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胺基-4-酰基哒嗪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3323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胺基‑4‑酰基哒嗪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以1‑烷硫基‑1‑胺基‑1‑烯‑3‑酮和腙为原料,碘化物为催化剂,过氧化合物为氧化剂在加热条件下,通过分子间反应,一步构建3‑胺基‑4‑酰基哒嗪衍生物,所得3‑胺基‑4‑酰基哒嗪衍生物能够发生进一步的转化生成功能化产物。该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便、合成反应条件温和、效率高、底物适应性广、产物立体选择性好、官能团具有多样性。

A 3-amino-4-acyl pyridazine derivative and its synthesis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3 amino 4 acyl pyridazine derivative and a synthesis method thereof. Using 1 alkylthio 1 amino 1 ene 3 ketone and hydrazone as raw materials, iodide as catalyst, peroxide as oxidant under heating conditions, the 3 amino 4 acylpyridazine derivatives were constructed one step by intermolecular reaction, and the 3 amino 4 acylpyridazine derivatives obtained could be further transformed into functional products. The method is characterized by easy availability of raw materials, simple operation,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high efficiency, wide adaptability of substrates, good stereoselectivity of products and diversity of functional grou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胺基-4-酰基哒嗪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胺基-4-酰基哒嗪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1-烷硫基-1-胺基-1-烯-3-酮与腙反应生成3-胺基-4-酰基哒嗪衍生物。与已报道的哒嗪类衍生物合成方法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原料易得、操作简便、合成反应条件温和、效率高,且产物具有很好官能团多样性。本专利技术合成的哒嗪结构中胺基和酰基,可以进一步官能团化的基团,可以作为药物及化工用品结构的中间体。
技术介绍
3-胺基-4-酰基哒嗪衍生物是氮杂环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特殊的活性,也是合成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哒嗪作为重要的有机合成子,也是生物活性分子和天然产物的重要结构单元。具有杀虫、灭菌、除草、植物生长调节、抗病毒等生物活性。在杀虫杀螨活性的应用中,许多哒嗪类衍生物显示了良好活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先后发现的多种含哒嗪杂环的杀虫杀螨化合物。如:哒嗪硫磷、哒螨酮、哒醚酮等。目前,哒嗪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包括经典的杂环形成反应(J.Org.Chem.2014,34,968)、嵌入式环缩合反应、分子内缩合和环加成反应(J.Am.Chem.Soc.1951,73,1873.)最经典的合成方法是丁烯二醛与水合肼经Diels-Alder反应制备。但以上方法往往收率较低。本专利技术利用易制备、具有结构多样性和多反应中心的1-烷硫基-1-胺基-1-烯-3-酮与腙为原料,在碘化物和氧化物的作用下,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结构的3-胺基-4-酰基哒嗪衍生物1,经进一步衍生化合成了具有杀虫作用的生物活性化合物4。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1-烷硫基-1-胺基-1-烯-3-酮与腙反应,生成3-胺基-4-酰基哒嗪衍生物1,所得3-胺基-4-酰基哒嗪衍生物1发生进一步的转化生成功能化产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3-胺基-4-酰基哒嗪衍生物1,其分子结构式如下式所示:R1选自以下基团:碳原子数为1-18烷基、芳基、萘基、呋喃基、噻吩基、反式苯乙烯基、噻吩乙烯基或呋喃乙烯基;R1优选以下基团:芳基、萘基、呋喃基。R2为碳原子数为1-18的直链烷基、烯丙基或苄基;R2优选以下基团:烯丙基或苄基。R3为碳原子数为1-18烷基、苄基、芳杂环或芳基。R3优选以下基团:苄基、芳杂环。采用的合成方法为:1-烷硫基-1-胺基-1-烯-3-酮2与腙3反应。反应结束后按常规分离纯化方法进行产物分离和表征,得到3-胺基-4-酰基哒嗪衍生物1。技术方案特征在于:1.1-烷硫基-1-胺基-1-烯-3-酮2和腙3为原料。2.反应催化剂为碘化物碘化亚铜、碘化钾、四丁基碘化铵;其中,四丁基碘化铵作为催化剂效果最好。3.