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3042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9:19
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变车辆座椅的座椅支撑面的轮廓的气动的装置。所述气动的装置包括:第一薄膜区段;第二薄膜区段,该第二薄膜区段与所述第一薄膜区段沿着至少一个连接缝如此连接,从而形成了用于改变所述座椅支撑面的轮廓的囊部,该囊部带有可用压力介质来填充的囊腔和用于使得所述压力介质流入的流入开口;和布置在所述囊腔内部的节流部件,该节流部件被构造用于使得经由所述流入开口流入的压力介质流节流。

Pneumatic device

A pneumatic device for changing the profile of the seat support surface of a vehicle seat is disclosed. The pneumatic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film section; a second film section, which is so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film section along at least one connecting slot that a cyst for changing the contour of the seat support surface is formed, with a cyst cavity filled with a pressure medium and an inflow opening for inflowing the pressure medium; and an arrangement. The throttling member inside the cyst cavity is configured to throttle a pressure medium flowing through the inflow ope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改变车辆座椅的座椅支撑面的轮廓的气动的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这种气动的装置的车辆座椅。最后,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气动的装置的方法,该气动的装置用于改变车辆座椅的座椅支撑面的轮廓。
技术介绍
在现代的车辆座椅中,作为调节部件的囊部位于座椅面或座椅靠背(也一起称为座椅支撑面)的区域中,所述囊部可填充压力介质、特别是气态的压力介质,比如压缩空气。这种囊部可以通过相应的压力介质管路被供应压力介质。通过给相应的囊部填充压力介质或者将其排空,该囊部的体积增大或缩小,从而由此可以改变座椅支撑面的特性,特别是其轮廓。为了给相应的囊部填充压力介质,首先由压力介质源、例如由压缩机或压缩单元产生压力介质,并且通过控制设备的相应的阀、特别是电气动阀将所述压力介质输送给相应的囊部。然而已表明,例如在阀中产生的噪声会通过压力介质管路传递直至囊部,并从那里辐射到周围环境中。这种噪声会被感知为干扰,因而应予以避免。用于减少噪声发射的已知的方法在阀和囊部之间设置了消声器。然而,在阀和囊部之间使用这种消声器时,需要附加的构件以及附加的安装步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因而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改变车辆座椅的座椅支撑面的轮廓的气动的装置,在该气动的装置中,以方法技术上的和装置技术上的最小化的花费将通过囊部进行的声音传播减小或减小到最低限度。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得以实现。有利的设计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改变车辆座椅的座椅支撑面的轮廓的气动的装置。