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无人机起落架舱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7085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无人机起落架舱门机构,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舱盖支座、对开设置的两个舱盖;两个所述舱盖分别与舱盖的两侧铰接;所述舱盖支座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舵机,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动作铰链;所述动作铰链呈弯折状,且动作铰链的尾部与舱盖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舵机进行驱动,不仅省略了一大套液压驱动回路,使结构更加简化,控制容易、可靠;同时,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大大减轻了重量。

A Small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Landing Gear Door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or mechanism of the landing gear of a small UAV,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aircraft, including a hatch cover support and two hatch covers which are opposite to each other; the two hatch covers are hinged with the two sides of the hatch cover respectively; the two sides of the hatch cover support are fixed with a rudder,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rudder is provided with an action hinge; the action hinge is bent and the action hinge is hinged. The tail is fixed with the hatch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omits a large set of hydraulic driving circuit by using a steering gear to drive, but also simplifies the structure, makes the control easy and reliable, and greatly reduces the weight of the utility model when i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无人机起落架舱门机构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小型无人机起落架舱门机构。
技术介绍
“无人机(“UAV”)”是一种无人驾驶、可重复使用的航空器的简称,由于无人机有机动灵活、体积小、成本低、无人员伤亡等优点,无人机研究和发展受到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军事上,无人机可作为空中侦查平台和武器平台,通过携带不同的设备,执行侦察监视、对地攻击、电子干扰、通信中继、目标定位、供给损伤有效评估等任务。在民用方面,无人机也大有可为,它可应用于航空摄影、气象探测、勘探测绘、环境研究、核辐射探测、通信中继、水在监视、森林火灾防救、电力线路查巡、影视制作、制造浪漫等等,还可用于边境巡逻与控制、交通巡逻和治安监控,在军用、民用和科研等领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无人机的起落架系统是无人机的重要部分,在无人机地面支撑、滑跑、起飞以及降落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现有技术中,起落架在收放过程中起落架的空间位置在飞机内部、外部互相变换,因此起落架必须跨越机身蒙皮。但由于无人机对气动条件的特殊要求,故在气动结构上必须尽量减少对影响气动效应的各种因素。因此,在设计上,将起落架在收放过程中与机身蒙皮干涉的部分采用舱门形式,在起落架收放过程中和起落架放下位置时舱门处于打开状态,以便起落架在结构上不与机体发生干涉;当起落架在收起状态时,舱盖处于关闭状态,有利于保持飞机在气动结构上的完整性。现有的起落架舱门机构,其中舱盖采用液压作动筒驱动,控制舱盖开合,结构复杂,不适合用于小型无人机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无人机起落架舱门机构,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靠,且大大减轻了重量。为实现本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型无人机起落架舱门机构,包括舱盖支座、对开设置的两个舱盖;两个所述舱盖分别与舱盖的两侧铰接;所述舱盖支座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舵机,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动作铰链;所述动作铰链呈弯折状,且动作铰链的尾部与舱盖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舱盖支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舵机支座,两个舵机分别安装在两个舵机支座上。进一步的,所述舱盖支座的两侧均转动铰接有两个结构铰链,两个结构铰链的尾部均与舱盖固定,且两个结构铰链沿舱盖的中部对称排布。进一步的,所述舱盖支座、舱盖均为复合材料材质。进一步的,所述舱盖的四周固定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动作铰链、结构铰链均呈“2”状,动作铰链的水平端和结构铰链的水平端均固定在舱盖上。进一步的,所述动作铰链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套环,且套环固定套设在舵机的输出轴上。进一步的,所述舱盖支座上还安装有分别与多个结构铰链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铰链支座,且结构铰链的上端铰接在第一铰链支座上。