间设有减震机构6,所述安装板5下方连接有气囊7,所述安装板5和所述气囊7之间设有缓冲块8,所述前支架2和所述中支架3之间设有板簧9,所述减震机构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车轴座10,所述车轴座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吊耳11,所述吊耳11的两端通过拉杆12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中支架3和所述后支架4上。所述气囊7下方通过螺栓等其他连接方式连接设有连接板13,所述中支架3上设有平衡臂14,所述平衡臂14的中心平衡点铰接在所述中支架3的中部,所述板簧9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架2和中支架的平衡臂14上(可通过在前支架2中部和平衡臂14上设置螺栓或者固定稍进行连接,不作限定,只需要固定住即可),所述板簧9的中部通过U形螺栓15固定在所述连接板13上。所述减震机构6包括上定位座61和下减震座62,所述上定位座61的底端通过减震橡胶63与所述下减震座62进行弹性连接,减震橡胶63和上定位座61以及下减震座62之间可通过凹凸适配的结构进行卡紧连接,所述下减震座62通过螺栓与所述吊耳11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气囊7包括设置在内壁的橡胶密封层71和设置在外壁的橡胶保护层72、所述气囊7的开口端设有活塞73,所述气囊7内部设有连接活塞73的弹性缓冲垫74,所述气囊7上还设有气孔75和控制气孔75进气量的电磁阀76。所述前支架2,中支架3和后支架4的两侧和所述车架1之间均固定焊接有三角形的加强板16。所述前支架2、中支架3以及后支架4的外侧与车架1之间均固定焊接有连接管17,所述前支架2的内侧和所述中支架3的内侧与车架1之间均固定焊接有加强筋1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半挂车空气悬架系统,设置气囊7,垂直方向的载荷可由气囊承受,通过电磁阀控制使气囊内充满少量的气体压力,保证能够承受空车架的载荷,满载时,通过电磁阀76控制使气囊7内充满大量的气体压力,保证能够承受所载货物的载荷,使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得到大大改善;设置加强板16及加强筋17使得各支架连接稳固性强;在中支架3上设置平衡臂14,板簧9的一端可通过卷耳或其他方式连接在平衡臂14上,使得板簧9形成弧形,使得摩擦磨损降低,极大延长了板簧与平衡臂的使用寿命及工作稳定性;减震机构的设计位置不同于传统,将减震机构6设置在车身的居中后位置对于两侧的减震效果相同,使得车体更加稳定,达到保持车体的稳定性的作用;减震元件采用减震橡胶63替代,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提高了悬架系统强度及车辆行驶稳定性,防止了悬架系统异常磨损,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挂车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和设置在所述车架下方的前支架,中支架和后支架,所述车架下表面对应所述前支架和所述中支架之间设有安装板,所述车架下方对应所述后支架和所述中支架之间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安装板下方连接有气囊,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气囊之间设有缓冲块,所述前支架和所述中支架之间设有板簧,所述减震机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车轴座,所述车轴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吊耳,所述吊耳的两端通过拉杆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中支架和所述后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挂车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和设置在所述车架下方的前支架,中支架和后支架,所述车架下表面对应所述前支架和所述中支架之间设有安装板,所述车架下方对应所述后支架和所述中支架之间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安装板下方连接有气囊,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气囊之间设有缓冲块,所述前支架和所述中支架之间设有板簧,所述减震机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车轴座,所述车轴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吊耳,所述吊耳的两端通过拉杆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中支架和所述后支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车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下方设有连接板,所述板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架和中支架,所述板簧的中部通过U形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车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中支架和后支架的两侧和所述车架之间均固定焊接有加强板。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永立王东宁闫家琪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泰格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