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防撞墙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153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8:15
一种可调节式防撞墙模板,设置于桥板的边缘,包括内模和外模,所述内模的上端和所述外模的上端之间通过拉结板固定连接,并且拉结板与外模一体连接,内模的下部和外模的下部之间通过对拉螺杆固定连接,内模和所述桥板之间通过伸缩斜撑杆相连接,伸缩斜撑杆与内模和桥板均转动连接;所述外模的下端低于所述桥板,外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弯折板,弯折板向桥板的中部延伸,弯折板连接有可调上翻板,可调上翻板的上端抵在桥板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防撞墙模板,能够根据桥板的具体角度和厚度进行调整,从而使防撞墙能够满足桥梁的实际需要。

An Adjustable Anti-Collision Wall Template

An adjustable anti-collision wall tem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edge of the bridge plate, including an internal die and an external die. The upper end of the internal di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external die are fixed by a tie plate, and the tie plate is integrally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die. The lower part of the internal die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external die are fixed by a pull screw, and the internal die and the bridge plate are connected by a telescopic skew rod, and the telescopic skew is inclined. The lower end of the external die is lower than the bridge plat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external die is fixed with a bending plate, which extends to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ridge plate. The bend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n adjustable up-turning plat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adjustable up-turning plate is plac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ridge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djustable anti-collision wall template, which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angle and thickness of the bridge plate, so that the anti-collision wall can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防撞墙模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调节式防撞墙模板。
技术介绍
防撞墙,即土木工程中用于公路、铁路的两侧墙体部分,多用于高架桥、空中公路、高架铁路等,其作为桥梁的两侧安全保障结构,与防撞护栏一样都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防撞墙与防撞护栏的区别也较大,防撞墙属于永久性结构,其利用钢筋混凝土成型,固定在高架桥梁或高铁的箱梁两侧,属于桥梁的一部分,而防撞护栏是安装在预埋件上的,相对于防撞墙的整体重量而言,防撞护栏是由钢材或不锈钢制成,其重量轻,耐冲击能力较低,多用于普通公路的两侧。防撞墙的模板主要包括内模和外模,在施工时内模和外模分别位于桥梁表面和脚手架上。现有技术中的防撞墙模板大多是固定结构,无法根据桥梁的角度和桥板的厚度进行调整,施工时多有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防撞墙模板,能够根据桥板的具体角度和厚度进行调整,从而使防撞墙能够满足桥梁的实际需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可调节式防撞墙模板,设置于桥板的边缘,包括内模和外模,所述内模的上端和所述外模的上端之间通过拉结板固定连接,并且拉结板与外模一体连接,内模的下部和外模的下部之间通过对拉螺杆固定连接,内模和所述桥板之间通过伸缩斜撑杆相连接,伸缩斜撑杆与内模和桥板均转动连接所述外模的下端低于所述桥板,外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弯折板,弯折板向桥板的中部延伸,弯折板连接有可调上翻板,可调上翻板的上端抵在桥板的下表面。所述桥板上固定设置有角铁,所述伸缩斜撑杆的下端通过铰接轴与角铁铰接,伸缩斜撑杆的上端通过铰接轴与所述内模的上部铰接。所述伸缩斜撑杆包括第一螺杆和两个连接杆,第一螺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扳手,第一螺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并且两个外螺纹的旋向相反,两个连接杆上均开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螺孔,两个第一螺孔分别与两个外螺纹相匹配,两个连接杆各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铰接轴的通孔。所述伸缩斜撑杆包括转动杆和两个第二螺杆,转动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扳手,转动杆的两端各开设有一个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螺孔,两个第二螺孔的旋向相反,两个第二螺孔一一对应地与两个第二螺杆相匹配,两个第二螺杆各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铰接轴的通孔。所述扳手设置为圆钢。相邻的两个所述内模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二定位销相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外模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一定位销相连接。所述弯折板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垂直设置,固定板上穿设有紧固螺栓,所述可调上翻板上开设有垂直延伸的调节槽,紧固螺栓从调节槽中穿过套设有紧固螺母,紧固螺母将可调上翻板顶紧在固定板上。所述紧固螺栓上还套设有垫片,垫片位于所述可调上翻板和所述紧固螺母之间。所述紧固螺栓上还套设有垫片,垫片位于所述可调上翻板和所述紧固螺母之间。