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软X射线分光的多层膜切片光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3579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软X射线波段的多层膜切片光栅。其特征是使用WSi2作为多层膜的吸收层,Si作为间隔层,相对于多层膜表面进行斜切,将斜切面上的周期多层膜作为光栅进行分光。与传统的光栅相比,新型多层膜切片光栅的制备工艺更加便捷,可轻松达到15000/mm以上,应用于软X射线波段的分光。且由于多层膜本身可以增强反射光,因此可在不使用其他光学元件的条件下提高光栅效率。WSi2和Si因其应力较小,界面粗糙度和扩散情况较小,成膜质量较好而被选择作为切片光栅的材料组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软X射线分光的多层膜切片光栅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X射线分光元件的研究,属精密光学元件研究领域,可应用于发展超高分辨率软X射线光谱仪、单色仪等高精密仪器。
技术介绍
衍射光栅具有周期分布的结构,可以调制入射光的振幅和相位,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入射光经过衍射光栅后,传播方向满足光栅方程:nλ/D=cosθn−cosθ0,其中D为光栅周期,θ0和θn为掠入射与掠衍射角,n为衍射级次,λ为波长。衍射光的传播方向由光波长和光栅周期决定,衍射光栅可以分离入射光中不同的波长成分。利用这一分光特征,衍射光栅可作为核心元件应用于光谱仪、单色仪等仪器中,在物质成分鉴定、天文观测、生物、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软X射线由于其波长短,穿透性强,覆盖大部分元素的共振线,在材料科学、等离子体诊断、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然而在这一波段,材料对光的吸收极强,几乎所有材料的折射率都接近于1,正入射反射率极低,只能利用全反射获得高反射率。但是掠入射系统像差较大,能谱分辨率差,集光效率和光通量很低,大大降低了衍射光栅在这一波段的应用性能。多层膜作为一维人造晶体结构,由高、低原子序数材料交替构成干涉结构,在满足布拉格条件:2dsinθ=nλ时,入射光相干叠加,可在软X射线波段获得极高的反射率。将多层膜技术与光栅相结合,可以在软X射线波段同时获得更大的集光效率以及更高的光谱分辨率。多层膜光栅的分辨率为:R=kN,k为衍射级次,N为光栅线密度。对于多层膜光栅在软X射线波段达到极其高的光谱分辨率的方法有两种:增加光栅线密度或在高级次进行衍射。常见的多层膜光栅有闪耀多层膜光栅(BlazedMultilayerGrating,BMG)、矩形多层膜光栅(AlternateMultilayerGrating,AMG)、刻蚀多层膜光栅(LamellarMultilayerGrating,LMG)等。然而由于制备工艺等问题,其性能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制备LMG时对刻蚀工艺要求高,无法在高级次获得理想衍射效率,主要使用零级次衍射光;BMG和AMG在多层膜沉积过程中对基底形状的不完全复制大大降低了衍射效率,限制了可以获得的光栅线密度。为在软X射线实现高分辨率和高效率的衍射光栅,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软X射线分光的多层膜切片光栅,突破了传统多层膜光栅制备技术对光栅线密度的限制,并且其特定的闪耀功能使其可以在任意级次进行闪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突破现有技术对光栅线密度的限制,提供一种可实现超高分辨率的应用于软X射线分光的多层膜切片光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软X射线分光用多层膜切片光栅由WSi2和Si两种材料交替镀制形成。所述的多层膜切片光栅在一个膜层周期内,厚度比(一个膜层周期内,WSi2层膜厚与总膜层厚度的比值)在0.1~0.9范围内。所述的多层膜切片光栅,其中的WSi2/Si多层膜结构是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直接在平板超高精度Si基底上镀制。所述多层膜切片光栅是由多层膜经过斜切而制成,相对于多层膜表面的斜切角Ψ为0-90°。所述的多层膜切片光栅的切面经过打磨抛光,作为光栅面对入射光进行分光。所述的多层膜切片光栅的光栅周期D由多层膜周期d和斜切角Ψ确定,满足公式:D=d/sinΨ。所述的多层膜切片光栅结构采用以下方法确定:(1)利用布拉格方程:(1)根据实验应用时所需的工作波长,选择多层膜的周期厚度d。为布拉格角,n为反射级次;(2)根据工作需要选择需要增强的级次,将光栅方程的级次m与公式(1)中的反射级次n进行匹配。其中光栅方程为:(2)其中D为光栅周期,为入射角,为衍射角,m为衍射级次;(3)切片光栅的光栅周期D由多层膜厚度d和斜切角确定:(3)(4)根据上述确定的多层膜周期厚度d以及选择的增强级次,将式(1)、式(2)和式(3)联立,计算得到斜切角。所述的软X射线分光的多层膜切片光栅,其闪耀角Ф满足公式:2Ф=α+β。所述的软X射线分光的多层膜切片光栅,其光谱分辨A由光栅线密度N和衍射级次k确定,且满足公式:A=(Δλ/λ)=kN。其中Δλ为多层膜光栅可分辨最小波长间隔。现有的多层膜光栅,制备工艺较为复杂且精度要求高,这大大限制了光栅线的密度。