该气动的装置包括第一薄膜区段、第二薄膜区段,该第二薄膜区段与第一薄膜区段沿着至少一个连接缝如此连接,使得形成了用于改变座椅支撑面的轮廓的囊部,该囊部带有可用压力介质来填充的囊腔和用于使得压力介质流入到囊腔中的流入开口。气动的装置此外包括布置在囊腔内部中的节流部件,该节流部件被构造用于在囊腔内部使得经由流入开口流入的压力介质流节流。通过在囊腔内部中设置节流部件,可以对流入到囊腔中的压力介质流进行节流,从而将通过囊部进行的声音传播减小或减小到最低限度。此外,通过在囊腔内部中设置节流部件,省去了附加的消声器,由此将方法技术上的和装置技术上的花费减小到最低限度。也避免了在设置附加的消声器时所需要的附加的接口。由此可以例如减小泄漏的风险。根据该气动的装置的一种设计,节流部件把囊腔划分成具有流入开口的阻尼腔和通过溢流开口与阻尼腔连接的轮廓改变腔,该轮廓改变腔用于改变座椅支撑面的轮廓。此外,溢流开口如此构造,使得经由流入开口流入到阻尼腔中的压力介质流在从阻尼腔转移到轮廓改变腔中时节流。通过这种设计,在囊腔内部中提供了阻尼腔或用作消声器的阻尼体积,从而将通过囊部、特别是通过轮廓改变腔进行的声音传播减小。根据另一种设计,阻尼腔的体积处于轮廓改变腔的体积的0.1%至30%、特别是3%至15%的范围内。通过这种设计确保了:在填充囊腔时,包含在囊腔中的阻尼腔不会让座椅乘员感觉到干扰。根据另一种设计,流入开口和溢流开口在压力介质流的流动方向上没有重叠区域。通过这种设计防止了声音不受阻碍地在笔直的路线上从流入开口传播至溢流开口。根据另一种设计,溢流开口的通流横截面(Strömungsquerschnitt)处于流入开口的通流横截面的10%至80%、优选20%至50%、特别优选30%至40%的范围内。如果溢流开口构造有比流入开口或缩窄部位小的通流横截面,则可以改善节流效果,并且因此进一步将在压力介质流从阻尼腔转移到轮廓改变腔中时的声音传播减小到最低限度。根据另一种设计,节流部件具有冲流区域,经由流入开口流入的压力介质流直接地操控所述冲流区域。“直接地”流动冲击意味着,流入的压力介质流直接地、即不经过另一部件地碰击到冲流区域上。通过这种设计,流入的压力介质流被有效地阻抑,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声音传播。根据另一种设计,冲流区域具有一带有凹部和隆起部的结构,其引起压力介质流的扩散的分配。通过这种设计,压力介质流在碰击到该结构上之后沿全部方向被分配。根据另一种设计,节流部件具有用于引导压力介质流的引流区段。优选地,引流区段如此构造,使得该引流区段与囊腔的壁、特别是与阻尼腔的壁形成在压力介质流的流动方向上展宽的引流通道。通过这种设计,压力介质流在流动方向上被附加地减缓,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声音传播。根据另一种设计,节流部件通过第一薄膜区段与第二薄膜区段的连接而形成。例如,可以通过第一薄膜区段与第二薄膜区段的直接连接—比如通过第一与第二薄膜区段的焊接、特别是高频焊接(即通过在第一与第二薄膜区段之间形成焊缝)—来形成节流部件。但也可行的是,第一薄膜区段与第二薄膜区段相互粘接或以其他方式直接连接。也可行的是,第一薄膜区段与第二薄膜区段间接地例如通过接片或者通过行程限制器(Hubbegrenzer)相互连接,所述接片与第一薄膜区段和第二薄膜区段连接,所述行程限制器与第一薄膜区段和第二薄膜区段连接并且可以限制囊腔的行程。此外可行的是,例如借助于外部的夹子使得第一薄膜区段与第二薄膜区段在外部连接,由此形成节流部件。根据另一种设计,节流部件具有吸声材料。这种材料可以例如是多孔的材料,比如石棉、玻璃棉等,所述材料部分地吸收声能或者把声能转变为热量。但根据另一种设计,阻尼腔和/或轮廓改变腔也可以具有带这种吸声材料的附加的部件。根据另一种设计,气动的装置此外具有阻尼腔划分部件,该阻尼腔划分部件把阻尼腔划分成第一部分腔和与第一部分腔连接的第二部分腔。阻尼腔划分部件在此被构造用于在第一部分腔和第二部分之间引起节流效应。通过这种设计,进一步将特别是在阻尼腔中的声音传播减小到最低限度。在此可考虑的是,阻尼腔划分部件与节流部件类似地设计。也就是说,阻尼腔划分部件也可以具有冲流区域和/或引流区段,其例如在第一部分腔中导致流动减缓,并且引起压力介质流在从第一部分腔转移到第二部分腔中时节流。不言而喻,阻尼腔划分部件也可以具有吸声材料,以便进一步将声音传播减小到最低限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车辆座椅。该车辆座椅具有用于车辆座椅的使用者的座椅支撑面,以及具有按照上述内容的气动的装置或按照其一种设计的气动的装置。