进一步的,所述动作铰链的头部与舱盖支座铰接,舵机的输出轴上还固定设置有摆臂,摆臂上铰接有连杆,且连杆的另一端与动作铰链的中部铰接。进一步的,所述舱盖支座上还安装有分别与多个动作铰链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铰链支座,且动作铰链的头部铰接在第二铰接支座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舱盖与舱盖支座铰接,然后通过舵机带动舱盖在舱盖支座上翻转,从而实现舱盖的打开和闭合。通过采用舵机进行驱动,不仅省略了一大套液压驱动回路,使结构更加简化,控制容易、可靠;同时,使本技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大大减轻了重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舱盖支座,2、舱盖,3、舵机,4、动作铰链,5、舵机支座,6、结构铰链,7、套环,8、第一铰链支座,9、摆臂,10、连杆,11、通孔,12、U型开口,13、第二铰链支座。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部”、“上端”、“下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图1所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型无人机起落架舱门机构,包括舱盖支座1、对开设置的两个舱盖2;两个所述舱盖2分别与舱盖2的两侧铰接;所述舱盖支座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舵机3,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动作铰链4;所述动作铰链4呈弯折状,且动作铰链4的尾部与舱盖2固定。所述舱盖支座1为矩形框状,且两个舱盖2共同用于实现对舱盖支座1的打开和关闭,两个舱盖2分别铰接在舱盖支座1的两个相对边上,使两个舱盖2呈对称排布;两个舵机3均通过螺钉固定安装舱盖支座1上,且两个舵机3呈对称排布;所述动作铰链4的头部与舵机3的输出轴固定,且动作铰链4的尾部呈水平状,使动作铰链4的尾部与舱盖2的贴合面积更大,而动作铰链4的另一端与舱盖2通过螺钉固定,使动作铰链4与舱盖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所述舱盖支座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舵机支座5,两个舵机3分别安装在两个舵机支座5上。所述舵机支座5呈U型,且舵机支座5的两端均开设有与舵机3对应的通孔11,舵机3的两端分别卡设在两个通孔11内;所述舵机支座5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贯穿舵机支座5的限位螺钉,且多个限位螺钉分别位于通孔11的左右两侧,使舵机3的两侧能均能通过限位螺钉进行限位,有效防止舵机3在通孔11内左右晃动,使舵机3的安装更加稳固。所述舵机支座5的底面为平面,使舵机支座5的底面与舱盖支座1表面的贴合面积更大,舵机支座5能直接采用螺钉与舱盖支座1固定,使舵机支座5安装更加稳固。所述舱盖支座1的两侧均转动铰接有两个结构铰链6,两个结构铰链6的尾部均与舱盖2固定,且两个结构铰链6沿舱盖2的中部对称排布,位于舱盖支座1同侧的两个结构铰链6沿舵机3对称排布,使两个结构铰链6分别位于舱盖2的两端,使舱盖2的两端分别通过结构铰链6与舱盖支座1连接,使舱盖2在转动过程中更加平稳,同时能使舱盖2在关闭时,舱盖2在两端均能通过结构铰链6压紧,使舱盖2在关闭后,舱盖支座1的密封性能更好。所述舱盖支座1、舱盖2均为复合材料材质。所述动作铰链4、结构铰链6均呈“2”状,动作铰链4的水平端和结构铰链6的水平端均固定在舱盖2上,使动作铰链4、结构铰链6均与舱盖2的连接更加牢固。所述动作铰链4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套环7,且套环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无人机起落架舱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舱盖支座、对开设置的两个舱盖;两个所述舱盖分别与舱盖的两侧铰接;所述舱盖支座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舵机,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动作铰链;所述动作铰链呈弯折状,且动作铰链的尾部与舱盖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无人机起落架舱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舱盖支座、对开设置的两个舱盖;两个所述舱盖分别与舱盖的两侧铰接;所述舱盖支座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舵机,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动作铰链;所述动作铰链呈弯折状,且动作铰链的尾部与舱盖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无人机起落架舱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舱盖支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舵机支座,两个舵机分别安装在两个舵机支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无人机起落架舱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舱盖支座的两侧均转动铰接有两个结构铰链,两个结构铰链的尾部均与舱盖固定,且两个结构铰链沿舱盖的中部对称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无人机起落架舱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舱盖支座上还安装有分别与多个结构铰链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铰链支座,且结构铰链的上端铰接在第一铰链支座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无人机起落架舱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立东袁松段进雄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特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