本专利技术研究开发出的多层膜切片光栅,在直流磁控溅射沉积镀膜技术的基础上,直接对镀制完成的多层膜膜堆进行斜切,多层膜厚度精确度可达0.1nm,光栅线密度可轻松突破15000/mm,具有超高光谱分辨率,且制备工艺简单便捷,为实现软X射线高分辨分光技术提供了高效的新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WSi2/Si多层膜切片光栅初步测试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应用于软X射线分光的多层膜切片光栅,其结构采用以下方法确定:(1)利用布拉格方程:(1)根据实验应用时所需的工作波长,选择多层膜的周期厚度d。为布拉格角,n为反射级次;(2)根据工作需要选择需要增强的级次,将光栅方程的级次m与公式(1)中的反射级次n进行匹配。其中光栅方程为:(2)其中D为光栅周期,为入射角,为衍射角,m为衍射级次;(3)切片光栅的光栅周期D由多层膜厚度d和斜切角确定:(3)(4)根据上述确定的多层膜周期厚度d以及选择的增强级次,将式(1)、式(2)和式(3)联立,计算得到斜切角。根据上述方法设计的软X射线分光的多层膜切片光栅,其闪耀角Ф满足公式:2Ф=α+β。根据上述方法设计的软X射线分光的多层膜切片光栅,其光谱分辨A由光栅线密度N和衍射级次k确定,且满足公式:A=(Δλ/λ)=kN。其中Δλ为多层膜光栅可分辨最小波长间隔。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针对同步辐射光源软X射线波段实验应用需求,针对中心波长波段,设计了WSi2/Si多层膜切片光栅:(1)根据布拉格公式(1)设计多层膜光栅周期厚度d=10nm,兼顾衍射效率与应力,本次设计的多层膜厚度比为0.5;(2)根据光栅方程和布拉格公式(1,2),选择闪耀级次为正一级次衍射光;(3)联立公式(1,2,3),设计多层膜光栅斜切角;(4)根据上述所设计的多层膜切片光栅,光栅周期为57.59nm;(5)根据上述所设计的多层膜切片光栅,光栅线密度高达为17364/mm。根据上述多层膜切片光栅的设计结构,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沉积方法,在平面超光滑Si基底上镀制多层膜结构,再使用聚焦离子束(FocusingIonBeam,FIB)对其进行斜切并打磨抛光光栅面。多层膜切片光栅的设计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多层膜膜堆由WSi2和Si交替镀制构成,再对其进行斜切,斜切面作为光栅分光面;图2为多层膜切片光栅初步实验测试结果,测试在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计量站完成,图中光强最强处为布拉格方程与光栅方程耦合处,与理论设计值基本吻合,衍射峰的最小半高全宽为0.05nm,证明了超高的光谱分辨率能力,充分验证了本专利技术的可行性与未来极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软X射线分光的多层膜切片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膜切片光栅是由WSi2和Si两种材料交替镀制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软X射线分光的多层膜切片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膜切片光栅是由WSi2和Si两种材料交替镀制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X射线分光的多层膜切片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膜切片光栅在一个膜层周期内,WSi2层膜厚与总膜层厚度的比值为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X射线分光的多层膜切片光栅,其中的WSi2/Si多层膜结构是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直接在平板超高精度Si基底上镀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X射线分光的多层膜切片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膜切片光栅是由多层膜经过斜切而制成,相对于多层膜表面的斜切角Ψ为0-9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X射线分光的多层膜切片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膜切片光栅的切面经过打磨抛光,作为光栅面对入射光进行分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X射线分光的多层膜切片光栅,其特征在于,光栅周期D为多层膜周期d与sinΨ的比值,即D=d/sinΨ。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软X射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京涛张嘉怡朱运平金长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宏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