气动的装置在此如此地布置在车辆座椅中,以便改变座椅支撑面的轮廓。通过这种方式,提出了一种车辆座椅,该车辆座椅带有易于制造的气动的装置,该气动的装置由于集成的节流部件而具有通过囊部减小的声音传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制造气动的装置的方法,该气动的装置用于改变车辆座椅的座椅支撑面的轮廓。在该方法中,提供第一薄膜区段,并提供第二薄膜区段。此外,第一薄膜区段与第二薄膜区段沿着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缝连接,以便形成用于改变车辆座椅的座椅支撑面的轮廓的囊部,该囊部带有可用压力介质来填充的囊腔和用于使得压力介质流入到囊腔中的流入开口。此外,第一薄膜区段与第二薄膜区段沿着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缝连接,以便形成布置在囊腔内部的节流部件,该节流部件被构造用于在囊腔内部对经由流入开口流入的压力介质流进行节流。通过这种方式,特别是因为这里不必使用附加的消声器,以方法技术上的和装置技术上的最小化的花费提出了一种用于制造气动的装置的方法,该气动的装置具有减小的声音传播。根据该方法的一种设计,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改变车辆座椅(FZS)的座椅支撑面(SAF)的轮廓(K)的气动的装置(PV1、PV2、PV3、PV4、PV5、PV6、PV7),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薄膜区段(F11、F21、F31、F41、F51、F61);‑ 第二薄膜区段(F12、F22、F32、F42、F52、F62),该第二薄膜区段与所述第一薄膜区段(F11、F21、F31、F41、F51、F61)沿着至少一个连接缝(VN1、VN2、VN3、VN4、VN5、VN6)如此连接,从而形成了用于改变所述座椅支撑面(SAF)的轮廓(K)的囊部(B1、B2、B3、B4、B5、B6、B71、B72、B73、B74、B75),该囊部带有可用压力介质(DM)来填充的囊腔(BK1、BK2、BK3、BK4、BK5、BK6)和用于使得所述压力介质(DM)流入到所述囊腔(BK1、BK2、BK3、BK4、BK5、BK6)中的流入开口(EO1、EO2、EO3、EO4、EO5、EO6);和‑ 布置在所述囊腔(BK1、BK2、BK3、BK4、BK5、BK6)内部的节流部件(DE1、DE2、DE3、DE4、DE5、DE6),该节流部件被构造用于在所述囊腔(BK1、BK2、BK3、BK4、BK5、BK6)内部使得经由所述流入开口(EO1、EO2、EO3、EO4、EO5、EO6)流入的压力介质流(EDMS1、EDMS2、EDMS3、EDMS4、EDMS5、EDMS6)节流。...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05 DE 102017221921.11.一种用于改变车辆座椅(FZS)的座椅支撑面(SAF)的轮廓(K)的气动的装置(PV1、PV2、PV3、PV4、PV5、PV6、PV7),具有如下特征:-第一薄膜区段(F11、F21、F31、F41、F51、F61);-第二薄膜区段(F12、F22、F32、F42、F52、F62),该第二薄膜区段与所述第一薄膜区段(F11、F21、F31、F41、F51、F61)沿着至少一个连接缝(VN1、VN2、VN3、VN4、VN5、VN6)如此连接,从而形成了用于改变所述座椅支撑面(SAF)的轮廓(K)的囊部(B1、B2、B3、B4、B5、B6、B71、B72、B73、B74、B75),该囊部带有可用压力介质(DM)来填充的囊腔(BK1、BK2、BK3、BK4、BK5、BK6)和用于使得所述压力介质(DM)流入到所述囊腔(BK1、BK2、BK3、BK4、BK5、BK6)中的流入开口(EO1、EO2、EO3、EO4、EO5、EO6);和-布置在所述囊腔(BK1、BK2、BK3、BK4、BK5、BK6)内部的节流部件(DE1、DE2、DE3、DE4、DE5、DE6),该节流部件被构造用于在所述囊腔(BK1、BK2、BK3、BK4、BK5、BK6)内部使得经由所述流入开口(EO1、EO2、EO3、EO4、EO5、EO6)流入的压力介质流(EDMS1、EDMS2、EDMS3、EDMS4、EDMS5、EDMS6)节