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骨架插脚自动装配机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具体涉及线圈骨架插脚自动装配机。
技术介绍
电路中常用的线圈一般是由漆包线缠绕在线圈骨架上形成的。线圈骨架上通常具有柱形的绕线芯,绕线芯的外表面上由多个凹槽形成绕线路径,漆包线沿着绕线路径从绕线芯的一端缠绕到另一端,由此构成线圈。而线圈上需要设置与漆包线连接的插脚,插脚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现有技术中,对插脚进行安装时,大多数通过人工安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插脚安装的角度及精度难以把握;因此,大量的插脚自动装配机出现在市场上,但目前大多插脚自动装配机在对安装好的插脚进行裁切时,往往只能裁剪掉插脚接口外部的多余部分,然而裁剪后的插脚几乎与插脚接口齐平,外部设备插入插脚接口与其连接时,对接精度不高,容易插歪,导致插脚折弯,严重影响插脚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人工伸入插脚接口内进行再次裁剪,使插脚完全收入插脚接口内,但这种二次处理的方式,操作较为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自动化程度低,且裁剪的精度较差,不能满足产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线圈骨架插脚自动装配机,包括机座和设置于机座上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设有送料机构、震动盘、移料机械手、装线机构、送线机构、裁剪机构、压花调整机构、检测装置和出料机构,送料机构、震动盘、移料机械手、装线机构、送线机构、裁剪机构、压花调整机构、检测装置和出料机构均与控制面板连接,送料机构包括由左往右设置的进料通道和设置于进料通道前端的进料机械手,震动盘、移料机械手、装线机构和压花调整机构分别沿进料通道方向设置,裁剪机构以及送线机构均通过第一安装架设置于装线机构的上方,出料机构包括由左往右设置的出料通道、用于驱动出料通道翻转的翻转气缸以及设置于出料通道后端的出料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线圈骨架插脚自动装配机,包括机座和设置于机座上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设有送料机构、震动盘、移料机械手、装线机构、送线机构、裁剪机构、压花调整机构、检测装置和出料机构,送料机构、震动盘、移料机械手、装线机构、送线机构、裁剪机构、压花调整机构、检测装置和出料机构均与控制面板连接,送料机构包括由左往右设置的进料通道和设置于进料通道前端的进料机械手,震动盘、移料机械手、装线机构和压花调整机构分别沿进料通道方向设置,裁剪机构以及送线机构均通过第一安装架设置于装线机构的上方,出料机构包括由左往右设置的出料通道、用于驱动出料通道翻转的翻转气缸以及设置于出料通道后端的出料机械手,检测装置设置于出料通道的入口处,装线机构包括装线位、顶起气缸和折线气缸,顶起气缸连接有装线座,并可将装线座向上顶起,装线位设置于装线座的上端,且装线位的上表面与进料通道的平齐,折线气缸设置于装线座的前端,且折线气缸的伸缩杆连接有折弯板,折弯板一端为由下往上向后倾斜的第一斜板,折弯板的另一端为由下往上向前倾斜的第二斜板,第二斜板的顶部设有与漆包线对应限位槽,折线气缸的伸缩杆与第一斜板连接,并可驱动第一斜板前后带动第二斜板前后翻转,震动盘通过输送通道与装线位连接,移料机械手设置于进料通道的左侧,用于将输送通道上的骨架移动到装线位,送线机构由上往下依次包括料盘、压平滚轮组和下拉装置,料盘设有两个,两个料盘分别设置于第一安装架顶部的左右两侧,压平滚轮组和下拉装置通过导柱可上下活动的安装于料盘的下方,且压平滚轮组和下拉装置连接有用于驱动压平滚轮组和下拉装置上下活动的第一上下驱动气缸,下拉装置包括并列设置的前夹块和后夹块以及用于驱动前夹块和后夹块开合的开合气缸,裁剪机构包括固定板、盖合于固定板上端的滑板和用于驱动滑板前后活动的前后驱动气缸,固定板上设有用于供骨架的插脚接口插入的通槽,滑板上设有可插入通槽内的切割框,通槽的宽度大于切割框宽度,且切割框可穿过通槽插入骨架的插脚接口内,压花调整机构通过第二安装架设置于进料通道的上方,压花调整机构包括设置于进料通道上方的压头、用于驱动压头上下活动的第二上下驱动气缸、用于调节漆包线位置的调整头和用于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春,张明敏,马杨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吉利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