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阚久强专利>正文

一种提高列车车门密封性能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7027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列车车门密封性能的密封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车门密封结构密封性能不良的缺陷,在不改变原有密封结构的基础上在车门内侧增设包含凸出加高部的预密封件,使密封结构具有自清洁功能,减少待密封面的摩擦磨损,提升其密封性;同时在搭接外胶条处增加槽口和海绵胶条,给外胶条以支撑,这样既保证了外胶条的密封性,又保证了密封结构的排水。

A Sealing Structure for Improving Sealing Performance of Train Do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ealing structure for improving the sealing performance of train door. In view of the defect of poor sealing performance of the sealing structure of the door in the prior art, a pre-sealing element including a protruding and heightening part is added on the inside of the door without changing the original sealing structure, so that the sealing structure has self-cleaning function, reduces friction and wear of the surface to be sealed, and improves its sealing performance. The groove and sponge tape are added at the overlap of the outer tape to support the outer tape, which not only ensures the sealing property of the outer tape, but also ensures the drainage of the seal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列车车门密封性能的密封结构
本技术属于高速列车密封的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列车车门密封性能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比较高,当列车高速行驶时,特别是当列车会车时,会产生压力波,如果车辆的密封性能不好,旅客会感觉到很不舒服,为了避免对旅客产生不舒服的影响,必须提高列车的密封性,虽然车辆上的多个部位存在泄露的可能性,但乘客入口门是旅客上下车的通道,是列车上最主要的活动部件之一,门系统的密封性是保证整车密封性能的关键环节,门系统密封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列车的整体密封性能。目前高速高速列车的外门普遍采用密封性较好的塞拉门,其主要采用压紧式密封,如图1所示,即门锁闭时门四周的密封胶条被紧紧地压到门框上,实现密封功能,通过在门板周边采用双道密封实现门板与门框间的密封,门的四周有外胶条和内胶条,外胶条较硬,主要作用是挡住大部分的灰尘、雨雪和紫外线等,同时对内胶条起一定保护作用,而内胶条较软,起主要密封作用,当门完全锁闭时,内胶条被压紧到门与门框之间,使门系统有较高的气密性。但压紧式密封塞拉门对门板与门框形状及配合精度要求高,对安装和调整的要求也较高,当门周边密封胶条整体胶条不平整或者车门表面不清洁,尖锐物和硬物容易损伤密封条,造成密封失效,从而导致其密封性能不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列车车门密封性能的密封结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提高列车车门密封性能的密封结构,包括车体1,车门2,内胶条3,预密封件4,外胶条5,海绵胶条6和槽口7;其中,内胶条3,预密封件4和外胶条5其尾部分别通过燕尾结构安装卡合在车门2内侧突出部2a的卡槽内,内胶条3安装在突出部2a的上端,外胶条5安装在突出部2a的底端,预密封件4安装在两者之间,内胶条3与预密封件主体4b的高度相同,预密封件4还包括从预密封件主体4b向一侧延伸的凸出加高部4a,以使所述凸出加高部4a高于所述内胶条3,并在所述内胶条3与待密封面1a接触之前通过凸出加高部4a对车体1上的待密封面1a进行清洁;海绵胶条6粘贴在车门2内侧的下端,与外胶条5的外端面搭接接触,在车门2、外胶条5及海绵胶条6三者的内部形成槽口7,槽口7设置在海绵胶条6的上端。