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的装置(PV1、PV2、PV3、PV4、PV5、PV6、PV7),其中,所述节流部件(DE1、DE2、DE3、DE4、DE5、DE6)把所述囊腔(BK1、BK2、BK3、BK4、BK5、BK6)划分成具有所述流入开口(EO1、EO2、EO3、EO4、EO5、EO6)的阻尼腔(DK1、DK2、DK3、DK3、DK4、DK5、DK6)和通过溢流开口(UO1、UO2、UO3、UO4、UO5、UO6)与所述阻尼腔(DK1、DK2、DK3、DK3、DK4、DK5、DK6)连接的轮廓改变腔(KK1、KK2、KK3、KK4、KK5、KK6),该轮廓改变腔用于改变所述座椅支撑面的轮廓,并且所述溢流开口(UO1、UO2、UO3、UO4、UO5、UO6)如此构造,使得经由所述流入开口(EO1、EO2、EO3、EO4、EO5、EO6)流入到所述阻尼腔(DK1、DK2、DK3、DK3、DK4、DK5、DK6)中的压力介质流(EDMS1、EDMS2、EDMS3、EDMS4、EDMS5、EDMS6)在从所述阻尼腔(DK1、DK2、DK3、DK3、DK4、DK5、DK6)转移到所述轮廓改变腔(KK1、KK2、KK3、KK4、KK5、KK6)内时节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的装置(PV1、PV2、PV3、PV4、PV5、PV6、PV7),其中,所述阻尼腔(DK1、DK2、DK3、DK3、DK4、DK5、DK6)的体积(VDK1、VDK2、VDK3、VDK4、VDK5、VDK6)处于所述轮廓改变腔(KK1、KK2、KK3、KK4、KK5、KK6)的体积(VKK1、VKK3、VKK4、VKK5、VKK6)的0.1%至30%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动的装置(PV1、PV2、PV3、PV4、PV5、PV6、PV7),其中,所述流入开口(EO1、EO2、EO3、EO4、EO5、EO6)和所述溢流开口(UO1、UO2、UO3、UO4、UO5、UO6)在所述压力介质流(EDMS1、EDMS2、EDMS3、EDMS4、EDMS5、EDMS6)的流动方向上没有重叠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动的装置(PV1、PV2、PV3、PV4、PV5、PV6、PV7),其中,所述溢流开口(UO1、UO2、UO3、UO4、UO5、UO6)的通流横截面处于所述流入开口(EO1、EO2、EO3、EO4、EO5、EO6)的通流横截面的10%至80%的范围内。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动的装置(PV1、PV3、PV4、PV5、PV6、PV7),其中,所述节流部件(DE1、DE3、DE4、DE5、DE6)具有冲流区域(AB1、AB3、AB4、AB5、AB6),经由所述流入开口(EO1、EO3、EO4、EO5、EO6)流入的压力介质流(EDMS1、EDMS3、EDMS4、EDMS5、EDMS6)直接地流动冲击所述冲流区域。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动的装置(PV3、PV7),其中,所述冲流区域(AB3)具有一带有凹部和隆起部的结构(HV),该结构引起所述压力介质流的扩散的分配。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动的装置(PV4、PV5、PV6、PV7),其中,所述节流部件(DE4、DE5、DE6)具有用于引导所述压力介质流的引流区段(SFA41、SFA42;SFA51、SFA52;SFA6)。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动的装置(PV4、PV5、PV6、PV7),其中,所述引流区段(SFA41、SFA42;SFA51、SFA52;SFA6)与所述囊腔(BK4、BK5、BK6)的壁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布施曼G德梅尔迈尔C森舍D施瓦布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泰密克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