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悬挂机构的承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01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悬挂机构的承载车,包括支架,支架的侧边设置有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包括多个滚轮,支架的前端设置有前托板,支架的后端设置有后托板,支架和滚轮通过第一悬挂机构相连,第一悬挂机构包括连接臂和第一弹性组件,连接臂的一端轴接于支架并可以相对于支架上下摆动,连接臂的另一端套设有滚轮,第一弹性组件设置在连接臂和支架之间;当滚轮受压迫时,连接臂上摆倾斜,第一弹性组件受连接臂和支架的挤压缩短;当滚轮不受压迫时,第一弹性组件复位使连接臂下摆至初始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第一悬挂机构实现了滚轮和支架之间的缓冲,就算滚轮收到地面的磕碰,也能够进行有效化解,提高了使用承载车时车辆的稳定性。

A Bearing Vehicle with Suspension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oad-bearing vehicle with a suspension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a roller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support, a plurality of rollers are included in the roller assembly, a front bracket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support, a rear bracket is arranged at the back end of the bracket, a bracket and a roller are connected through a first suspension mechanism, and the first suspension mechanism includes a connecting arm and a first elastic component, and an end axle of the connecting arm.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arm is provided with a roller, and the first elastic component is set between the connecting arm and the bracket; when the roller is compressed, the upper swing of the connecting arm is inclined, and the first elastic component is compressed and shortened by the connecting arm and the bracket; when the roller is not compressed, the first elastic component is reset so that the connecting arm is lowered to the initial position; The first suspension mechanism achieves the buffer between the roller and the bracket. Even if the roller receives the bump on the ground, it can also be effectively resolved, thus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vehicle when using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悬挂机构的承载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偏心轴结构的承载车。
技术介绍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或者车辆本身的原因都可能会造成爆胎。爆胎后,轮胎瞬间失去气压,胎壁向内侧收缩。若继续行驶,会造成车辆失去平衡,严重时车辆向爆胎一侧转向,极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汽车爆胎后经常采用更换备胎的方式来把汽车行驶到修理点,对汽车的爆胎进行修理或者换新。现有技术开发了一种承载车,该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侧边设置有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包括前滚轮和后滚轮,支架的前端设置有前托板,支架的后端设置有后托板,前托板轴接于前轴,后托板轴接于后轴,汽车爆胎后从前托板移动至支架上方并固定在前托板和后托板之间。前托板具有平直状态和翘起状态,前托板的下方设置有抓地齿。在平直状态时,抓地齿和地面相接触,不但具有抓地的作用,又具有支撑起整个前托板,把前托板和地面相分离的作用,使得轮胎在移入承载车的过程中,承载车能够紧紧的抓牢地面,防止辅助装置打滑。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前滚轮或者后滚轮套设在轮轴上,轮轴和支架采用硬性连接,滚轮和支架之间并不具有缓冲结构,滚轮震动会带动相同幅度的支架的震动,导致承载车在行驶时会随着路面的颠簸而剧烈震动,影响车辆的平稳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行驶更加稳定的具有悬挂机构的承载车,本技术利用了悬挂机构可以根据受力自动调整长度的特性,在轮胎发生磕碰受力时可以自动收缩,以提高车辆行使的稳定性。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悬挂机构的承载车,包括支架,支架的侧边设置有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包括多个滚轮,支架的前端设置有前托板,支架的后端设置有后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和滚轮通过第一悬挂机构相连,所述的第一悬挂机构包括连接臂和第一弹性组件,连接臂的一端轴接于支架并可以相对于支架上下摆动,连接臂的连接滚轮的连接件,第一弹性组件设置在连接臂和支架之间;当滚轮受压迫时,连接臂上摆倾斜,第一弹性组件受连接臂和支架的挤压缩短;当滚轮不受压迫时,第一弹性组件复位使连接臂下摆至初始位置。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第一弹性组件的一端连接于连接臂的中部位置,另一端连接于支架的下端,第一弹性组件根据受力的大小自动调节其长度。