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机壳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81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电机壳生产线,括电控系统以及分别与电控系统电性连接的回转输送线和至少一个载台,载台设置在回转输送线上,回转输送线外侧且位于回转输送线的转动方向上顺序围绕设置有钻床、焊接机器人和铣床,有利于汽车电机壳生产的自动化,降低人工劳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提高产品的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回转输送线有利于减少生产线的占地面积。

A Production Line for Motor Shell of Automobi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motor housing production line, which comprises an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a rotary conveyor lin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and at least one platform. The platform is set on the rotary conveyor line, and the rotary conveyor lin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and in the rotation direction of the rotary conveyor line sequentially around a drilling machine, a welding robot and a milling machine,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automation of automobile motor housing production. The invention has low labor intensity,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high product quality; the rotary conveyor line of the invention is advantageous to reducing the area occupied by the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电机壳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电机壳生产线。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在未来维持高景气;而驱动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是新能源汽车行驶中的主要执行结构。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的生产工艺中一般包括如下工序:将汽车电机壳上的工艺孔扩张到合适尺寸、在孔上安装金属塞片、将塞片与孔焊接在一起以及对塞片焊接处进行平整处理,目前上述工序均采用人手劳作,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电机壳生产线,用于解决现有汽车电机壳采用人手劳作而导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如下:一种汽车电机壳生产线,包括电控系统以及分别与电控系统电性连接的回转输送线和至少一个载台,载台设置在回转输送线上,回转输送线外侧且位于回转输送线的转动方向上顺序围绕设置有钻床、焊接机器人和铣床。优选的,所述回转输送线包括转动平台以及均设置在转动平台的第一驱动装置和旋转分配器,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转动平台连接,旋转分配器包括转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连接处为导电结构,且进行密封处理,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导电金属层,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孔,连接孔与导气管和/或导线连接,第一套管固定在转动平台上。优选的,所述转动平台底部设置有减速机、第一减速齿轮和第二减速齿轮,第二减速齿轮与转动平台共轴,且第二减速齿轮固定在转动平台的底部,第一减速齿轮与第二减速齿轮啮合,且固定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优选的,所述载台包括卡盘,所述卡盘通过第一支撑架设置在一底板上,卡盘和第一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卡盘设置在第一支撑架的一侧,第一支撑架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卡盘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卡盘上设置有顶杆和至少三根沿卡盘径向移动的卡爪,顶杆的一端与卡盘的转动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动套。优选的,所述载台还包括顶尖,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轨和第三驱动装置,滑轨上匹配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用于承载汽车电机壳,顶尖通过第二支撑架设置在第二滑块上,顶尖和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第三驱动装置作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卡盘。优选的,所述载台的数量为五个,分别对应设置在上料/下料工位、钻孔工位、装塞片工位、塞片焊接工位和铣面工位,五个载台在回转输送线的带动下循环转动。进一步的,所述载台的数量为六个,分别对应设置在上料/下料工位、钻孔工位、装塞片工位、塞片焊接工位、铣面工位和辅助工位,六个载台在回转输送线的带动下循环转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在回转输送线外侧围绕设置有钻床、焊接机器人和铣床,有利于汽车电机壳生产的自动化,降低人工劳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提高产品的质量;本专利技术采用回转输送线有利于减少生产线的占地面积。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图1;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图2;图3所示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所示为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载台结构图1;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载台结构图2;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载台结构图3。