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953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和车辆,变速器包括:壳体;叉轴,与壳体相连接;拨叉,与叉轴相连接;换档拨块,可拆卸地与拨叉相连接;其中,在换档过程中,叉轴带动拨叉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拨叉和换档拨块设计为可拆卸的分体式结构,使用户可以在换档拨块被磨损时,直接将换档拨块从拨叉上拆卸下来,并安装上新的换档拨块以完成换档拨块的维护,从而大幅度降低换档拨块的维护成本和维护难度,进而实现优化换档拨块结构,降低换档拨块拆装难度,缩减变速器维护成本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器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速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汽车的变速器拨叉及换档拨块是整体式的,当换档拨块磨损严重后,必须更换整个拨叉,从而增加了更换的零件成本。并且,拨叉是用螺钉固定在叉轴上的,更换拨叉时需要同步拆解叉轴,进一步增加了维修的成本。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拆卸简单、维护成本低的变速器结构,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变速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车辆。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包括:壳体;叉轴,与壳体相连接;拨叉,与叉轴相连接;换档拨块,可拆卸地与拨叉相连接;其中,在换档过程中,叉轴带动拨叉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变速器,壳体为变速器的保护结构,用于保护变速器内部的其余结构稳定可靠的工作。叉轴为变速器内的换档传动结构,当用户操作换档手柄时,叉轴运动并将动力传递至变速器内部。拨叉为变速器内的换档转换结构,叉轴运动时带动拨叉一同运动,拨叉在运动过程中推动同步器运动以将同步器从当前配合位置推动至预定配合位置,以实现变速器的档位切换,其中,通过将换档拨块和拨叉设置为可拆卸的分体式结构,使得换档拨块可以在因磨损而失效时直接拆卸并更换新的换档拨块,从而使变速器可以在不拆卸和更换拨叉的情况下直接更换换档模块,进而实现了优化换档拨块结构,降低换档拨块拆装难度,缩减变速器维护成本的技术效果。具体地,一般的变速器上,拨块和拨叉本体为一体式成型的结构,工作过程中拨块与同步器接触传动,频繁的接触会使拨块上产生磨损,当磨损程度过高时当前拨叉便无法使用,需要更换新的拨叉后才能保证稳定可靠的换档,然而,拨叉的制作成本较高,若每次都更换拨叉整体则会产生维修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将拨叉和换档拨块设计为可拆卸的分体式结构,使用户可以在换档拨块被磨损时,直接将换档拨块从拨叉上拆卸下来,并安装上新的换档拨块以完成换档拨块的维护,从而大幅度降低换档拨块的维护成本和维护难度,进而解决了上述维护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变速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变速器还包括:同步器,与换档拨块相连接;其中,拨叉在运动过程中带动同步器一同运动以实现换档。在该技术方案中,同步器为变速器中的换档切换结构,同步器在不同配合位置分别与变速器箱体中的不同变速齿轮相啮合,通过将同步器和换档拨块连接在一起,使得换档拨块可以将动力传递至同步器上,以带动同步器一同运动。具体工作过程中,用户操作换档手柄,换档手柄带动叉轴运动,运动中的叉轴带动拨叉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移动过程中拨叉上的换档拨块通过连接带动同步器从当前配合位置移动至另一个配合位置上,从而实现变速器档位间的切换,进而实现了优化变速器换档结构,提升变速器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变速器还包括:定位槽,设置于同步器上,换档拨块与定位槽配合相连。在该技术方案中,定位槽为同步器和换档拨块间的定位连接结构。通过在同步器上设置与换档拨块匹配的定位槽,一方面使换档拨块可以将动力传递至同步器上,以推动同步器切换配合位置;另一方面可以使用户在断开拨叉和换档拨块的连接时,换档拨块不会从同步器上掉落至变速器内部,具体拆卸过程中,先断开换档拨块与拨叉见的连接,后从定位槽中去除换档拨块,从而降低了用户的操作难度,进而实现了优化变速器换档结构,降低维护难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拨叉包括:连接部,与叉轴相连接;叉脚,设置于连接部上,叉脚上设置有安装槽,换档拨块可拆卸地设置于安装槽内。在该技术方案中,拨叉由连接部和叉脚两部分组成,连接部为拨叉与叉轴间的定位连接结构。通过设置连接部,使得拨叉可以定位在叉轴上并随叉轴一同运动。叉脚为拨叉上的延伸结构,叉脚一端与连接部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换档拨块与同步器相连接,工作过程中,叉脚将动力从叉轴处传递至同步器上,以使同步器随叉轴一同运动,从而实现同步器配合位置的切换。具体地,叉脚上设置有与换档拨块相匹配的安装槽,通过设置安装槽,使得换档拨块可以嵌入并固定在叉脚上。嵌入式结构一方面可以增强换档拨块和叉脚在切面方向上的连接强度,避免换档拨块在频繁的传动过程中脱落;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换档拨块的拆装难度,使用户可以通过安装槽精准定位并安装换档拨块。