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8158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其具备配置于基底部(15、17)与阀芯(25)之间,且抵接于阀芯(25)的基底部(15、17)侧的表面而支承阀芯(25)的落座板(28),落座板(28)由比基底部(15、17)更硬的材料构成,且具有与排出端口(15c、17c)对应的贯穿孔(28a)、及相对于贯穿孔(28a)的中心在延伸方向的两侧位置设有多个的与基底部(15、17)的固定部(28b、28c)。

Compressor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ressor with a seating plate (28) which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ase (15, 17) and the spool (25)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base (15, 17) side of the spool (25) and supports the spool (25). The seating plate (28) is composed of materials harder than the base (15, 17), and has a perforation (28a) corresponding to the discharge ports (15c, 17c) and a central extension relative to the perforation (28a). The two sides of the extension direction are provided with multiple fixed parts (28b, 28c) with bases (15, 1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机。本申请主张基于2017年3月22日于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055712号的优先权,并将该内容援用于此。
技术介绍
在空调机、制冷机等中设置有用于压缩制冷剂等流体的压缩机。在此作为压缩机的一种的涡旋压缩机、旋转压缩机等中,在制冷剂被压缩的压缩侧与排出被压缩的制冷剂的排出侧之间设有使用了簧片阀等的排出阀机构。例如,专利文献1的制冷剂压缩机中,构成为在压缩侧被压缩要件压缩的制冷剂从具备排出阀机构的排出端口向排出侧排出。该制冷剂压缩机中,贯穿分隔压缩侧和排出侧的主轴承等而设置有排出端口,排出端口通过设置于排出侧的阀座及阀芯而能够进行开闭。这种专利文献1的制冷剂压缩机中,由于排出阀的阀芯反复抵接于阀座而进行开闭,因此通过使设置于排出端口的排出侧的阀座的硬度高于排出端口而防止敲击磨损。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990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然而,在排出端口设有阀座的以往压缩机中,若例如提高压缩侧与排出侧的压差,或者加速开闭速度,或者在更严峻的条件下进行运转,则阀芯或阀座容易受到受损。并且阀座由于与其他部位成为一体,因此不容易进行加强或更换,即使如专利文献1那样将阀座形成于不同的部件而进行压入,在使用时也容易产生错位、翘起、变形等,难以确保充分的压缩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更严峻的条件下进行运转也能够防止受损并且能够确保压缩性能的压缩机。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具备:基底部,分隔压缩侧和排出侧;排出端口,贯穿所述基底部;阀芯,一端固定于所述基底部,另一端与所述基底部对置而关闭所述排出端口,若所述压缩侧的压力变得大于所述排出侧的压力,则所述另一端弹性变形而打开所述排出端口;及落座板,配置于所述基底部与所述阀芯之间并抵接于所述阀芯的所述基底部侧的表面而支承所述阀芯,所述落座板由比所述基底部更硬的材料构成,且具有与所述排出端口对应的贯穿孔、及相对于所述贯穿孔的中心在延伸方向的两侧位置设有多个的与所述基底部的固定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由比基底部更硬的材料构成的落座板配置于基底部与阀芯之间,并抵接支承阀芯的基底部侧的表面。因此开闭时阀芯并不直接抵接于基底部,从而能够防止基底部的受损。并且配置在基底部与阀芯之间的不同部件的落座板相对于与排出端口对应的贯穿孔的中心,通过落座板的延伸方向的两侧的固定部固定于基底部。因此能够将落座板容易安装于基底部,而且能够避免因压缩流体的压力或阀芯开闭时的振动等而落座板相对于基底部产生错位、翘起、变形、间隙等。并且,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中,所述固定部的至少一个中,所述落座板可以与所述阀芯的所述一端一起固定于所述基底部。根据该结构,由于落座板与阀芯的一端一起固定于基底部,因此能够将落座板的固定位置及固定构件与阀芯的一端通用化,且能够简化结构。并且,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中,所述落座板的所述贯穿孔可以形成为大于所述排出端口的排出口,设置成从外周侧包围该排出口。根据该结构,由于落座板的贯穿孔大于排出端口的排出口,因此能够避免因落座板的制作误差、或落座板安装时的错位、压缩机工作时落座板的松动等而排出端口的排出口稍微被落座板封闭的情况,且使压缩流体排出时能够抑制排出口中的压力损耗。并且,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中,所述落座板的所述贯穿孔可以形成为小于所述排出端口的排出口,设置成从外周侧被该排出口包围。