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线圈自动装壳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562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领域的马达线圈自动装壳机构,包括装壳底座、三轴机械手和送线圈组件,三轴机械手的下方自左向右依次设有送壳体工位和装壳工位,送壳体工位连接有用于自动传送壳体的壳体送料机构,三轴机械手由X移动轴、Z移动轴、自转轴和夹具构成,送线圈组件设置于装壳工位的前方,送线圈组件包括用于配对夹紧马达线圈的夹持爪和Y移动轴,装壳机构可实现自动送壳体和自动装壳,壳体通过三轴机械手移动至装壳工位,并可由自转轴转动至适合的装配角度,并通过送线圈组件将马达线圈送入装壳工位进行装壳,装壳动作一次完成,壳体及马达线圈均定位准确,确保每次装壳动作均无误,每个动作连贯有序,整体过程自动化控制效率高。

Motor coil auto-load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shell-loading mechanism of motor coils in the field of automation, which comprises a shell-loading base, a three-axis manipulator and a coil-feeding component. The lower part of the three-axis manipulator is provided with a shell-feeding station and a shell-feeding station in turn from left to right. The shell-feeding station is connected with a shell-feeding mechanism for the Auto-conveying shell. The three-axis manipulator is composed of an X-moving axis, a Z-moving axis, a self-rotating shaft and a fixture. The feeding coil assembly is set in front of the loading position. The feeding coil assembly includes a clamping claw and a Y-moving axis for matching and clamping motor coils. The loading mechanism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feeding and loading of the shell. The shell can be moved to the loading position by a three-axis manipulator, and can rotate from the rotation axis to a suitable assembly angle. The motor coil can be fed into the loading position through the feeding coil assembly. The shell loading is completed at one time, and the shell and motor coil are positioned accurately to ensure that every shell loading action is correct, each action is coherent and orderly, and the overall process automation control efficien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线圈自动装壳机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装配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在电子产品大量普及并且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电子产品内部的电子器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带插针端子的连接器是一般电子常见的结构,采用插针端子连接器连接更便捷,且稳定性更高。马达的结构通常包括线圈、壳体和插针端子,插针端子的一端与线圈的铜线连接,插针端子的另一端往外延伸用于接线,而马达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将壳体与线圈进行装配,装配壳体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线圈和插针端子,而且更便于马达的安装。现有技术中,对马达进行装壳操作时,传统的加工多为人工采用半自动操作,人工操作存在操作容易出错、容易产生危险等缺点,致使整体工作效率不高,而且人工成本高,人工操作的产品质量及精度都难得得到保证,在讲求效率及质量的今日,这种通过手工操作半自动设备的工作方式也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马达线圈自动装壳机构,其可实现自动送壳体和自动装壳,整体过程自动化控制效率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马达线圈自动装壳机构,包括装壳底座、三轴机械手和送线圈组件,三轴机械手安装在装壳底座的上端,三轴机械手的下方自左向右依次设有送壳体工位和装壳工位,送壳体工位连接有用于自动传送壳体的壳体送料机构,装壳工位上设有用于配对固定壳体的定位治具,三轴机械手由X移动轴、Z移动轴、自转轴和夹具构成,夹具用于配对夹紧壳体,夹具安装在自转轴的输出轴上,由自转轴带动夹具进行90度转向,Z移动轴用于带动夹具进行升降动作,X移动轴用于带动夹具分别左右移动至送壳体工位和装壳工位;送线圈组件设置于装壳工位的前方,送线圈组件包括用于配对夹紧马达线圈的夹持爪和Y移动轴,夹持爪横向安装在Y移动轴上,由Y移动轴带动夹持爪进行前后移动,夹持爪沿马达线圈的上下两端进行配对夹紧,当夹持爪往后移动时,带动马达线圈向后送入装壳工位进行装壳。