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变速箱换挡拨叉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833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合变速箱换挡拨叉机构,包括变速箱箱体、锁紧装置、拨叉轴、拨叉和变速杆,变速箱箱体内腔设置有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和输出轴设置有上下啮合的齿轮组,输入轴上套装有倒挡齿轮;拨叉轴位于变速箱箱体内腔顶部,拨叉轴上套接有直线轴承,拨叉轴贯穿锁紧装置,拨叉轴上固定连接有拨叉,拨叉轴右端固定连接有换挡拨块;变速杆的下端位于换挡拨块的换挡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拨叉轴是通过直线轴承移动的,摩擦力小传动平稳,易于挂挡和卸挡,也减少拨叉轴的磨损变形,防止换挡拨叉机构的失效,提高使用寿命;同时通过锁紧装置的自锁和互锁实现换挡拨叉机构锁紧,防止出现自动挂挡或自动脱挡,安全实用。

A shifting fork mechanism for clutch gearbox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ifting fork mechanism for clutch gearbox, which comprises a gearbox body, a locking device, a shifting fork shaft, a shifting fork and a transmission rod.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gearbox is provided with an input shaft and an output shaft, and the input shaft and the output shaft are provided with an upper and lower meshing gear set, and the input shaft is sleeved with an inverted gear; the shifting fork shaft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gearbox, and the shifting fork shaft is sleeved. There are linear bearings, fork shafts penetrate the locking device, fork shafts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fork shafts, and shifting blocks are fixed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fork shafts; the lower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rod is located in the shifting slot of the shifting blocks; the fork shafts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movable through linear bearings, with small friction and smooth transmission, easy to shift and unload, and also reduce the wear and deformation of the fork shafts, so as to prevent the shifting fork shafts from changing. The failure of the structure can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At the same time, the self-locking and interlocking of the locking device can realize the locking of the shifting fork mechanism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automatic gearing or automatic disengagement, which is safe and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合变速箱换挡拨叉机构
本技术涉及变速箱变速
,具体是一种离合变速箱换挡拨叉机构。
技术介绍
