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车底盘和牵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77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牵引车底盘和牵引车,牵引车底盘包括:底盘框架;中横梁,与底盘框架相连接;中纵梁,与底盘框架相连接,中纵梁与中横梁分隔底盘框架以形成多个格栅;地板,可拆卸地嵌设于格栅中。应用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不增加牵引车底盘重量的情况下保证了牵引车底盘的强度,同时中横梁和中纵梁分隔出的格栅中,设置有可拆卸的地板模块,设计简单,且可实现模块化布置,泛用性强且生产成本低廉。在牵引车底盘上,需要承载货物或相应功能部件的位置,地板紧固在中横梁和/或中纵梁上,在需要作业人员通过的位置,作业人员可手动开启相应的地板,以形成检修通道,方便作业人员执行检修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牵引车底盘和牵引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牵引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牵引车底盘和一种牵引车。
技术介绍
目前,跨座式单轨检测作业车大多用于运输作业人员及维护设备到单轨线路上。除了日常的巡检(车上目视检查为主),还需要对单轨轨道梁及支座等进行检查(作业人员需要下到车底)。一般的跨座式单轨检测作业车底盘多采用承载式底架,地板采用复合地板(如artboard三明治结构),上面铺设塑胶地板布或花纹钢板,车辆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地板进行整体设计,又要根据不同使用需求,预留检修通道,设计复杂、制造工艺繁琐,且不具备泛用性,生产成本高。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设计简单且泛用性较强的底盘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牵引车底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牵引车。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牵引车底盘,包括:底盘框架;中横梁,与底盘框架相连接;中纵梁,与底盘框架相连接,中纵梁与中横梁分隔底盘框架以形成多个格栅;地板,可拆卸地嵌设于格栅中。在该技术方案中,牵引车底盘包括作为主体的底盘框架,框架中设置有相互交错连接的中横梁和中纵梁,中横梁和中纵梁将底盘框架内分隔成多个格栅,地板可拆卸的嵌设于格栅中。应用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底盘框架内交错设置有中横梁和中纵梁,在不增加牵引车底盘重量的情况下保证了牵引车底盘的强度,同时中横梁和中纵梁分隔出的格栅中,设置有可拆卸的地板模块。其中,可以设置每个格栅的尺寸相同,可以使得同一尺寸的地板适用于所有位置的格栅;或者,每个格栅的尺寸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更改尺寸,同时配合设置不同尺寸的地板,设计简单,且可实现模块化布置,泛用性强且生产成本低廉。在牵引车底盘上,需要承载货物或相应功能部件的位置,地板紧固在中横梁和/或中纵梁上,在需要作业人员通过的位置,地板可开合设置,或地板搭设于格栅中,作业人员可手动开启相应的地板,以形成检修通道,方便作业人员执行检修作业。具体地,底盘框架为矩形框架,在矩形框架内部沿宽度方向设置中横梁,中横梁可设置为垂直于矩形框架的长边;同时在矩形框架内沿长度方向设置中纵梁,中纵梁可设置为垂直于矩形框架的宽边;在中横梁垂直于矩形框架的长边,同时中纵梁垂直于矩形框架的宽边的情况下,中横梁和中纵梁相互垂直相交,并彼此固定相连,以使牵引车底盘在不加整体重量的前提下保持较高的结构强度;同时,中横梁和中纵梁交叉设置后将底盘框架内部分隔成多个格栅;地板为模块化地板,每个格栅中分别设置一块地板,地板的形状及尺寸与格栅相匹配,模块化地板下部沉入格栅;在需要承重的部分,底盘与底盘框架、中横梁和/或中纵梁固定相连;在需要预留作业人员通道的地方,对应的地板可通过折页开合,或对应地板不固定,可由作业人员手动开启,实现牵引车底盘的模块化生产和简单、自由的设计布置。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牵引车底盘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底盘框架具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端梁和相对设置的边梁,端梁和边梁依次首尾相接以围成框体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底盘框架包括沿牵引车底盘宽向相对设置的至少两根端梁,以及沿牵引车底盘长向相对设置的至少两根边梁;端梁和边梁首尾相接,具体地,端梁和边梁可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每根端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边梁的一端相连接,每根边梁的两端也分别与两根端梁的一端相连接,端梁和边梁顺次首尾相接,围成一矩形的框体结构,形成一稳定的底盘框架。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中横梁设置为多个,多个中横梁间隔设置;以及中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边梁相连接,中横梁和中纵梁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中横梁的数量为多个,中横梁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底盘强度要求,和/或根据格栅的尺寸要求自由设置。多个中横梁之间间隔设置,多个中横梁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为固定值,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中横梁和与其相交叉的中纵梁相连接,以保证牵引车底盘的整体强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中纵梁设置为多个,多个中纵梁间隔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中纵梁的数量为多个,中纵梁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底盘强度要求,和/或根据格栅的尺寸要求自由设置。