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necting device of a rear shock absorber and an automobil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connecting device of the upper seat type rear shock absorber in the prior art can not match the dynamic force of the shock absorber in different forms, resulting in poor comfort of the whole vehicle. The connecting device of the rear shock absorber includes: an installation framework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automobile body, a first installation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end face of the installation framework facing the automobile body; a rubber bushing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installation groove, and a part of the rubber bushing is exposed in the first installation groove to contact with the automobile body; the rubber bushing includes: an integral inner framework and an outer framework are formed by vulcanization; The rubber layer is separated by the inner skeleton along the deformation direction of the rubber layer itself into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presenting asymmetric setting, so that the static stiffness of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along the deformation direction is differ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
,具体是一种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当汽车经过颠簸路面时,车轮将冲击传递至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将车轮传递过来的一次性大能量冲击转化为多次小能量冲击,再通过隔振元件将多次的小能量冲击消除,使车身不受到太大的振动。近年来,用户对于车辆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隔振元件的设计越来越为主机厂所重视。后减振器是安装在车体后悬架与车轮之间的一个隔振元件,通过一个连接装置固定在车身上。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目前多为吊环式和上安装座式,其刚度参数的合理性是设计该零件的主要考虑指标之一。针对于现有技术的上安装座式的连接装置来说,其通过在安装骨架内压装有呈上下对称的橡胶衬套结构。这样的上安装座在上下方向的刚度相同,不能匹配减振器压缩和伸张行程不同的动态力,导致不能最佳的隔离粗糙路面的次级振动,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安装座式的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不能匹配减振器在不同形态下的动态力,导致整车舒适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汽车车身连接的安装骨架(1),所述安装骨架(1)朝向汽车车身的端面设有第一安装槽(111);安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内的橡胶衬套(2),所述橡胶衬套(2)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1),以与汽车车身相接触;所述橡胶衬套(2)包括:通过硫化形成一个整体的内骨架(23)、外骨架(21)和橡胶层(22),所述橡胶层(22)硫化于所述内骨架(23)和所述外骨架(21)之间;所述橡胶层(22)在沿所述橡胶层(22)自身的形变方向上被所述内骨架(23)分隔为呈现为非对称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汽车车身连接的安装骨架(1),所述安装骨架(1)朝向汽车车身的端面设有第一安装槽(111);安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内的橡胶衬套(2),所述橡胶衬套(2)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1),以与汽车车身相接触;所述橡胶衬套(2)包括:通过硫化形成一个整体的内骨架(23)、外骨架(21)和橡胶层(22),所述橡胶层(22)硫化于所述内骨架(23)和所述外骨架(21)之间;所述橡胶层(22)在沿所述橡胶层(22)自身的形变方向上被所述内骨架(23)分隔为呈现为非对称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沿所述形变方向上的静刚度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骨架(1)上远离汽车车身的一侧端面上的金属座(3),所述金属座(3)远离所述安装骨架(1)的一侧端面形成有第二安装槽(3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骨架(23)包括有中心线沿所述橡胶层(22)的形变方向设置的第一环形骨架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环形骨架上的第二环形骨架,所述第二环形骨架伸入至所述橡胶层(22)内部,以将所述橡胶层(22)分隔为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骨架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槽(111)的槽底的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27),所述环形凹槽(27)内安装有限位环(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22)朝向汽车车身的一侧端面上突出设置有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铄,陆海波,鲍长勇,张海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