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根据桥板的具体角度和厚度进行调整,从而使防撞墙能够满足桥梁的实际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种伸缩斜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种伸缩斜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可调上翻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拉结板,2-外模,3-第一定位销,4-对拉螺杆,5-弯折板,6-固定板,7-可调上翻板,8-桥板,9-角铁,10-伸缩斜撑杆,11-扳手,12-内模,13-第二定位销,14-连接板,15-通孔,16-第一螺杆,17-连接杆,18-第一螺孔,19-转动杆,20-第二螺孔,21-第二螺杆,22-紧固螺栓,23-垫片,24-紧固螺母,25-调节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种伸缩斜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种伸缩斜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可调上翻板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可调节式防撞墙模板,设置于桥板8的边缘,包括内模12和外模2,内模12的上端和外模2的上端之间通过拉结板1固定连接,并且拉结板1与外模2一体连接,内模12的下部和外模2的下部之间通过对拉螺杆4固定连接,内模12和桥板8之间通过伸缩斜撑杆10相连接,伸缩斜撑杆10与内模12和桥板8均转动连接。外模2的下端低于桥板8,外模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弯折板5,弯折板5向桥板8的中部延伸,弯折板5连接有可调上翻板7,可调上翻板7的上端抵在桥板8的下表面。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内模12设置在桥板8上,外模2悬空在桥板8侧方。然后通过调节伸缩斜撑杆10来调节内模12的垂直度,因为内模12和外模2之间通过拉结板1固定连接,所以同时还能够对外模2的垂直度进行调整。之后可以调节可调上翻板7的高度,使可调上翻板7的上端抵在桥板8的下表面上,有效防止注浆的过程中发生漏浆,至此完成对防撞墙模板的整体调节。此外,因为拉结板1和外模2是一体连接的,所以能够有效地将外模2的载荷传递到内模12上,由内模12来分担,在注浆的时候可以避免模板变形。伸缩斜撑杆10具体的设置方式为:桥板8上固定设置有角铁9,伸缩斜撑杆10的下端通过铰接轴与角铁9铰接,伸缩斜撑杆10的上端通过铰接轴与内模12的上部铰接,铰接轴可以设置为螺栓。当伸缩斜撑杆10的长度发生改变的时候,因为下端是无法移动的,所以上端的位置会发生变化,进而带动内模12上端的位置发生变化,又因为内模12的下端是固定在桥板8上的,所以内模12上端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会带动内模12的倾角发生改变,实现调节垂直度的目的。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两种伸缩斜撑杆10的实施方案。第一种:伸缩斜撑杆10包括第一螺杆16和两个连接杆17,第一螺杆16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扳手11,第一螺杆16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并且两个外螺纹的旋向相反,两个连接杆17上均开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螺孔18,两个第一螺孔18分别与两个外螺纹相匹配,两个连接杆17各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板14,连接板14上开设有用于穿设铰接轴的通孔15。扳手11设置为圆钢,并且扳手11的轴线与第一螺杆16的轴线相互垂直。需要调节伸缩斜撑杆10的长度的时候,只需要转动扳手11,进而带动第一螺杆16转动,因为两个第一螺孔18的旋向相反,所以第一螺杆16在转动的时候其两端会同步伸入到第一螺孔18中或者从第一螺孔18中抽出,从而改变第一螺杆16的两端在两个第一螺孔18内的深度,进而改变伸缩斜撑杆10的长度。第二种:伸缩斜撑杆10包括转动杆19和两个第二螺杆21,转动杆1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扳手11,转动杆19的两端各开设有一个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螺孔20,两个第二螺孔20的旋向相反,两个第二螺孔20一一对应地与两个第二螺杆21相匹配,两个第二螺杆21各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板14,连接板14上开设有用于穿设铰接轴的通孔15第一螺杆16。扳手11设置为圆钢,并且扳手11的轴线与转动杆1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防撞墙模板,设置于桥板(8)的边缘,包括内模(12)和外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12)的上端和所述外模(2)的上端之间通过拉结板(1)固定连接,并且拉结板(1)与外模(2)一体连接,内模(12)的下部和外模(2)的下部之间通过对拉螺杆(4)固定连接,内模(12)和所述桥板(8)之间通过伸缩斜撑杆(10)相连接,伸缩斜撑杆(10)与内模(12)和桥板(8)均转动连接;所述外模(2)的下端低于所述桥板(8),外模(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弯折板(5),弯折板(5)向桥板(8)的中部延伸,弯折板(5)连接有可调上翻板(7),可调上翻板(7)的上端抵在桥板(8)的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防撞墙模板,设置于桥板(8)的边缘,包括内模(12)和外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12)的上端和所述外模(2)的上端之间通过拉结板(1)固定连接,并且拉结板(1)与外模(2)一体连接,内模(12)的下部和外模(2)的下部之间通过对拉螺杆(4)固定连接,内模(12)和所述桥板(8)之间通过伸缩斜撑杆(10)相连接,伸缩斜撑杆(10)与内模(12)和桥板(8)均转动连接;所述外模(2)的下端低于所述桥板(8),外模(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弯折板(5),弯折板(5)向桥板(8)的中部延伸,弯折板(5)连接有可调上翻板(7),可调上翻板(7)的上端抵在桥板(8)的下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防撞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板(8)上固定设置有角铁(9),所述伸缩斜撑杆(10)的下端通过铰接轴与角铁(9)铰接,伸缩斜撑杆(10)的上端通过铰接轴与所述内模(12)的上部铰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防撞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斜撑杆(10)包括第一螺杆(16)和两个连接杆(17),第一螺杆(16)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扳手(11),第一螺杆(16)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并且两个外螺纹的旋向相反,两个连接杆(17)上均开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螺孔(18),两个第一螺孔(18)分别与两个外螺纹相匹配,两个连接杆(17)各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板(14),连接板(14)上开设有用于穿设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拓张毅飞白扬青肖可王丹许红涛赵文胜何峰李在阳白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