根据该结构,由于落座板的贯穿孔形成为小于排出端口的排出口,因此在排出端口的压缩侧增大开口面积,从而能够在排出端口的排出侧通过落座板而缩小开口面积。因此在压缩侧容易确保充分的开口面积,能够抑制将压缩流体导入排出端口时的压力损耗。并且,通过使用落座板,能够容易实现如这种开口面积在排出方向上以两阶段发生变化的结构。而且由于能够在较大地确保了排出端口的开口面积的状态下缩小通过阀芯封闭的面积,因此在通过阀芯关闭贯穿孔时,能够难以产生如阀芯进入贯穿孔内的变形,能够提高阀芯与贯穿孔周围之间的密封性。并且,能够缩小落座板的贯穿孔,由此能够提高落座板及阀芯的强度。并且,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中,可以在所述落座板与所述基底部之间,以环状包围所述排出端口的方式安装有密封部件。根据该结构,通过密封部件消除落座板与基底部的间隙,能够防止压缩流体从落座板与基底部之间漏出,从而能够容易确保压缩性能。并且,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中,所述贯穿孔可以在所述阀芯侧的缘部具有倒角部。根据该结构,由于所述贯穿孔在所述阀芯侧具有倒角部,因此当阀芯落座于落座板时,能够避免阀芯受损。而且,由于能够朝向排出侧逐渐增大排出口的开口面积,因此能够减少排出时的流体的压力损耗。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在更严峻的条件下进行运转也能够防止受损并且能够确保压缩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出阀机构,(a)是俯视图,(b)是纵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出阀机构的落座板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出阀机构的第一变形例的纵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出阀机构的第二变形例的纵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出阀机构的第三变形例的纵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出阀机构的第四变形例的纵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出阀机构的第五变形例的纵剖视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出阀机构的第六变形例的纵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压缩机A的一例,例举设置于空调机、制冷机等的纵型涡旋压缩机而进行以下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A具备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的电动马达2、及相同地设置于壳体1内,并通过电动马达2的驱动来压缩制冷剂等流体的涡旋压缩机构3而构成。壳体1具备:圆筒状的壳体主体1a;上部罩1b,封闭壳体主体1a的上端开口;及下部罩1c,封闭壳体主体1a的下端开口。壳体1中,在壳体主体1a的侧面设有用于从蓄能器(不图示)等向壳体1内供给制冷剂等流体的吸入管4。并且,在上部罩1b设有用于将在涡旋压缩机构3中压缩的流体向外部排出的排出管5。电动马达2具备定子6及转子7,从电源向定子6进行供电并且转子7围绕沿上下方向S1延伸的轴线O1旋转。旋转轴8将轴线01方向朝向上下方向S1而一体安装于转子7。旋转轴8设置成,轴线O1方向上端侧轴支承于上部轴承10,下端侧轴支承于下部轴承11,且与转子7的旋转一同绕轴线O1旋转。上部轴承10及下部轴承11分别一体固定地设置于壳体主体1a。在旋转轴8的上端部中,使其轴线O2朝向上下方向S1且相对于旋转轴8的轴线O1偏心(偏移)地一体设置有偏心销12。涡旋压缩机构3具备:固定涡旋盘15(基底部);回旋涡旋盘16,通过电动马达2相对于固定涡旋盘15偏心而进行公转回转;及排放罩17(基底部)。固定涡旋盘15具备:圆盘状的端板15a;及固定涡卷15b,从端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具备:基底部,分隔压缩侧和排出侧;排出端口,贯穿所述基底部;阀芯,一端固定于所述基底部,另一端与所述基底部对置而关闭所述排出端口,若所述压缩侧的压力变得大于所述排出侧的压力,则所述另一端弹性变形而打开所述排出端口;及落座板,配置于所述基底部与所述阀芯之间且抵接于所述阀芯的所述基底部侧的表面而支承所述阀芯,所述落座板由比所述基底部更硬的材料构成,且具有与所述排出端口对应的贯穿孔、及相对于所述贯穿孔的中心在延伸方向的两侧位置设有多个的与所述基底部的固定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22 JP 2017-0557121.一种压缩机,具备:基底部,分隔压缩侧和排出侧;排出端口,贯穿所述基底部;阀芯,一端固定于所述基底部,另一端与所述基底部对置而关闭所述排出端口,若所述压缩侧的压力变得大于所述排出侧的压力,则所述另一端弹性变形而打开所述排出端口;及落座板,配置于所述基底部与所述阀芯之间且抵接于所述阀芯的所述基底部侧的表面而支承所述阀芯,所述落座板由比所述基底部更硬的材料构成,且具有与所述排出端口对应的贯穿孔、及相对于所述贯穿孔的中心在延伸方向的两侧位置设有多个的与所述基底部的固定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创宫本善彰木全央幸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