进而实现了优化变速器换档连接结构,提升变速器传动可靠性,降低产品装配难度,提升产品可靠性的技术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变速器还包括:第一轴孔,设置于连接部上;第二轴孔,设置于壳体上,叉轴穿设于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内。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轴孔,壳体上对应设置有第二轴孔。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第二轴孔,使得叉轴可以通过第二轴孔定位在壳体上,并且第二轴孔为光孔,在第二轴孔的限定下,叉轴可沿着第二轴孔的轴线滑动。通过设置第一轴孔,使得拨叉可以通过第一轴孔定位在叉轴上,从而通过叉轴带动拨叉一同运动,以通过拨叉推动同步器工作,进而实现了优化变速器换档连接结构,提升传动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变速器还包括:第一销孔,设置于连接部上,第一销孔与第一轴孔相连通;第二销孔,设置于叉轴上;定位销,穿设于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内。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销孔、第二销孔和定位销为拨叉和叉轴间的定位结构。第一销孔设置在连接部上,第二销孔设置在叉轴上,安装过程中先将叉轴插入第一轴孔,其后将第二销孔和第一销孔对齐,最后将定位销插入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内以实现拨叉和叉轴的定位连接。其中,销连接为可拆卸连接,通过在拨叉和叉轴间设置销连接,使用户可以在维护拨叉时直接将拨叉从叉轴上拆卸下来,从而省去了拆卸叉轴的工序,进而实现了优化变速器连接结构,降低变速器维护难度,缩减变速器维护成本,提升产品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叉脚为两个,两个叉脚与连接部构成U字形结构,且安装槽设置于叉脚远离连接部的一端上。在该技术方案中,拨叉上设置有两个叉脚,两个叉脚分别设置在连接部的两侧,使拨叉呈U字形结构。通过设置两个叉脚,使得拨叉的左右两端可以延伸至同步器的两侧,从而保证拨叉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带动同步器一同运动,以通过拨叉将同步器推动至预定配合位置处,进而实现了优化变速器换档结构,提升变速器换档精准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变速器还包括:加强筋,设置于叉脚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叉脚上设置加强筋,有效提升了叉脚的结构强度,使叉脚可以在频繁的配合工作过程中不被外力损坏,从而避免出现因叉脚断裂所引起的换档失灵问题,进而实现了提升换档结构的强度,提升变速器换档可靠性,提升产品安全性的技术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叉脚和连接部为铸造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叉脚和连接部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使拨叉可以通过铸造工艺一体成型,从而降低拨叉的成产升本,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一体式结构的拨叉上不存在结构间的连接断面,降低了拨叉上的应力集中,使拨叉可以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不被折断,进而实现了优化拨叉结构,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叉轴,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拨叉,与所述叉轴相连接;换档拨块,可拆卸地与所述拨叉相连接;其中,在换档过程中,所述叉轴带动所述拨叉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叉轴,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拨叉,与所述叉轴相连接;换档拨块,可拆卸地与所述拨叉相连接;其中,在换档过程中,所述叉轴带动所述拨叉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器,与所述换档拨块相连接;其中,所述拨叉在运动过程中带动所述同步器一同运动以实现换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槽,设置于所述同步器上,所述换档拨块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包括:连接部,与所述叉轴相连接;叉脚,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叉脚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换档拨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轴孔,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玲妹乔湘鹤陆晓平张秋贵黄轶明俞方谢小兵汪猛倪跃锋盛进杰徐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