车辆变速器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它能固定或分挡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又称变速箱。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有些汽车还有动力输出机构。传动机构大多用普通齿轮传动,也有的用行星齿轮传动,普通齿轮传动变速机构一般用滑移齿轮和同步器等。变速器变速器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它能固定或分挡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又称变速箱。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有些汽车还有动力输出机构。传动机构大多用普通齿轮传动,也有的用行星齿轮传动。普通齿轮传动变速机构一般用滑移齿轮和同步器等。按照操控方式可分为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常见的自动变速器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液力自动变速器(AT)、机械无级自动变速器(CVT)、双离合器变速器(DSG)。手动变速器(ManualTransmission,简称MT),就是必须通过用手拨动变速器杆来拨动其自身配备换挡拨叉机构,才能改变传动比的变速器。手动变速器主要由壳体、传动组件(输入输出轴、齿轮、同步器等)、操纵组件(变速杆、拨叉机构等)。手动变速器的换挡拨叉机构包括拨叉轴,拨叉轴上固定拨叉,变速换挡时,通过变速杆拨动拨叉轴轴向移动,从而带动拨叉拨动同步器,实现换挡;但需要锁止限制拨叉轴的轴向随意移动,防止自动挂挡或脱挡,同时现有换挡拨叉机构的拨叉轴大多位于变速箱箱体腔壁内开设的长孔中,两者安装配合,拨叉轴与长孔的配合精度并不高,拨叉轴轴向移动时容易与长孔内壁摩擦损坏,甚至导致拨叉轴变形,长久后导致换挡拨叉机构失效,影响换挡拨叉机构使用寿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离合变速箱换挡拨叉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变速箱换挡拨叉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合变速箱换挡拨叉机构,包括变速箱箱体、离合器、锁紧装置、拨叉轴、拨叉和变速杆,所述变速箱箱体下腔设置有输入轴,变速箱箱体上腔设置有输出轴,输入轴和输出轴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变速箱箱体滚动连接,输出轴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一挡齿轮、二挡齿轮、三挡齿轮、四挡齿轮和五挡齿轮,一挡齿轮、二挡齿轮、三挡齿轮、四挡齿轮和五挡齿轮与输出轴转动连接,一挡齿轮和二挡齿轮的相向面均设置有花键,三挡齿轮和四挡齿轮的相向面均设置有花键,五挡齿轮的右侧面设置有花键,一挡齿轮和二挡齿轮之间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同步器,第一同步器的外壁左部设置有轮齿,三挡齿轮和四挡齿轮之间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同步器,五挡齿轮右侧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三同步器;所述输入轴上固定套装有与一挡齿轮、二挡齿轮、三挡齿轮、四挡齿轮和五挡齿轮分别啮合的五个前进挡齿轮,与一挡齿轮和二挡齿轮分别啮合的两个前进挡齿轮之间的输入轴上固定套装有倒挡齿轮;所述拨叉轴包括一二挡拨叉轴、三四挡拨叉轴和五挡拨叉轴,一二挡拨叉轴、三四挡拨叉轴和五挡拨叉轴从前到后依次排列在变速箱箱体内腔顶部,拨叉轴左右部均套接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固定连接在变速箱箱体内腔顶壁,拨叉轴贯穿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固定安装在变速箱箱体内腔顶壁,一二挡拨叉轴左端固定连接有一二挡拨叉,三四挡拨叉轴中部固定连接有三四挡拨叉、五挡拨叉轴右侧固定连接有五挡拨叉,五挡拨叉轴左端固定连接有倒挡拨叉;所述一二挡拨叉轴、三四挡拨叉轴和五挡拨叉轴的右端均固定套接有换挡拨块;所述变速杆的下端位于换挡拨块的换挡槽中,变速杆上固定连接有球头,球头与球窝座中的球窝配合,球窝座固定在锥形筒顶端,锥形筒底端与变速箱箱体顶部连通并固定,变速杆的上端设置有握把;所述输入轴左端贯穿变速箱箱体并与离合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离合器固定在减速箱箱体上;所述变速箱箱体左侧内壁固定安装有轴筒,轴筒内部设置的轴承的内圈中套入有惰轮转轴,惰轮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倒挡惰轮,倒挡惰轮位于第一同步器和倒挡齿轮两者后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内部设置有三个自锁竖直腔,竖直腔中设置有自锁弹簧,自锁弹簧下端设置有自锁钢球,自锁钢球与拨叉轴顶部设置的自锁球坑适配,在本体内部,相邻拨叉轴之间设置有互锁纵向腔,互锁纵向腔内设置有互锁钢球,互锁钢球与拨叉轴侧壁设置的互锁球坑适配,三四挡拨叉轴两侧的两个互锁球坑通过通孔贯通,通孔中设置有互锁销。