具体实施方式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汽车电机壳生产线,包括电控系统(未图示)以及分别与电控系统电性连接的回转输送线和至少一个载台2,载台2设置在回转输送线上,回转输送线外侧且位于回转输送线的转动方向上顺序围绕设置有钻床3、焊接机器人4和铣床5,本实施例采用的钻床3、焊接机器人4和铣床5分别采用市面上常用的数控钻床、工业焊接机器人和数控铣床,有利于汽车电机壳生产的自动化,降低人工劳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提高产品的质量;而且采用回转输送线有利于减少生产线的占地面积。请参照图2-3,所述回转输送线包括转动平台1-1以及均设置在转动平台1-1中间的第一驱动装置(未图示)和旋转分配器1-2,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装置采用伺服电机,且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转动平台1-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平台1-1在水平面上旋转,旋转分配器1-2包括转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套管1-2-1和第二套管1-2-2,第一套管1-2-1和第二套管1-2-2的连接处为导电结构,且进行密封处理,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导电金属层,第一套管1-2-1和第二套管1-2-2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孔1-2-3,连接孔1-2-3与导气管和/或导线连接,第一套管1-2-1固定在转动平台1-1上。设置在转动平台1-1上的驱动电机或驱动气缸通过旋转分配器1-2与电源或气源连接,有利于设置在转动平台1-1上的驱动电机和/或气缸跟随转动平台1-1旋转,而且避免出现导线和/或导管因旋转而交错的情况。请参照图2和图4,所述转动平台1-1底部设置有减速机1-3、第一减速齿轮1-4和第二减速齿轮1-5,第二减速齿轮1-5与转动平台1-1共轴,且第二减速齿轮1-5固定在转动平台的底部,第一减速齿轮1-4与第二减速齿轮1-5啮合,且固定在减速机1-3的输出轴上,减速机通过第一减速齿轮1-4带动第二减速齿轮1-5减速,可以解决实际生产时转速、齿轮的齿数和第一驱动装置转速不匹配的问题。请参照图5,所述载台2包括卡盘2-1,所述卡盘2-1通过第一支撑架2-2设置在一底板2-12上,卡盘2-1和第一支撑架2-2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卡盘2-1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2的一侧,第一支撑架2-2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卡盘2-1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2-6,本实施例的第二驱动装置2-6采用回转气缸,卡盘2-1上设置有顶杆2-3和至少三根沿卡盘2-1径向移动的卡爪2-5,卡爪2-5用于固定汽车电机壳6,并起限位作用,卡爪2-5的数量可以三根、四根或以上,只要以相同的技术手段,达到本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顶杆2-3的一端与卡盘2-1的转动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动套2-4,顶杆2-3用于抬升汽车电机壳6,转动套2-4有利于减少汽车电机壳6与顶杆2-3之间的摩擦力。请参照图6,所述载台2还包括顶尖2-7,所述底板2-12上设置有滑轨2-8和第三驱动装置(未图示),本实施例的第三驱动装置采用气缸,滑轨2-8上匹配设置有第一滑块2-9和第二滑块2-10,第一滑块2-9用于承载汽车电机壳6,顶尖2-7通过第二支撑架2-11设置在第二滑块2-10上,顶尖2-7和第二支撑架2-11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一滑块2-9和第二滑块2-10在第三驱动装置作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卡盘2-1。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载台2的数量可以是五个,也可以是六个,若载台2的数量是五个,则载台2分别对应设置在上料/下料工位、钻孔工位、装塞片工位、塞片焊接工位和铣面工位,五个载台2在回转输送线的带动下循环转动;若载台2的数量是六个,则载台2分别对应设置在上料/下料工位、钻孔工位、装塞片工位、塞片焊接工位、铣面工位和辅助工位,六个载台2在回转输送线的带动下循环转动,辅助工位用于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电机壳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系统以及分别与电控系统电性连接的回转输送线和至少一个载台(2),载台(2)设置在回转输送线上,回转输送线外侧且位于回转输送线的转动方向上顺序围绕设置有钻床(3)、焊接机器人(4)和铣床(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机壳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系统以及分别与电控系统电性连接的回转输送线和至少一个载台(2),载台(2)设置在回转输送线上,回转输送线外侧且位于回转输送线的转动方向上顺序围绕设置有钻床(3)、焊接机器人(4)和铣床(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机壳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输送线包括转动平台(1-1)以及均设置在转动平台(1-1)的第一驱动装置和旋转分配器(1-2),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转动平台(1-1)连接,旋转分配器(1-2)包括转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套管(1-2-1)和第二套管(1-2-2),第一套管(1-2-1)和第二套管(1-2-2)的连接处为导电结构,且进行密封处理,第一套管(1-2-1)和第二套管(1-2-2)的内部设置有导电金属层,第一套管(1-2-1)和第二套管(1-2-2)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孔(1-2-3),连接孔(1-2-3)与导气管和/或导线连接,第一套管(1-2-1)固定在转动平台(1-1)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电机壳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平台(1-1)底部设置有减速机(1-3)、第一减速齿轮(1-4)和第二减速齿轮(1-5),第二减速齿轮(1-5)与转动平台(1-1)共轴,且第二减速齿轮(1-5)固定在转动平台的底部,第一减速齿轮(1-4)与第二减速齿轮(1-5)啮合,且固定在减速机(1-3)的输出轴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机壳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2)包括卡盘(2-1),所述卡盘(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曹向成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瑞凌焊接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