反应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MP)、甲苯、1,4-二氧六环、乙醇和水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其中,反应在醇或者甲苯中效果最好。4.1-烷硫基-1-胺基-1-烯-3-酮2的摩尔浓度为0.05-1.0M,最优为0.1M。5.反应时间为0.1-48小时。其中,最佳反应时间为1-24小时。6.反应温度为0-100℃。其中,最佳反应温度是50-100℃。总之,本专利技术利用1-烷硫基-1-胺基-1-烯-3-酮的结构多样性与多反应中心来高效合成不同类型和结构的3-胺基-4-酰基哒嗪衍生物1,原料便宜易得,操作简便,目标产物收率高,并且可以进一步官能团化。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从1,1-二烷硫基-1-烯-3-酮出发,合成1-烷硫基-1-胺基-1-烯-3-酮,然后1-烷硫基-1-胺基-1-烯-3-酮与腙进一步反应,生成3-胺基-4-酰基哒嗪衍生物1。通过下述实施例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具体过程为:称取2a(142mg,0.5mmol)、3a(151mg,0.5mmol)、四丁基碘化铵(37mg,0.01mmol)、过硫酸钾(270mg,1.0mmol)于25mLSchlenk反应瓶中,在空气下,加入甲苯溶剂5mL,在100℃下搅拌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下除去挥发组份,然后用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液为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v/v=20:1),得到白色固体目标产物1a(152mg,收率81%)。目标产物通过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测定得到确认。实施例2具体过程为:称取1a(189mg,0.5mmol)、叔丁醇钾(tBuOK)(112mg,1.0mmol)于25mLSchlenk反应瓶中,在空气下,加入乙腈溶剂5mL,在100℃下搅拌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下除去挥发组份,然后用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液为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v/v=20:1),得到白色固体目标产物4a(112mg,收率78%)。目标产物通过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测定得到确认。典型化合物表征数据3-苄胺4-苯甲酰基-6-苯基哒嗪衍生物1a,黄色固体,熔点:97-100℃。1HNMR(400MHz,CDCl3)δ8.05(t,J=5.3Hz,1H,NH),7.82(d,J=8.2Hz,2H,aromaticCH),7.76–7.70(m,3H,aromaticCH),7.66(ddd,J=8.7,2.5,1.2Hz,1H,aromaticCH),7.53(dd,J=10.6,4.6Hz,2H,aromaticCH),7.48(d,J=7.3Hz,2H,aromaticCH),7.40–7.34(m,2H,aromaticCH),7.32–7.23(m,3H,aromaticCH),5.02(d,J=5.5Hz,2H,CH2NH),2.39(s,3H,SMe).13CNMR(100MHz,CDCl3)δ198.1(Cq,C=O),155.1,150.7,138.9,138.7,137.4,133.7and115.9(Cq),133.2(s),129.7,129.6,129.5,128.8,128.6,128.1,127.5,126.6,125.7(aromaticCH),45.7(CH2NH),21.4(SMe).C25H22N3O的HRMS理论值[M+H]+:380.1763;测定值:380.17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胺基‑4‑酰基哒嗪衍生物1,其分子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胺基-4-酰基哒嗪衍生物1,其分子结构式如下式所示:R1选自以下基团中的一种:碳原子数为1-18的直链烷基、芳基、萘基、呋喃基、噻吩基、肉桂基、噻吩乙烯基或呋喃乙烯基;所述芳基为苯基或不同基团取代的芳基,取代基为氟、氯、溴、碘、甲基或甲氧基中的1-5种,个数为1-5个;R2为碳原子数为1-18的直链烷基、烯丙基或苄基;R3为碳原子数为1-18的直链烷基、苄基、芳杂环烷基或芳基,所述芳基为苯基或不同基团取代的芳基,取代基为氟、氯、溴、碘、甲基、甲氧基中的1-5种,个数为1-5个。2.一种3-胺基-4-酰基哒嗪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1-烷硫基-1-胺基-1-烯-3-酮2与腙3反应,一步生成3-胺基-4-酰基哒嗪衍生物1;1-烷硫基-1-胺基-1-烯-3-酮2的分子结构式如下所示:R1选自以下基团中的一种:碳原子数为1-18的直链烷基、芳基、萘基、呋喃基、噻吩基、肉桂基、噻吩乙烯基或呋喃乙烯基;所述芳基为苯基或不同基团取代的芳基,取代基为氟、氯、溴、碘、甲基或甲氧基中的1-5种,个数为1-5个;R2为碳原子数为1-18的直链烷基、烯丙基或苄基;腙3的分子结构式如下所示:R3为碳原子数为1-18的直链烷基、苄基、芳杂环烷基或芳基,所述芳基为苯基或不同基团取代的芳基,取代基为氟、氯、溴、碘、甲基、甲氧基中的1-5种,个数为1-5个;合成路线如下述反应式所示,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碘化物为碘化亚铜、碘化钾、四丁基碘化铵中的一种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正坤柳竹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