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拨叉包括一二挡拨叉、三四挡拨叉、五挡拨叉和倒挡拨叉;所述一二挡拨叉由套筒、连接臂和拨爪组成,一二挡拨叉的套筒通过连接臂与拨爪的左部固定连接,套筒固定套接在拨叉轴上;所述三四挡拨叉、五挡拨叉和倒挡拨叉均由套筒、连接臂和拨爪组成,三四挡拨叉与一二挡拨叉的不同之处在于,三四挡拨叉的连接臂与拨爪的中部固定连接,五挡拨叉与一二挡拨叉的不同之处在于,五挡拨叉的连接臂与拨爪的右部固定连接,倒挡拨叉与一二挡拨叉的不同之处在于,倒挡拨叉的连接臂长于一二挡拨叉的连接臂,倒挡拨叉的连接臂固定连接在拨爪的中部并与拨爪的所在的环面相垂直;所述一二挡拨叉、三四挡拨叉和五挡拨叉的拨爪分别与第一同步器、第二同步器和第三同步器上的拨爪槽卡接,倒挡拨叉的拨爪与倒挡惰轮的左右侧面卡接;所述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塑料镶块,塑料镶块的材料为含有玻璃纤维的尼龙。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同步器、第二同步器和第三同步器均为一种锁环式同步器,第一同步器、第二同步器和第三同步器与输出轴同步转动,并且具有在输出轴上左右滑动的功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离合器为多片式摩擦离合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直线轴承为开口型直线轴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结构上设计合理,使用起来操作方便快捷,实用性很高,本技术在拨叉轴左右移动过程中,拨叉轴是与直线轴承中的滚珠相对滚动而实现移动的,摩擦力小传动平稳,易于挂挡和卸挡,也减少拨叉轴的磨损变形,防止换挡拨叉机构的失效,提高使用寿命;同时通过锁紧装置的自锁和互锁限制拨叉轴的轴向移动,实现换挡拨叉机构锁紧,防止出现自动挂挡或自动脱挡,安全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离合变速箱换挡拨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离合变速箱换挡拨叉机构中拨叉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离合变速箱换挡拨叉机构中锁紧装置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离合变速箱换挡拨叉机构中锁紧装置的俯视剖视图。图5为一种离合变速箱换挡拨叉机构中一二挡拨叉的右视图。图6为一种离合变速箱换挡拨叉机构中三四挡拨叉的右视图。图7为一种离合变速箱换挡拨叉机构中五挡拨叉的右视图。图8为一种离合变速箱换挡拨叉机构中倒挡拨叉的右视图。图中:1变速箱箱体、2换挡拨块、3变速杆、4球头、5球窝座、6握把、7拨叉轴、70一二挡拨叉轴、71三四挡拨叉轴、72五挡拨叉轴、701自锁球坑、702互锁球坑、8拨叉、80一二挡拨叉、81三四挡拨叉、82五挡拨叉、83倒挡拨叉、801套筒、802连接臂、803拨爪、8031塑料镶块、9锁紧装置、90本体、91自锁弹簧、92自锁钢球、93互锁纵向腔、94互锁钢球、95互锁销、10直线轴承、11锥形筒、12输出轴、13输入轴、14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合变速箱换挡拨叉机构,包括变速箱箱体(1)、离合器(15)、锁紧装置(9)、拨叉轴(7)、拨叉(8)和变速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箱体(1)下腔设置有输入轴(13),变速箱箱体(1)上腔设置有输出轴(12),输入轴(13)和输出轴(12)通过圆锥滚子轴承(16)与变速箱箱体(1)滚动连接,输出轴(12)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一挡齿轮(17)、二挡齿轮(18)、三挡齿轮(19)、四挡齿轮(20)和五挡齿轮(21),一挡齿轮(17)、二挡齿轮(18)、三挡齿轮(19)、四挡齿轮(20)和五挡齿轮(21)与输出轴(12)转动连接,一挡齿轮(17)和二挡齿轮(18)的相向面均设置有花键,三挡齿轮(19)和四挡齿轮(20)的相向面均设置有花键,五挡齿轮(21)的右侧面设置有花键,一挡齿轮(17)和二挡齿轮(18)之间的输出轴(12)上设置有第一同步器(14),第一同步器(14)的外壁左部设置有轮齿,三挡齿轮(19)和四挡齿轮(20)之间的输出轴(12)上设置有第二同步器(141),五挡齿轮(21)右侧的输出轴(12)上设置有第三同步器(142);所述输入轴(13