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4389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2:37
提供一种能以简单的结构实现热传输特性提高的热输送装置。热输送装置(10)中具有封入有工作液(24)的热管(11),在热管(11)的一端(11A)侧设置有受热板(12),在另一端(11B)设置有散热片(13),热管(11)在内壁面(15A)设置有移送工作液(24)的第1管芯(21)和第2管芯(22),在一端(11A)侧与另一端(11B)侧之间具有弯曲的弯曲部(11C),这些第1管芯(21)与第2管芯(22)的边界部(23)配置在热管(11)的弯曲部(11C)或热输送装置(10)的沿重力方向的下部。

Heat conveyor

A heat transfer device capable of improving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with a simple structure is provided. The heat transfer device (10) has a heat pipe (11) enclosed with working fluid (24), a heating plate (12) at one end (11A) side of the heat pipe (11), a radiator (13) at the other end (11B), a first core (21) and a second core (22) for transferring working fluid (24) on the inner wall (15A), and a bending part (11C) between one end (11A) side and the other end (11B). ) The boundary part (23) with the second core (22) is arranged at the bending part (11C) of the heat pipe (11) or the lower part of the heat conveying device (10) along the gravitational di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在热管的一端侧设置有受热部且在另一端侧设置由散热部的热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公知有如下热输送装置:其具有容器内封入有工作液的热管,在该热管的一端侧设置有受热部,在另一端侧设置有散热部。在这种热输送装置中,工作液在容器内反复蒸发/冷凝而进行回流,由此进行热传输。即,工作液在容器内的受热部侧蒸发,该蒸发后的工作液由于压力差而在容器内部向散热侧移动。并且,蒸发后的工作液在散热侧被冷凝而成为液体,该工作液由于设于容器的内壁的管芯(wick)的毛细管力而向受热部侧回流。由此,在具有热管的热输送装置中,表观容器的导热率相对于铜、铝等金属而言优异数倍至数十倍左右,例如搭载于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用于冷却CPU等冷却对象部件。但是,这种热管根据设置冷却对象部件的受热部的位置,区分为该受热部配置在重力方向的上部的顶部制热(topheat)、和受热部配置在重力方向的下部的底部制热(bottomheat)。在将热管配置为顶部制热的情况下,由于重力阻碍工作液向位于高位置的受热部回流,热传输量大幅减少。作为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提出了以下的结构:在热管上安装振动机,辅助工作液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输送装置,该热输送装置具有封入有工作液的热管,在所述热管的一端侧设置有受热部,在另一端侧设置有散热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管的内壁上,在所述热管的所述受热部处配置有毛细管压力相对大的第1管芯,并且在所述热管的所述散热部处配置有流动阻力相对小的第2管芯,在所述受热部与所述散热部之间设置有弯曲的弯曲部,所述第1管芯与所述第2管芯的边界部配置在相比于所述弯曲部靠重力方向的下部的位置,并且所述受热部配置在相比于所述弯曲部靠重力方向的上部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输送装置,该热输送装置具有封入有工作液的热管,在所述热管的一端侧设置有受热部,在另一端侧设置有散热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管的内壁上,在所述热管的所述受热部处配置有毛细管压力相对大的第1管芯,并且在所述热管的所述散热部处配置有流动阻力相对小的第2管芯,在所述受热部与所述散热部之间设置有弯曲的弯曲部,所述第1管芯与所述第2管芯的边界部配置在相比于所述弯曲部靠重力方向的下部的位置,并且所述受热部配置在相比于所述弯曲部靠重力方向的上部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管芯在所述热管的所述内壁上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槽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的深度被设为0.10mm~0.20mm。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的深度为相对于所述热管的壁厚为30%~70%的深度。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管芯具有将球状体或异形粉体烧结而形成的多孔质烧结金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管芯具有金属编织线或细微金属网。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管芯具有金属编织线或细微金属网。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浦达朗稻垣义胜冈田博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