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第一弹性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柱、第一基柱和复位弹簧,第一基柱内设置有第一伸缩腔,第一伸缩柱的一部分插入第一伸缩腔内,复位弹簧套设在第一伸缩柱外侧,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靠在第一基柱的端部,另一端抵靠在连接臂上。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支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梁,所述的第一弹性组件连接于横梁的下端面。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支架和滚轮还设置有第二悬挂机构,所述的第二悬挂机构包括第二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支架,另一端连接于滚轮。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第二弹性组件包括第二伸缩柱、第二基柱和复位弹簧,第二基柱内设置有第二伸缩腔,第二伸缩柱的一部分插入伸缩腔内,复位弹簧套设在第二伸缩柱外侧,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靠在第二基柱的端部,另一端抵靠在第二伸缩杆的端部。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滚轮组件包括设置在前端的两个滚轮和设置在后端的一个滚轮。本技术在支架和滚轮之间设置第一悬挂机构,第一悬挂机构的结构相对简单,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一弹性组件,第一弹性组件具有根据受力大小而自动调整长度的特性,当第一连接臂上的轮胎受力上摆时,第一弹性组件,第一弹性组件受连接臂和支架的挤压缩短;当滚轮不受压迫时,第一弹性组件复位使连接臂下摆至初始位置,第一悬挂机构实现了滚轮和支架之间的缓冲,就算滚轮收到地面的磕碰,也能够进行有效化解,提高了使用承载车时车辆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视图;图3为图2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后视图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4所示,一种具有悬挂机构的承载车,包括支架1,支架1的侧边设置有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包括多个滚轮2,支架1的前端设置有前托板3,支架1的后端设置有后托板4,支架1和滚轮2通过第一悬挂机构5相连,第一悬挂机构5包括连接臂6和第一弹性组件7,连接臂6的一端轴接于支架2并可以相对于支架2上下摆动,连接臂6的连接滚轮的连接件(附图未显示),第一弹性组件7设置在连接臂6和支架1之间;当滚轮2受压迫时,连接臂6上摆倾斜,第一弹性组件7受连接臂6和支架1的挤压缩短;当滚轮2不受压迫时,第一弹性组件7复位使连接臂6下摆至初始位置。第一悬挂机构5实现了滚轮2和支架1之间的缓冲,就算滚轮2受到地面的磕碰,也能够进行有效化解。本技术的连接臂6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多个连接臂6、滚轮连接件和支架1的工作过程中相互协调使滚轮在运行时一直处于垂直状态。如图3所示,第一弹性组件7的一端连接于连接臂6的中部位置,另一端连接于支架1的下端,第一弹性组件7根据受力的大小自动调节其长度。第一弹性组件7包括第一伸缩柱8、第一基柱9和复位弹簧10,第一基柱9内设置有第一伸缩腔11,第一伸缩柱8的一部分插入第一伸缩腔11内,复位弹簧10套设在第一伸缩柱8外侧,复位弹簧10的一端抵靠在第一基柱9的端部,另一端抵靠在连接臂6上。支架1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梁12,所述的第一弹性组件7连接于横梁12的下端面。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悬挂机构主要设置在支架1的前端,本技术的悬挂机构还可以有第二种选择,该悬挂机构主要设置在支架1的后端。支架1和滚轮2还设置有第二悬挂机构13,所述的第二悬挂机构13包括第二弹性组件14,第二弹性组件14的一端连接于支架1,另一端连接于滚轮2。第二弹性组件14包括第二伸缩柱15、第二基柱16和复位弹簧10,第二基柱16内设置有第二伸缩腔17,第二伸缩柱15的一部分插入伸缩腔17内,复位弹簧10套设在第二伸缩柱15外侧,复位弹簧10的一端抵靠在第二基柱15的端部,另一端抵靠在第二伸缩杆15的端部。滚轮组件包括设置在前端的两个滚轮2和设置在后端的一个滚轮2。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有悬挂机构的承载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悬挂机构的承载车,包括支架,支架的侧边设置有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包括多个滚轮,支架的前端设置有前托板,支架的后端设置有后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和滚轮通过第一悬挂机构相连,所述的第一悬挂机构包括连接臂和第一弹性组件,连接臂的一端轴接于支架并可以相对于支架上下摆动,连接臂的连接滚轮的连接件,第一弹性组件设置在连接臂和支架之间;当滚轮受压迫时,连接臂上摆倾斜,第一弹性组件受连接臂和支架的挤压缩短;当滚轮不受压迫时,第一弹性组件复位使连接臂下摆至初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悬挂机构的承载车,包括支架,支架的侧边设置有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包括多个滚轮,支架的前端设置有前托板,支架的后端设置有后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和滚轮通过第一悬挂机构相连,所述的第一悬挂机构包括连接臂和第一弹性组件,连接臂的一端轴接于支架并可以相对于支架上下摆动,连接臂的连接滚轮的连接件,第一弹性组件设置在连接臂和支架之间;当滚轮受压迫时,连接臂上摆倾斜,第一弹性组件受连接臂和支架的挤压缩短;当滚轮不受压迫时,第一弹性组件复位使连接臂下摆至初始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悬挂机构的承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性组件的一端连接于连接臂的中部位置,另一端连接于支架的下端,第一弹性组件根据受力的大小自动调节其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悬挂机构的承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性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柱、第一基柱和复位弹簧,第一基柱内设置有第一伸缩腔,第一伸缩柱的一部分插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鹏頔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新山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