)上固定套装有与一挡齿轮(17)、二挡齿轮(18)、三挡齿轮(19)、四挡齿轮(20)和五挡齿轮(21)分别啮合的五个前进挡齿轮,与一挡齿轮(17)和二挡齿轮(18)分别啮合的两个前进挡齿轮之间的输入轴(13)上固定套装有倒挡齿轮(22);所述拨叉轴(7)包括一二挡拨叉轴(70)、三四挡拨叉轴(71)和五挡拨叉轴(72),一二挡拨叉轴(70)、三四挡拨叉轴(71)和五挡拨叉轴(72)从前到后依次排列在变速箱箱体(1)内腔顶部,拨叉轴(7)左右部均套接有直线轴承(10),直线轴承(10)固定连接在变速箱箱体(1)内腔顶壁,拨叉轴(7)贯穿锁紧装置(9),锁紧装置(9)固定安装在变速箱箱体(1)内腔顶壁,一二挡拨叉轴(70)左端固定连接有一二挡拨叉(80),三四挡拨叉轴(71)中部固定连接有三四挡拨叉(81)、五挡拨叉轴(72)右侧固定连接有五挡拨叉(82),五挡拨叉轴(72)左端固定连接有倒挡拨叉(83);所述一二挡拨叉轴(70)、三四挡拨叉轴(71)和五挡拨叉轴(72)的右端均固定套接有换挡拨块(2);所述变速杆(3)的下端位于换挡拨块(2)的换挡槽中,变速杆(3)上固定连接有球头(4),球头(4)与球窝座(5)中的球窝配合,球窝座(5)固定在锥形筒(11)顶端,锥形筒(11)底端与变速箱箱体(1)顶部连通并固定,变速杆(3)的上端设置有握把(6);所述输入轴(13)左端贯穿变速箱箱体(1)并与离合器(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离合器(15)固定在变速箱箱体(1)上;所述变速箱箱体(1)左侧内壁固定安装有轴筒(25),轴筒(25)内部设置的轴承的内圈中套入有惰轮转轴(24),惰轮转轴(24)右端固定连接有倒挡惰轮(23),倒挡惰轮(23)位于第一同步器(14)和倒挡齿轮(22)两者后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变速箱换挡拨叉机构,包括变速箱箱体(1)、离合器(15)、锁紧装置(9)、拨叉轴(7)、拨叉(8)和变速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箱体(1)下腔设置有输入轴(13),变速箱箱体(1)上腔设置有输出轴(12),输入轴(13)和输出轴(12)通过圆锥滚子轴承(16)与变速箱箱体(1)滚动连接,输出轴(12)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一挡齿轮(17)、二挡齿轮(18)、三挡齿轮(19)、四挡齿轮(20)和五挡齿轮(21),一挡齿轮(17)、二挡齿轮(18)、三挡齿轮(19)、四挡齿轮(20)和五挡齿轮(21)与输出轴(12)转动连接,一挡齿轮(17)和二挡齿轮(18)的相向面均设置有花键,三挡齿轮(19)和四挡齿轮(20)的相向面均设置有花键,五挡齿轮(21)的右侧面设置有花键,一挡齿轮(17)和二挡齿轮(18)之间的输出轴(12)上设置有第一同步器(14),第一同步器(14)的外壁左部设置有轮齿,三挡齿轮(19)和四挡齿轮(20)之间的输出轴(12)上设置有第二同步器(141),五挡齿轮(21)右侧的输出轴(12)上设置有第三同步器(142);所述输入轴(13)上固定套装有与一挡齿轮(17)、二挡齿轮(18)、三挡齿轮(19)、四挡齿轮(20)和五挡齿轮(21)分别啮合的五个前进挡齿轮,与一挡齿轮(17)和二挡齿轮(18)分别啮合的两个前进挡齿轮之间的输入轴(13)上固定套装有倒挡齿轮(22);所述拨叉轴(7)包括一二挡拨叉轴(70)、三四挡拨叉轴(71)和五挡拨叉轴(72),一二挡拨叉轴(70)、三四挡拨叉轴(71)和五挡拨叉轴(72)从前到后依次排列在变速箱箱体(1)内腔顶部,拨叉轴(7)左右部均套接有直线轴承(10),直线轴承(10)固定连接在变速箱箱体(1)内腔顶壁,拨叉轴(7)贯穿锁紧装置(9),锁紧装置(9)固定安装在变速箱箱体(1)内腔顶壁,一二挡拨叉轴(70)左端固定连接有一二挡拨叉(80),三四挡拨叉轴(71)中部固定连接有三四挡拨叉(81)、五挡拨叉轴(72)右侧固定连接有五挡拨叉(82),五挡拨叉轴(72)左端固定连接有倒挡拨叉(83);所述一二挡拨叉轴(70)、三四挡拨叉轴(71)和五挡拨叉轴(72)的右端均固定套接有换挡拨块(2);所述变速杆(3)的下端位于换挡拨块(2)的换挡槽中,变速杆(3)上固定连接有球头(4),球头(4)与球窝座(5)中的球窝配合,球窝座(5)固定在锥形筒(11)顶端,锥形筒(11)底端与变速箱箱体(1)顶部连通并固定,变速杆(3)的上端设置有握把(6);所述输入轴(13)左端贯穿变速箱箱体(1)并与离合器(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离合器(15)固定在变速箱箱体(1)上;所述变速箱箱体(1)左侧内壁固定安装有轴筒(25),轴筒(25)内部设置的轴承的内圈中套入有惰轮转轴(24),惰轮转轴(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建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业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