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装壳工位的右方还设有下料工位,下料工位的上方设有下料机构,下料机构用于将装壳完成的马达线圈由装壳工位移动至下料工位。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下料机构通过下连杆安装在Z移动轴上,由Z移动轴及X移动轴分别带动其进行升降移动及左右移动,下料机构由用于配对夹紧壳体的下料夹构成,下料机构动作时,下料夹将装壳完成的线圈夹起,并向右移动至下料工位,使装壳完成的线圈自然下料。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夹持爪的后方设有向下倾斜的下料滑板,当夹持爪向后移动时,带动下料滑板同步移动至下料工位,装配完成的线圈由下料机构夹紧放置至下料滑板进行自动下料。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X移动轴横向安装在装壳底座的顶部,Z移动轴纵向安装在X移动轴的滑块上,自转轴安装在Z移动轴的滑块上。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装壳机构可实现自动送壳体和自动装壳,壳体通过三轴机械手移动至装壳工位,并可由自转轴转动至适合的装配角度,并通过送线圈组件将马达线圈送入装壳工位进行装壳,装壳动作一次完成,壳体及马达线圈均定位准确,确保每次装壳动作均无误,每个动作连贯有序,实现全自动化操作,整体过程自动化控制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三轴机械手和下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送线圈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装壳底座,2为X移动轴,3为Z移动轴,4为自转轴,5为夹具,6为夹持爪,7为Y移动轴,8为下料滑板,9为下连杆,10为下料夹,11为壳体,12为马达线圈,13为震动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参照图1-图3,其具体实施的马达线圈自动装壳机构包括装壳底座1、三轴机械手和送线圈组件,三轴机械手安装在装壳底座1的上端,三轴机械手的下方自左向右依次设有送壳体工位和装壳工位,送壳体工位连接有用于自动传送壳体的壳体送料机构,壳体送料机构包括震动盘和震动轨道13,震动轨道13的一端与震动盘连接,震动轨道13的另一端与送壳体工位连接,装壳工位上设有用于配对固定壳体的定位治具,三轴机械手由X移动轴2、Z移动轴3、自转轴4和夹具5构成,夹具5用于配对夹紧壳体,夹具5安装在自转轴4的输出轴上,自转轴4安装在Z移动轴3的滑块上,由自转轴4带动夹具5进行90度转向,Z移动轴3纵向安装在X移动轴2的滑块上,Z移动轴3用于带动夹具5进行升降动作,X移动轴2横向安装在装壳底座1的顶部,X移动轴2用于带动夹具5分别左右移动至送壳体工位和装壳工位。送线圈组件设置于装壳工位的前方,送线圈组件包括用于配对夹紧马达线圈12的夹持爪6和Y移动轴7,夹持爪6横向安装在Y移动轴7上,由Y移动轴7带动夹持爪6进行前后移动,夹持爪6沿马达线圈12的上下两端进行配对夹紧,当夹持爪6往后移动时,带动马达线圈12向后送入装壳工位进行装壳。夹持爪6的后方设有向下倾斜的下料滑板8,当夹持爪6向后移动时,带动下料滑板8同步移动至下料工位,装配完成的线圈由下料机构夹紧放置至下料滑板8进行自动下料。装壳工位的右方还设有下料工位,下料工位的上方设有下料机构,下料机构用于将装壳完成的马达线圈12由装壳工位移动至下料工位。下料机构通过下连杆9安装在Z移动轴3上,由Z移动轴3及X移动轴2分别带动其进行升降移动及左右移动,下料机构由用于配对夹紧壳体11的下料夹10构成,下料机构动作时,下料夹10将装壳完成的线圈夹起,并向右移动至下料工位,使装壳完成的线圈自然下料。装壳机构可实现自动送壳体11和自动装壳,壳体11通过三轴机械手移动至装壳工位,并可由自转轴4转动至适合的装配角度,并通过送线圈组件将马达线圈12送入装壳工位进行装壳,装壳动作一次完成,壳体11及马达线圈12均定位准确,确保每次装壳动作均无误,每个动作连贯有序,实现全自动化操作,整体过程自动化控制效率高。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马达线圈自动装壳机构,包括装壳底座、三轴机械手和送线圈组件,三轴机械手安装在装壳底座的上端,其特征在于:三轴机械手的下方自左向右依次设有送壳体工位和装壳工位,送壳体工位连接有用于自动传送壳体的壳体送料机构,装壳工位上设有用于配对固定壳体的定位治具,三轴机械手由X移动轴、Z移动轴、自转轴和夹具构成,夹具用于配对夹紧壳体,夹具安装在自转轴的输出轴上,由自转轴带动夹具进行90度转向,Z移动轴用于带动夹具进行升降动作,X移动轴用于带动夹具分别左右移动至送壳体工位和装壳工位;送线圈组件设置于装壳工位的前方,送线圈组件包括用于配对夹紧马达线圈的夹持爪和Y移动轴,夹持爪横向安装在Y移动轴上,由Y移动轴带动夹持爪进行前后移动,夹持爪沿马达线圈的上下两端进行配对夹紧,当夹持爪往后移动时,带动马达线圈向后送入装壳工位进行装壳。

【技术特征摘要】
1.马达线圈自动装壳机构,包括装壳底座、三轴机械手和送线圈组件,三轴机械手安装在装壳底座的上端,其特征在于:三轴机械手的下方自左向右依次设有送壳体工位和装壳工位,送壳体工位连接有用于自动传送壳体的壳体送料机构,装壳工位上设有用于配对固定壳体的定位治具,三轴机械手由X移动轴、Z移动轴、自转轴和夹具构成,夹具用于配对夹紧壳体,夹具安装在自转轴的输出轴上,由自转轴带动夹具进行90度转向,Z移动轴用于带动夹具进行升降动作,X移动轴用于带动夹具分别左右移动至送壳体工位和装壳工位;送线圈组件设置于装壳工位的前方,送线圈组件包括用于配对夹紧马达线圈的夹持爪和Y移动轴,夹持爪横向安装在Y移动轴上,由Y移动轴带动夹持爪进行前后移动,夹持爪沿马达线圈的上下两端进行配对夹紧,当夹持爪往后移动时,带动马达线圈向后送入装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吉利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