进一步地,所述预密封件主体4b的截面呈弧形,而凸出加高部4a的截面呈三角形,且凸出加高部4a末端的顶角介于30到60度之间。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在车门内侧增设包含凸出加高部的预密封件,使密封结构具有自清洁功能,减少待密封面的摩擦磨损,保护较低的凸起在滑动时不出现划痕、凹坑等较大缺陷,提升密封性;同时在搭接外胶条处增加槽口和海绵胶条,给外胶条以支撑,这样既保证了外胶条密封性,又保证了密封结构的排水。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车门密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车门密封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车体;1a、待密封面;2、车门;2a、突出部;3、内胶条;4、预密封件;4a、凸出加高部;4b、预密封件主体;5、外胶条;6、海绵胶条;7、槽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由图2所示,一种提高列车车门密封性能的密封结构,包括车体1,车门2,内胶条3,预密封件4,外胶条5,海绵胶条6和槽口7;其中,内胶条3,预密封件4和外胶条5其尾部分别通过燕尾结构安装卡合在车门2内侧突出部2a的卡槽内,内胶条3安装在突出部2a的上端,外胶条5安装在突出部2a的底端,预密封件4安装在两者之间,内胶条3与预密封件主体4b的高度相同,预密封件4还包括从预密封件主体4b向一侧延伸的凸出加高部4a,以使所述凸出加高部4a高于所述内胶条3,并在所述内胶条3与待密封面1a接触之前通过凸出加高部4a对车体1上的待密封面1a进行清洁;海绵胶条6粘贴在车门2内侧的下端,与外胶条5的外端面搭接接触,在车门2、外胶条5及海绵胶条6三者的内部形成槽口7,槽口7设置在海绵胶条6的上端。所述预密封件主体4b的截面呈弧形,而凸出加高部4a的截面呈三角形,且凸出加高部4a末端的顶角介于30到60度之间。本技术在车门2内侧突出部2a上增设预密封件4,同时在预密封件4上设置向一侧延伸的凸出加高部4a,使凸出加高部4a高于预密封件主体4b,使其在滑动过程中,清理车体1上待密封面1a上的垃圾颗粒等杂物,从而保护内胶条3,使内胶条3与待密封面1a接触时待密封面1a是相对比较干净的,防止内胶条3出现划伤、凹坑等缺陷,且使内胶条3与待密封面1a紧密接触以实现密封,降低发生泄漏的可能性,提高车门整体的密封性能;且在搭接外胶条5处增加槽口7和海绵胶条6,给外胶条5以支撑,以便与密封型材良好搭接,槽口利于排水,这样既保证了密封性,又保证了密封结构的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列车车门密封性能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车门(2),内胶条(3),预密封件(4),外胶条(5),海绵胶条(6)和槽口(7);其中,内胶条(3)、预密封件(4)和外胶条(5)其尾部分别通过燕尾结构安装卡合在车门(2)内侧突出部(2a)的卡槽内,内胶条(3)安装在突出部(2a)的上端,外胶条(5)安装在突出部(2a)的底端,预密封件(4)安装在内胶条(3)和外胶条(5)之间,内胶条(3)与预密封件主体(4b)的高度相同,预密封件(4)还包括从预密封件主体(4b)向一侧延伸的凸出加高部(4a),以使所述凸出加高部(4a)高度高于所述内胶条(3),并在所述内胶条(3)与待密封面(1a)接触之前通过凸出加高部(4a)对车体(1)上的待密封面(1a)进行清洁;海绵胶条(6)粘贴在车门(2)内侧的下端,与外胶条(5)的外端面搭接接触,在车门(2)、外胶条(5)及海绵胶条(6)三者的内部空间形成槽口(7),槽口(7)设置在海绵胶条(6)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列车车门密封性能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车门(2),内胶条(3),预密封件(4),外胶条(5),海绵胶条(6)和槽口(7);其中,内胶条(3)、预密封件(4)和外胶条(5)其尾部分别通过燕尾结构安装卡合在车门(2)内侧突出部(2a)的卡槽内,内胶条(3)安装在突出部(2a)的上端,外胶条(5)安装在突出部(2a)的底端,预密封件(4)安装在内胶条(3)和外胶条(5)之间,内胶条(3)与预密封件主体(4b)的高度相同,预密封件(4)还包括从预密封件主体(4b)向一侧延伸的凸出加高部(4a),以使所述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久强
申请(专利权)人:阚久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