多个中纵梁之间间隔设置,多个中纵梁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为固定值,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中纵梁和与其相交叉的中纵梁相连接,多个中纵梁和多个中横梁彼此交叉相连后形成网状格栅,多个地板分别布置在网状格栅中。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牵引车底盘还包括:转向架安装梁,设置于底盘框架,转向架安装梁的一端与端梁相连接;轮罩,设置于转向架安装梁上,轮罩用于隔离底盘框架和转向架。在该技术方案中,牵引车底盘还设置有转向架安装梁,用于安装牵引车的转向架。转向架安装梁设置于底盘框架的两端,与端梁相连接。转向架安装梁上设置有轮罩,轮罩覆盖转向架并使得转向架与底盘框架相隔离,以保证牵引车底盘结构稳定,同时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牵引车底盘还包括:牵引座安装梁,与转向架安装梁的另一端相连接;牵引座,设置于牵引座安装梁上,牵引座用于连接待牵引车辆。在该技术方案中,牵引车底盘设置有牵引座安装梁,与转向架安装梁相连接,牵引座安装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待牵引车辆的牵引座,以实现牵引车的牵引功能。牵引座安装梁和牵引座固定在牵引车底盘框架上,使得牵引结构更加稳固,牵引车在执行牵引作业时受力更加合理,提高牵引车的结构强度和牵引能力。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地板与中横梁或中纵梁铰接。在该实施例中,地板与中横梁或中纵梁铰接。当需要承重时,地板通过螺栓等方式紧固于格栅中,以确保承重能力。当需要设置作业人员通道时,地板无需紧固,作业人员可通过铰链、折页等铰接结构开合地板,实现作业人员的通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牵引车底盘还包括:锁具,设置于地板上,用于将地板锁定于格栅。在该技术方案中,地板上设置有锁具,将地板锁定在格栅上。具体地,设置有锁具的地板作为可供作业人员通过的通道,在不需要作业人员通过时,锁具锁紧地板,方式地板在车辆运行中因颠簸而反复开合,造成磨损或人员危险。当车辆到达工作地点,需要作业人员通过地板时,开启锁具,地板通过铰链、折页等铰接结构开启,以供作业人员通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地板通过螺栓螺接于中横梁和/或中纵梁。在该技术方案中,作为称重位置的地板通过螺栓螺接的方式紧固在由中横梁和中纵梁分隔成的格栅上,装配方式简单,成本低廉,易实现模块化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牵引车,该牵引车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牵引车底盘,因此,该牵引车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牵引车底盘的全部有益效果。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牵引车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牵引车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牵引车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牵引车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20底盘框架,22端梁,24边梁,40中横梁,60中纵梁,80地板,100轮罩,120牵引座安装梁,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牵引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框架;中横梁,与所述底盘框架相连接;中纵梁,与所述底盘框架相连接,所述中纵梁与所述中横梁分隔所述底盘框架以形成多个格栅;地板,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格栅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框架;中横梁,与所述底盘框架相连接;中纵梁,与所述底盘框架相连接,所述中纵梁与所述中横梁分隔所述底盘框架以形成多个格栅;地板,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格栅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框架具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端梁和相对设置的边梁,所述端梁和所述边梁依次首尾相接以围成框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横梁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中横梁间隔设置;以及所述中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边梁相连接,所述中横梁和所述中纵梁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纵梁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中纵梁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车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架安装梁,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香罗建利范富君刘福瑞李俊洲李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